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負數原油,余波不斷。連日來,超過5家美國油企陸續申請破産,國內“兩桶油”也受疫情和原油雙重影響,業績大幅下滑。然而,就在油企哀鴻遍野之際,漂泊于海洋的一艘艘油輪,卻在暴跌浪潮中賺得盆滿缽滿。
日賺百萬的油輪主
“散戶拿著油桶裝原油,大戶開著油輪裝油桶。”一則戲谑的段子道出了當下原油市場奇特的“盈利模式”——存好,就是賺到。
作爲曾經的“液態黃金”,如今原油的價格已不如一桶水。但與此同時,存下一桶原油的價格卻堪稱暴利。
原因並不難理解——全球很快要找不到能存原油的地方了。以美國爲例,作爲WTI原油的儲存地點,截至上周,美國庫欣原油庫存爲5974.1萬桶,其剩余的庫容還剩下1300萬桶左右。根據其此前每周增加480萬桶的速度,如果不采取行動,庫欣原油“爆倉”幾乎迫在眉睫。
據美國標普分析,全球原油等能源的剩余儲存能力爲14億桶,這些儲存空間將會在2-3個月內被完全用盡。
顯然,當下,誰能存下原油,誰就能存下“一桶金”。
目前,印度方面表示,其煉油廠95%的儲備空間已經被填滿,因此不得不尋求海上油輪。據美國媒體報道,印度國營石油公司(IOC)近日租用了一艘超大型油輪(VLCC)和一艘Suezmax型油輪,租期爲六個月。
據悉,這艘VLCC的租金爲10萬美元/天,大約可儲存250萬桶左右的原油。Suezmax型油輪的租金爲5.5萬美元/天。
對于這家印度公司來說,他們可能還算“淘”到便宜貨了。根據央視此前報道,目前,一條從中東到遠東航線的VLCC日租金最高已增至40萬美元,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此類航線的油輪價格已大幅攀升600%。
而對于一艘VLCC的船東而言,堪稱“風調雨順豐收年,遍地黃金俱歡顔”。據統計,一艘VLCC的船東平均每天的淨收益高達1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20萬元)。而從中東至中國航線等航線的VLCC,平均日收益更是由3萬美元大幅上漲至25萬美元,整整翻了8倍。
據媒體報道,目前約有60艘VLCC儲存了1.6億桶原油,創下曆史新高,比2周前的儲量又多出1倍。而就在2月,全球用于海上存油的油船還不到10艘。
如此暴利的市場,就連油輪都快要“爆倉”了。
下圖爲國金石化與NB實驗室所建立的衛星大數據模型。藍點爲海域上的油輪,圓點的大小代表著原油的載量。
(注:衛星定位和油輪跟蹤數據或存在一定誤差,相關數據僅反映大致情況)
根據相關模型測算,作爲世界著名貨運港口,新加坡外海油輪數量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暴增了40%。
而新加坡可能並停不下來那麽多油輪。目前有超130艘油輪在新加坡海域充當浮倉或等待入港,超20艘油輪滯留在新加坡外海,如果不改變航程,未來會有超過120艘油輪預計到達。新加坡港口正面臨“爆港”的情況。
每天虧4個億的“兩桶油”,破産的美國油企
一邊是盆滿缽滿的油輪,另一邊是欲哭無淚的油企。
4月29日,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發布一季報。其中,中國石油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淨虧損162.3億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一季度淨虧損197.82億元,“兩桶油”總計虧損超過360億元,簡單換算,“兩桶油”一季度平均每天虧損達4個億。
受疫情和原油暴跌的雙重因素疊加,曾位列全球市值第一的中國石油,其業務受到顯著影響。公開資料顯示,其主營業務爲五大類:勘探及開發,煉油、化工、銷售和天然氣。
根據中石油的年報,這些業務中,僅勘探及開發項目尚有盈利。其他四項業務全線虧損。其中,煉油板塊虧損尤其巨大,中石油的虧損達到62.92億元。而中石化的虧損更是高達257.94億元。
中石油表示,一季度業績下滑有三大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影響,二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三是天然氣價格政策階段性調整。
4月24日,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在會上表示,集團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帶領公司穿越“至暗時刻”。同一天,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也表示,公司生産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
而在大洋彼岸,美國油企的命運則更爲慘淡。本周,美國海上鑽井公司戴蒙德海底鑽探已正式申請破産保護。而他們也是過去30天內,第5家申請破産的美國上市石油公司。
此前,著名能源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研究顯示,若油價跌至20美元,到2021年底,將有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産公司面臨破産;而當油價跌至10美元,預計將有超過1100家油企倒閉。
原油市場啥時候能正常點?
而當前瘋狂的原油市場,似乎還沒有“消停”的迹象。
從需求方面來看,摩根士丹利認爲,受多重因素影響,原油的需求恐怕不會在2019年第四季度之前恢複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預計到2021年,WTI原油的價格才能恢複到40美元/桶,而布倫特原油將穩定在45美元/桶。
從供給方面來看,根據此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産油盟國(OPEC+)敲定的協議,沙特將從5月1日開始每天減産970萬桶。這雖然已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産。但比起目前全球2000萬桶/日的閑置規模,這樣的減産距離“去庫存”相去甚遠。
市場能否修複,金融衍生品市場最爲敏感。距離WTI6月合約交易,還有1個月不到的時間,其價格是否會再度被降到負數,仍然是未解之謎。此前,該合約最低已下探到6.47美元/桶。
不過,對于中國而言,當前的困境中依然存在不少希望。上周,隨著國內複工複産的腳步持續加快,中國煉油量曆史上首次超過美國。目前,國內各大城市已“解封”,包括汽車在內的需求市場也逐步打開。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19年中國全年原油進口量已突破了1000萬桶/日大關。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原油1.3億噸,同比上升5%。其中,僅1-2月我國就進口了8608.8萬噸,連續17年刷新原油進口紀錄。
此外,我國也在爲原油進口釋放儲備空間。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初,中國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已經提升到8500萬噸,這一儲備規模已經相當于90天的石油淨進口量。
對于中國而言,當前,需求在恢複,供給也在逐步加碼,儲存情況也在優化,原油的市場正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而這同樣也受到了美國的關注。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隨著産能恢複,中國將在原油“買方市場”中獲得采購和定價優勢。這無論對于國家原油儲備,還是百姓的成品油消費,都是一則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