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海濱鄒魯是海陽”公衆號
作者 | 楊友愛
早在二三百年前,南洋馬來半島已有我潮僑先輩活動的足迹。十九世紀初葉以來,潮人“過番”謀生者日漸增多。他們在那裏求生、蕃衍、發展。1830年前後,便湧現了陳成寶、佘有進等較早期的潮人著名僑領。他們在1845年間,發起倡辦潮人首批社團——義安公司和醉花林俱樂部。
至本世紀初,新加坡華僑中,潮人不僅已擁有相當規模的群體,而且嶄露頭角的巨商、僑領還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張永福、林義順、陳德潤、廖正興、黃金炎、蔡子庸,王邦傑、楊缵文等。
楊書典也是這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在早期新加坡華僑上層中占有一席之地。《庵埠志》載:“……少赴新加坡,繼承‘隆發’布店。自創‘長發’米郊、‘河南’土産種植公司。1928年與楊缵文、林義順、郭斯高、劉炳思等40人發起組織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曾任中華總商會,潮州八邑會館、端蒙學校董事,萬世順公司信托人,余娛儒樂社名譽社長。建國前夕回國1955年任庵埠區僑聯會副主席。1959年被選爲潮安政協委員、僑聯會副主席,同年應聘爲庵埠僑聯會名譽主席。”
楊書典,潮安庵埠文裏村人,字慎五。生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陰曆六月十四日。出身于名門富家的“隆發內”。祖父楊世隆,父親楊命三。早年就讀汕頭商校。1908年過番前往新加坡繼承其祖父楊世隆的産業——隆發布店。“隆發”這塊招牌,取“世隆發財”的意思。
隆發真正最具魅力的黃金季節,是20世紀初至20年代末,即楊書典掌管隆發生意期間,除繼續經營隆發布店作爲經營主體外,同時又自創“長發”米郊及“河南”土産種植公司,並與人合作成爲萬世順公司信托人之一。這段時間,既是隆發的全盛時期,也是楊書典一生最輝煌的歲月。當時英國政府承認隆發爲新加坡十八巨商之一,並授榮譽金星勳章于楊書典。
英國政府授予楊書典金星勳章
作爲實業家,年輕的楊書典到新加坡後,憑借隆發的財勢與威望,在新加坡上層社會頻頻露面,廣泛結識社會各界名流,如:張永福、陳楚南、林義順、陳嘉庚、陳德潤、廖正興、黃金炎、蔡子庸、王邦傑等。
這些巨商僑領,除陳楚南與陳嘉庚是福建廈門人,余者都是潮人。楊書典認識的這些人物中最有曆史內涵的,莫過于張永福、陳楚南及林義順。因爲張、林、陳既爲當時知名的實業家,同時他們又是革命黨人。他們參加了孫中山的同盟會,而且還是南洋分會的創建人。因此楊書典後來多次捐資助饷支持張永福等人的活動,實際上是支持孫中山早期反清革命救國事業。這樣也就令他的慷慨有著進步愛國的曆史內涵了。
林義順
1906年7月,南洋同盟會在新加坡成立。初任會長是陳楚南,副會長爲張永福。當時胡漢民、汪精衛等隨孫中山前往南洋各地進行活動及籌款,並在新加坡設置同盟會南洋支部。黨部會址爲“晚晴園” 。晚晴園是張永福的私家別墅,1905年,從潮陽人林阿相手中買下,想不到竟成了南洋同盟會分會的活動機關,孫中山曾稱它爲南洋“革命發源地”,因而留名于史冊。
1906年,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在晚晴園成立
楊書典也常到晚晴園作客。在這裏,他最初以商界同仁的身份會晤張永福等人。後來由張永福介紹,先後認識了胡漢民、汪精衛等。當他知道張永福與胡漢民等人是革命黨南洋同盟會頭頭,並且其活動機關設在晚晴園時,對之更深感敬重和佩服。在以後往來間,楊書典與張永福、林義順的關系甚好,同胡漢民的交往也更密切,私人感情甚笃。楊書典在思想上理解他們的信仰,並以自己的行動熱情支持他們。那時,張、胡等人在南洋華僑中開展反清革命籌款活動,楊書典無不積極支持,總是慷慨解囊。因而,他成了張、胡的摯友與同志。孫中山、胡漢民後來贈楊書典的個人照片或合照和題詞字幅,在落筆留言上都把楊書典稱爲同志。
1909年,孫中山在南方發動6次起義均告失敗。隨後又到南洋進行活動,並親自呼籲南洋各地華僑捐款助饷支持革命救國事業,于5月離開南洋前往歐州,臨行任胡漢民爲同盟會南洋支部長。楊書典經胡漢民引薦初次谒見孫中山。1910年7月,孫中山經香港偕同胡漢民前往槟榔嶼,于l 9日抵新加坡。楊書典由張永福、林義順作陪在晚晴園再谒孫中山。張、林舅甥向孫中山介紹楊書典如何慷慨助饷支持革命黨的行爲,孫中山非常感激。爲表示謝意,遂贈私人像片于楊書典,並親筆題寫留言“楊書典同志惠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于12月孫中山第7次重抵南洋。此一行是他到南洋的最後一次。同盟會南洋分會早在1909年5月遷往槟榔嶼。孫中山此行先在槟榔嶼召見張永福、陳楚南、林義順等及同盟會南洋各地分會負責人。15日,孫中山會見陳嘉庚等南洋各地華僑知名人士,同他們合影留念,並爲合照寫下題詞:“革命發源地,星洲晚晴園。”楊書典參加了這次盛會與合影。楊書典把這張大合影,連同孫中山、胡漢民私贈的照片,帶回故鄉,十分珍重地用鏡屏鑲裝著,挂在隆發內書齋堂的大廳裏,一直保存到50年代初。這些照片,還有于佑任的書法條幅、廖仲恺與汪精衛的題詞,以及黎元洪授隆發家族的“懿範孔彰”等一批名人書畫珍貴文物,土改時被沒收後,再也無法找到。
1913年,宋教仁把同盟會改組爲國民黨。1915年討袁期間,于3月孫中山派許崇智以國民黨軍務部長名義,偕同海軍將領宋振,前往南洋各屬黨部進行宣傳活動並籌款。同年,孫中山命正在南洋活動的唐繼堯積極籌饷討袁。唐委任林義順爲南洋籌款專員。在林義順的動員之下,楊書典率先資助,南洋各地華僑討袁熱情高漲,紛紛捐款支持。1O月,許崇智又奉孫中山之命,偕同鄧铿再次往南洋籌募“革命公債” 。楊書典得知許崇智爲潮籍軍人,又是受孫中山委派而來,故極其親切前去與他會晤。這一緣遇認識,遂定二人莫忘至交。如是1927年,楊書典祖母張氏在香港逝世,許崇智專派部下前往庵埠“隆發內”吊唁。
楊書典是商人,不是革命黨人。他受孫中山的救國精神以及張永福他們這些革命黨人所追求的事業的感召,以自己的真誠與熱情的行爲,從財力上多次給以捐助支持,正是體現了他作爲一個熱血青年和愛國進步華僑那種崇尚正義的人格。
注:本文原標題《早期南洋僑領楊書典行迹概述》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