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終于要上路了,這將是中國對外經貿關系上一個新的篇章。
去年2020年11月15日,15個國家簽訂了協議。目前10個簽約國已經在各自國內核准了這個協議,達到了協定生效的門檻。
RCEP 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當然RCEP協定也包括了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15個國家組成全球最大的經濟圈,這個影響是重大的。
美對中的圍堵,在軍事上壓不住南海,在經濟上,在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一個大缺口。
還不僅僅是如此,東北亞的日本、韓國都是RCEP的成員國。就連澳大利亞也在RCEP裏頭。
從今夏以來,經常性的在印太地區維持著美,英,日三個國家的航母編隊。好像已經是常態性的在印太地區巡航一樣。
美甚至于在9月15日拉上英國與澳大利亞,組建一個新的印太夥伴關系AUKUS,美還不惜因此得罪法,也違背自己多年來在全球極力推行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硬是要幫澳大利亞建造一支核動力潛艇部隊。
但是美對于RCEP的成立卻是無能爲力,這顯示出了幾個重大意義,同時也是美圍堵中的重大缺陷。
美過于笃信軍事力量。美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每經曆一次大戰,美的國力,在全球的影響力就會增加,最終成爲全球的霸權力量。二次大戰之後又經曆了美蘇冷戰時期,幾十年的冷戰,所有美的盟國都倒向了美國,美對盟國的影響力達到了空前的盛況。
這是美幾十年下來的經驗,這些經驗讓美在面對競爭者的時候,就從冷戰的角度來思考。也因此讓美從冷戰的圍堵方式,發動對中的圍堵。然而中不跟美搞冷戰對抗這一套。中搞自己的,尤其是不斷地發揮自己的經濟優勢。
什麽樣的經濟優勢呢?
中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在商品內需消費市場上又與美相當,中與美博弈采取的方式是“開放市場”。
中開放自己國內市場,相對于美搞貿易戰,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反差,在這個反差對比之下,美變成了斤斤計較只顧自己。
而中卻是與外界分享,願意在些微的讓步前提之下與世界一起發展。這種反差不僅僅是在經濟貿易的層面。
2020年新冠爆疫情發,在全球疫情防控所需要的物資供應,比如說口罩、呼吸機、醫藥原料等,中國不僅僅是開放出口,甚至于是加大生産的力度供應全球,在疫苗的分享上也是如此。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在疫情上,我國處處領先美,這還包括了在自己國內的疫情防控措施上。美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沒有中的因素在美身爲世界領袖,具有強大的醫療科技,在應對疫情全球流行的情況下,美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做法呢?
美需要思考的是這個。至于美國搶防疫物資,疫苗過期這些,我們就不說了。中的開放與美這幾年奉行的美國優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美國優先的思維,就只有出現在經濟、貿易上嗎?就連美從阿撤軍一樣,也是講美國優先,沒有事先通知盟國,缺乏盟友領袖的風範。
其實經濟貿易與軍事行動,這兩項都是國際外交,國際事務的範疇。但是在國際事務上,美國還是在搞美國優先。沒有因爲特朗普的離開,拜登上台有任何的改變。
大家不要小看了這種情形。這個趨勢還在持續發酵中。美國的圈子越來越小了。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和巴基斯達成了反恐協議,美軍和中央情報局可以使用巴基斯坦的領空和領土進行對阿富汗的反恐作戰。
2002年美與巴基斯坦簽訂駐軍地位協定(SOFA),美可以在巴基斯坦駐軍。當時,就連中與俄也都支持美國的反恐行動。
但是一個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把這些影響力都打散了。八月份美從阿撤軍之後,打算在中亞地區部署軍事基地,都被拒絕了。
RCEP 15個成員國中除了東盟10國,還有中國之外,其他四個國家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都是美的盟國。
美在西太平洋與南太平洋所有的盟國包括菲律賓都參加了RCEP,與中成爲”經濟盟友“,成爲同一個經濟圈的會員班。
美還建構了美日印澳四方聯盟(Quad)。在9月又組建了“美英澳”新印太夥伴關系(AUKUS),不斷地從軍事手段上切入,沒有顧及盟國或者是盟友在經濟發展上和貿易上的需要,這是美的一大敗筆。
美的失策就讓中有了機會,中國的開放直接“破開”美的破綻。
那麽美會改變在經濟貿易上只顧自己的政策嗎?
美應該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到目前爲止美沒有做出多大的改變。不過美在今年9月下旬與歐洲開了一次會議“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TC)。
美倒是想要與歐洲一起組建一個貿易和技術平台,共同在科技上遏制我國的發展。除了這個之外,美幾乎沒有其他的動作想要與盟國一起共同發展經濟。
有的只是共同遏制我國。甚至于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峰會上還要求日本、韓國與台積電要交出商業數據。
等于是要求盟友無私奉獻,把數據奉獻給美國。美這樣的做法只有短期效益。長期來說這是折損美國的信譽。
這就解釋了美在印太的四個盟國爲什麽都加入RCEP。就連美國最鐵的盟國澳大利亞也都在自己國內核准了RCEP。
這顯示了澳大利亞雖然跟我國鬧得很凶,但是還是留了一手。即便是在我國去年對一些澳大利亞的商品做出了進口限制。看起來中澳兩國是撕破了臉,澳大利亞卻還是留了一些余地。
日本也是另一個例子。日本也想趁著美和中激烈競爭的時候能夠漁翁得利,但是日本在今年6月通過了RCEP。是繼新加坡、泰國和中國之後,完成RCEP國內核准程序的第四個國家,算是蠻快的。
日本是打什麽算盤呢?很簡單日本的確懼怕我國的崛起,也想跟美一起遏制中的發展。但是想歸想,日本也不願意冒著風險。什麽風險呢?萬一遏制不了呢。
日本雖然站到美那一邊,但是日本也不願意放下與我國的經貿關系。說直白一點日本不會割自己的肉去跟美國一起玩,這種心態也是許多歐洲國家的心態。
歐洲大國,德國、法國等已經明白說過,歐洲與美有同樣的價值觀,但是在與我國的經貿關系上,歐洲有自己的看法。日本只是含蓄一點,沒有把這句話挑明了說。美國印太戰略的破口,有兩個。一個是南海,另一個是東南亞。
南海,是我國硬生生的給拿下來的,憑著自己的實力在南海種島、建設南海基地。這是硬實力,包括軍事力量。
2016年7月,那一次的南海仲裁事件,大家還記得吧?那一次,我國憑借自己的軍事實力嚇退了美軍兩艘航母打擊群。
東南亞方面呢?中國是靠著經貿實力。這幾年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大量投資,從事基礎建設。
2020年,東南亞成爲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東盟來說,這12年來中國一直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經貿實力,在東南亞已經是根深蒂固。
但是美國就是沒有想明白這一點。還是認爲憑借著自己的政治與軍事影響力,利用南海的主權糾紛,覺得可以說動東南亞國家對付中國。
事實上拜登政府也嘗試過了,連副總統都到過東南亞訪問,就是沒有辦法說服東南亞國家。
美可能還忘了一點。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已經慢慢從經濟貿易,延伸到政治的層面,獲取更多東南亞國家的政治支持。
未來南海會成爲中國的內湖。東南亞地區會成爲中國的經濟腹地。東盟十國,除了印尼,文萊,菲律賓之外,其余的國家都可以與中國陸地相通。2010年中國就與東盟全面啓動了自由貿易協定。
RCEP生效之後,預計我國會加大在東南亞的投資。我國與東南亞地區會朝著經濟一體化的方向走。人民幣在東南亞也會擴大流通層面。東盟十國總面積 449萬平方公裏,人口6.6億。都接近中國的一半。我國等于是擴大了一半的基礎,多了一半的經濟腹地。東南亞龐大的勞動人口,豐富的自然資源都會與中國更加緊密結合。
那麽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呢?
新西蘭沒有什麽問題。至于澳大利亞,很簡單照著RCEP的規定走。到目前爲止中國對澳大利亞做出的都符合WTO的規定。中國也沒有對澳大利亞的商品加征關稅。
去年11月,中澳兩國在漫畫風波上鬧得很凶。兩國之間的關系很難修複。大概要等到莫裏森下台,等到下一次的選舉。在這段時期,中澳關系大概率的不會解凍。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東北亞的中日韓關系。許多人都認爲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多年來都談不攏。那麽RCEP就是中日韓另外一個選擇,替代中日韓的自由貿易協定。
2019年7月1日,日本對韓國三種半導體化學材料的出口做出了出口管制。日韓關系一下子跌入冰點。但是,這沒有影響韓國加入RCEP的意願。韓國仍然在去年11月15日簽訂了協議。日韓在RCEP裏頭的關系,大概會與中澳一樣。反正生意照做,大家都要符合RCEP的規定。
日本限制化學材料對韓國出口的時候,韓國也沒有加征日本商品的進口關稅。一些韓國民衆 只是拒絕購買日本的商品而已。反正韓國人很團結,他們就少買日本貨。
不管日韓之間再怎麽鬧,或者說中日之間的關系再怎麽不好,RCEP正式啓動之後,中日韓彼此之間的經貿關系,都有機會往前推動。
但是美國這邊就不一樣了。這幾年,美對外一直堅持美國優先的政策,不願意加入任何的多邊關系。美要的就是雙邊談判。美的策略是由于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在任何的雙邊談判中美國都會占到優勢。所以美國就不肯也不願意參加多邊談判,進入多邊的經濟圈。這是美國超級強國的思維,從霸權的角度來思考。
美國在對外經濟貿易的拓展上,可以說是 一事無成。反觀我國,幾個月前,我國大方地申請加入CPTPP。我國表現出合群,合作的態度。美國那邊則是孤傲,離群。
雖然說拜上任之後大聲地宣告,”美國回來了”,這句話曾經振奮了美國在歐洲的盟國。但是一個阿撤軍,一個美英澳AUKUS新聯盟,讓歐洲的盟國大失所望。
亞洲這邊呢?
將近一年的時間,美國對東南亞國家仍然是口惠而實不至,沒有實質的動作。再加上AUKUS新聯盟,又得罪了一些東南亞國家。對這些國家來說,美國有沒有回來似乎不是那麽重要。
反而是我國在共同發展的對外政策之下,一步步地邁向國際合作。
我們做一個結論。
2021年,雖然拜登政府更加頻繁地,拉攏盟國來對付中。到今天除了美國原班人馬的AUKUS新聯盟,沒有看到其他實質的進展。我國這邊,RCEP即將正式啓動。中與伊朗的戰略性協議也路上了。伊朗也加入上合組織。這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持續照表操課。
中與俄也展開了聯合軍事演習,對比之下美是巍然不動,中是慢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