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我國從國家層面到各地區均逐漸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家庭醫生制度簽約服務試點工作,探索了多種新型機制並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天是作爲第十二屆世界家庭醫生日,健康領域社會風險預測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家庭醫生制度是我國新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社區衛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家庭醫生制度是家庭醫生通過簽約的方式,以年爲單位向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制度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由醫療保險 (醫保)基金、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政府撥款)及簽約居民個人共同分擔。因此,政府撥款、醫保基金及居民個人支付資金是我國家庭醫生制度的主要經濟支撐條件。另外,還有少部分經濟支撐條件源于社會其他機構捐贈的資金支持。
新加坡的家庭醫生主要存在于公立社區醫院、公立綜合診所、私立醫療集團診所、私人家庭醫生診所中。公立社區醫院、公立綜合診所中的家庭醫生制度主要由政府撥款、 集團資金、 醫保基金及居民個人支付資金作爲經濟支撐條件。 政府和醫療集團負擔了診所預算投入資金, 醫保基金和居民個人分擔了家庭醫生服務費 (按服務項目收取)。與公立綜合診所相比,私立醫療集團診所則沒有政府撥款這一項支撐條件。另外,醫保基金和居民個人還分擔了私人家庭醫生診所中的門診咨詢費、藥費及其他附加醫療項目的服務費用。
新加坡的醫療:醫院既有國營、也有私營;綜合診所屬于國營,全國差不多有20多家;社區診所75%左右是個體戶,25%左右是連鎖診所,在社區診所方面,新加坡開始創辦基層醫療網絡,政府將沒有關聯的個人診所連接起來,這是一個很新的概念,這幾年才開始進展。
數據對比
政府爲什麽要開20多家綜合診所呢?因爲醫院太滿了,居民看病要等太久了,生病排隊要排9個月-1年,排到可能人已經沒了。政府的目的是:不能等有病了來醫院看,而是還未生病就要防止生病。國營綜合診所的目的就是將醫療保障服務轉至醫院之外,使“以人爲本”的醫療服務更接近居民住家的改革,這是政府的醫療方針。
新加坡約400多萬本地人口,100多萬外來人口,約有1250多家社區診所分布于全島。市區內,幾百米可以發現多家個人診所共存,並且每個診所都可以生存下來。醫生人口比例約1:500。我們的看診範疇很廣,全科爲主、什麽病都看,從頭看到腳、從生看到死,爲病人提供終身的基礎醫療服務。一個診所的成功在于醫生,新加坡約80%的問診由社區全科診所(家庭醫生)提供。
新加坡的家庭醫生制度可以給到我們一些相關的思考及建議。小豆健康希望國家的家庭醫生制度今後也能全面普及,提高社區問診率,爲每位居民從出生直到老去都能提供針對性的醫療健康服務。
內容整理:小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