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3月底舉行的美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特別峰會已被白宮“無限期推遲”。
泰國《曼谷郵報》網站在此前的一篇報道中透露了東盟與美國方面確定峰會日期時的曲折過程:東盟領導人向拜登團隊先後提過數個日期建議,但美方一再修改日期,甚至搞單方面公布時間的“突然襲擊”。這樣的“美式傲慢”令多位東盟領導人感到惱怒,甚至有人開始覺得“最好取消這次峰會”。
美國最後只迎來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到訪。新加坡《聯合早報》披露的一個細節引發各方關注:在新美兩國領導人會談後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拜登在發言中至少6次提到“印太地區”,而李顯龍則多次使用“亞太”一詞。謹慎的用詞體現出李顯龍一貫的態度——“不希望東南亞成爲美中博弈的前哨站”。
同樣,作爲今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主辦方,印尼、泰國此時卻爲美俄間的矛盾可能帶來的兩難境地而憂慮不已。據彭博社報道,通常情況下,這兩個會議美俄領導人都將出席,主辦方擔心屆時會被美國施壓被迫“選邊站”。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伊恩·斯托裏表示,東南亞國家對眼下這場沖突所持的立場將基于其國家利益和外交政策觀點,華盛頓施加更大壓力要求它們“選邊站”很可能適得其反。
樹欲靜而風不止。特別峰會的偃旗息鼓並不意味著美國會放慢拉攏東盟以插手南海、抗衡中國的腳步。反而從近期的種種動向來看,美國在今年勢必會加大力度推行“印太戰略”,繼續以“印太經濟框架”、聯合軍演等經濟、安全領域議題爲誘餌,對南海周邊國家進行拉攏、施壓與脅迫。
美國總統拜登剛剛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創紀錄的國防預算,預算案中12次提到中國;五角大樓向國會提交了新的國防戰略報告,將中國稱作“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海軍和26個夥伴及盟國剛剛結束了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最後一次規劃會議,今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
美國靠天價軍費能買來橫行世界的通行證嗎?答案恐怕早已揭曉。我們看到,在美英澳聯手制造核擴散風險的問題上,在面對俄烏沖突問題上,多數東盟國家堅持了獨立自主的立場,作出了理性客觀的評判。印尼外長蕾特諾近日公開表示,“我們的人民會問,如果‘印太戰略’不能爲人民帶來經濟利益,這個概念還有什麽意義?”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場近鄰老友間的春天之約此時正式開啓。應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等東盟四國外長密集訪華。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四國外長來訪再次體現了中方同東盟鄰國間的親密友好關系,以及各方對推進中國東盟合作的高度重視。由此不難看出,在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開局之年,合作仍將是持續熱絡的主題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信東盟國家也早已看清,“印太戰略”不僅承載著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更顯露了他們的野心與霸權。當然了,美國也必然不會得到什麽好結果,如同“無限期推遲”的峰會一樣:無疾而終,注定失敗。(作者:趙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監 制/洪 琳
制作人/李天勝
主 編/魯 光
編 輯/吳盈玲
郭 冉
END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