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那些“撞名”的軍艦
與飛機坦克通常只有一個號碼不同,一般來講,一艘軍艦不僅有編號,而且還會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這個獨一無二指的是無論對內對外都沒有重名,不會引起歧義,美國不會同時有兩艘“密蘇裏”,蘇聯也不會同時存在兩個“裏加”,如果是不同的海軍,就更難出現同名的現象了。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台灣海峽兩岸的兩支海軍,卻出現了在世界範圍內都很罕見的“撞名”現象。
在說“撞名”之前,得先了解一下兩岸海軍的命名規則。新中國人民海軍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經過六十多年發展,已經從只有幾條破船的“陸軍海戰隊”發展成爲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數得著的海軍,擁有從潛艇到航母一系列齊全的裝備。
在海軍建立初期,並無非常規範的命名法則,慣例是用地名,多選擇有革命紀念意義和工業重鎮的城市,如瑞金、南昌、撫順、鞍山等。1978年11月18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海軍頒發《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規定海軍艦艇的命名標准,1986年對該條例又作了補充和修改,依照這個條例,可以簡單地總結大陸海軍軍艦命名規則如下:
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行政省(區)或直轄市
驅逐艦——大、中城市
護衛艦——中、小城市
綜合補給艦——湖泊
核潛艇——“長征”加序號
常規導彈潛艇——“遠征”加序號
常規魚雷潛艇——“長城”加序號
掃雷艦——州或縣
獵潛艇、護衛艇——縣城
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山川
步兵登陸艦——河流
電子偵察船——星體
訓練艦、試驗艦——人名
輔助艦船——所在海區和性質(“南運”、“北油”等)加序號
這套命名規則清晰明了,軍艦大,相應的地名也大,反之亦然,一聽名字即可分辨出種類和性質,符合世界各國海軍的通例,也有自己的特色。
而對岸的台灣海軍沿承自民國這個“舊中國”,軍艦命名曾經比較混亂。民國海軍繼承了清末海軍的一些傳統,在北伐之前,海軍實際上是被各個軍閥實際控制的,所以在命名上也就沒有統一規範,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抗戰結束,除了少數以人名和地名(中山,逸仙,鹹甯等)命名外,多數軍艦名稱用了一些有寓意的名詞(利捷、永綏、民生、甯海等),顯得比較文雅,但規律性不強。
▲逸仙艦
抗戰期間,民國海軍損失殆盡,也就沒有給軍艦起名的事情了。抗戰勝利後,從日僞接收的戰利艦艇以及從國外獲得的艦艇一下子多了起來,怎麽給軍艦起名才提上議事日程。
1946年8月10日,《海軍艦艇命名原則》頒布,對艦艇名稱的選擇做了規定,比如:
戰鬥艦(應理解爲“戰列艦”一類的軍艦)、航空母艦以天體名命名;
巡洋艦以省、市名命名;
驅逐艦(包括護航驅逐艦)以人名命名;
潛水艦(艇)以江湖河川名命名;
巡防艦(艇)以縣名命名;
輔助艦艇以山名命名等。
當時從英國獲得的巡洋艦“重慶”號以及驅逐艦“靈甫”號就是依照這個規則命名的。
▲日本聯合艦隊的雪風號賠償給了中國,改名“丹陽”號,成爲“陽”字號驅逐艦之一
這個規定此後又經過了數次更改,在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後依然在修訂,到了1964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比如戰鬥艦改爲人名,航空母艦改爲省名)。如果對比一下兩套命名規則,就會發現大體上都遵循了以地名爲主,人名爲輔的原則,出現兩岸軍艦同名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只不過海峽對岸還要挑一挑,選擇帶某個字的“吉利”地名,于是就有了所謂“陽字號”驅逐艦一類的“系列”。
沈陽艦
▲“波風”變成“沈陽”之前是被拆除了武裝,當作複員運輸艦使用的,因此“沈陽”是無武裝的
說到這個“陽”字號驅逐艦,前身是“雪風”的“丹陽”比較有名,而另一艘“沈陽”的名氣就不大了,但這卻是一艘與大陸海軍重名的軍艦。台灣地區海軍的“沈陽”號先後有過兩艘,第一艘原爲是日本海軍“峯風”級驅逐艦的第14號艦“波風”號,戰後作爲賠償艦移交中國,改名爲“沈陽”,但該艦當時已經有25年的艦齡,又曾遭美軍潛艇重創,狀況不佳,也就沒有被再次武裝,只被列入訓練艦名冊,1960年報廢。
第二艘“沈陽”原爲美國海軍基林級驅逐艦“鮑爾”號(Power DD-839),1945年9月服役,1977年退役,然後以剩余軍品的價格出售給台灣,按地名帶“陽”字的規則,命名爲“沈陽”號,母港爲基隆。
這是一艘排水量3540噸的軍艦,與051型驅逐艦相當,後來增設了直升機、標准-1型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雄風2型反艦導彈,壽命得以延續,到了21世紀後仍然在使用,是除了墨西哥海軍“內薩瓦爾科約特爾”號(Netzahualcóyotl)外唯一在世的基林級。2006年1月1日,這艘艦齡超過了六十年的老艦,同時也是最後一艘“陽”字號軍艦退役。
▲人民海軍的沈陽艦
大陸人民海軍的“沈陽”號則沒有這麽多曲折,“沈陽”號(舷號115)是051C型驅逐艦的首艦,2003年底在大連造船廠動工,2004年12月28日下水,2006年1月1日正式服役于北海艦隊,是解放軍海軍第2種專門設計用來執行海上編隊防空任務的大型驅逐艦,相比于海峽對岸的“沈陽”要年輕得多,也更先進,存在的時間也有幾年重疊,巧合的是它們正式服役和退役還正好在同一天。
洛陽艦
“陽”字號驅逐艦的另一艘“撞名”軍艦則是“洛陽”號,台灣地區海軍的“洛陽”號原爲美國海軍“本森”級驅逐艦的首艦“威廉•本森”號(DD-421 William S. Benson),1938年5月開始建造,1940年7月25日服役,1946年3月18日退役,轉爲後備軍艦,1954年2月作爲援助物資在南卡羅萊納州轉交台灣方面,按“陽”字規則改名爲“洛陽”。
“洛陽”號滿載排水量2515 噸,裝備有5門127mm艦炮,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在當時兩岸的軍艦中還算是武備較強的,曾當過蔣介石的座艦,還作爲“孰睦艦隊”的一員出訪過韓國、新加坡、南非等國,但因爲艦體較小,設計老舊,不便于現代化改裝,最終于1974年11月1日退役。
大陸海軍的“洛陽”號則先後有兩艘,第一個“洛陽”同樣是外國貨,而且經曆比較曲折。“洛陽”號原爲澳大利亞皇家“本迪戈”號(HMAS Bendigo),屬“巴瑟斯特”級掃雷艦,後被重新定級爲護衛艦,1940年8月12日由悉尼Cockatoo船塢與工程公司開工建造,次年3月1日下水,1941年5月10日服役。
太平洋戰爭期間主要在西南太平洋海域活動,戰爭結束時參與了英國對香港的接收工作。1946年9月27日該艦退役並被出售,1947年5月5日由香港某公司購入,改名爲“祥興”,作爲客輪使用。
▲“本迪戈”變“祥興”,軍艦變客輪
1950年,華東軍區海軍後勤部司令員陳玉生等赴香港購買能夠改爲軍用的艦船,原來就是軍艦的“祥興”輪被購入,由江南造船所改造爲護衛艦,1950年12月正式命名爲“洛陽”艦,編入華東軍區海軍。
▲“洛陽”艦的榮譽舷號53-220就是爲了紀念毛澤東登艦視察而給予的,1980年“洛陽”艦改舷號523
修複改造後,洛陽號的排水量也只有970噸,裝備蘇制100毫米單管艦炮兩門,25毫米單管艦炮3門(50年代中期改爲五門37毫米艦炮),航速只有15節,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一條小船,與對岸的“洛陽”不能比,但在海軍建軍初期,這樣的小艦也得用著。
毛澤東于1953年2月20日視察海軍並登上了洛陽艦,留下照片和“爲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題詞。這艘小軍艦一直在海軍中服役到1982年2月方才退役。
▲人民海軍的洛陽艦
人民海軍的第二艘“洛陽”可就先進多了,新“洛陽”屬053H3型導彈護衛艦,2004年8月1日上海滬東造船廠下水,2005年9月入列海軍,隸屬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第二代“洛陽”號艦長112米,排水量2300噸,體量是老洛陽艦的兩倍多,武器裝備更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2014年,由“洛陽”艦、“鹽城”艦和“太湖”艦等組成的第十六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並成功出訪了安哥拉、喀麥隆、南非等國。
貴陽和衡陽艦
台灣地區“陽”字號驅逐艦中還有“貴陽”和“衡陽”也與大陸海軍重過名,“貴陽”號原爲美國海軍“弗萊徹”級驅逐艦“特文甯”號(Twining),1942年11月20日開始建造,1943年7月11日下水,1943年12月1日在美國海軍中服役,趕上了戰爭,參加過塞班島戰役。
“衡陽”號有過兩艘,第一艘原爲日本賠償艦“楓”號(“松”型),由于艦況不佳,只作訓練艦使用,1954年11月除籍。第二艘“衡陽”號原爲美國“森摩”級驅逐艦(Samuel N. Moore)號,1944年6月24日服役于美軍。
▲“衡陽”(上)和“貴陽”(下)
1970年4月25日,“塞缪爾•穆爾”被移交給台灣地區海軍,改爲“衡陽”號。1971年8月16日,“特文甯”號也被移交,更名爲“貴陽”號。由于都是二戰老船,到了七十年代已經是非常落後了,于是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台灣對“陽”字號軍艦來了一次升級,即“武進一型”專案,加裝速射火炮、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戰鬥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型號過老導致的先天不足使其提升空間有限,兩艦于九十年代先後退役,均被作爲靶船擊沉于宜蘭外海。
▲大陸海軍的“衡陽”艦早期的舷號爲208,後改爲508
大陸海軍的“貴陽”和“衡陽”均爲6601型護衛艦,這一型仿自蘇聯“裏加”級,該型艦滿載排水量1389噸,最高航速28節,但續航力只有2000海裏,屬近岸防禦型軍艦,裝備三座單管100毫米口徑炮、2座雙聯裝37mm防空炮和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器,後將魚雷改爲雙聯裝SY-1反艦導彈。
“衡陽”號于1956年3月在上海滬東造船廠開工建造,1957年下水,1958年6月服役于東海艦隊,1964年7月11日,“衡陽”艦和掃雷艦“沙家店”號在吳淞以東海面擊沉了台灣“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特務船“滿慶盛1”和“滿慶升2”,1974年西沙海戰後調往南海艦隊,更名爲“西昌”,1993年退役。
“貴陽”號與“衡陽”艦誕生年代差不多,亦由滬東造船廠建造,也先後服役于東海和南海艦隊,最初的舷號爲207,後改爲507,名稱也改爲“憑祥”號(很多時候被誤認爲是“萍鄉”),于1995年退役。
現在大陸人民海軍又有了一艘新的“衡陽”號,該艦原名“巢湖”號,因安徽省巢湖市于2011年8月22日被撤銷了地級市的行政編制,所以于2012年2月28日改名爲“衡陽”號。
▲最新的054A衡陽艦
該艦屬054A型護衛艦,“媽媽”還是建造了老“衡陽”的滬東造船廠,長134米,寬16米,吃水5米,最大航速27節,滿載排水量4053噸,裝備有2座4聯裝YJ-83反艦導彈發射架、4座8聯裝垂直發射紅旗-16防空導彈、1座PJ26型單管76MM隱身艦炮以及反潛直升機、730近防炮、魚-7型魚雷、反潛火箭等武器,2007年5月23日下水,現服役于南海艦隊,于2009年執行過亞丁灣護航任務。
昆明艦
在兩岸海軍現役的軍艦中,各有一艘“昆明”號。台灣地區海軍的“昆明”號如同其前輩一樣,也是外國貨,原爲法國“拉法耶”級護衛艦,被台灣地區引進後稱爲“康定”級。
康定級滿載排水量3600噸,全長125米,最大航速25節,裝備有Mk 75艦炮,四聯裝“海欉樹”防空導彈、四聯裝雄風二型反艦導彈、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管、近防系統和反潛直升機,是台灣地區海軍中較爲先進的艦型,“昆明”號爲第三號艦,1994年11月6日開工建造,1995年5月13日下水,1997年2月26日抵達台灣服役。
大陸海軍的“昆明”有兩艘,第一艘屬6601型護衛艦,爲該型艦的首艦,由滬東造船廠建造,1955年4月15日開工,1956年4月28日下水,1957年5月30日服役。老“昆明”號先後在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服役,1992年4月24日退役。
第二艘“昆明”號爲052D型驅逐艦的首艦,舷號172,2012年8月28日在江南造船廠下水,2013年8月試航,2014年3月21日正式服役。“昆明”艦長155米,寬18米,吃水6.5米,滿載排水量7500噸,最大航速30節,裝備有64單元導彈垂直發射系統、130毫米H/PJ-38型單管主炮、H/PJ-12型730近防炮系統、HQ-10近程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和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一架卡-28反潛直升機,論個頭比對岸的“昆明”要大一倍,武備也強得多,如果兩個“昆明”來個單挑,恐怕對岸的小號“昆明”沒有勝算。
鄭和艦
台灣地區海軍的“鄭和”號爲“成功”級巡防艦(實則爲護衛艦)的第二號艦,由美國轉讓“佩裏”級護衛艦的設計和技術,由中國造船公司(現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廠建造,1991年10月29日開工建造,1992年10月15日下水,1994年3月28日正式服役,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艦齡,裝備有76mm單管艦炮,雄風二(三)型反艦導彈,標准一型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佩裏級在美國海軍中已被淘汰,今天看來並不先進,對台灣來講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人民海軍的鄭和號
大陸海軍的“鄭和”號屬679型航海訓練艦,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由上海求新造船廠建造,1986年7月12日下水,1987年4月交付海軍,劃歸大連艦艇學院管轄,實際上是大連艦艇學院的“教學工具”。
“鄭和”號訓練艦長132.07米,寬15.8米,排水量5548噸,比一艘051C驅逐艦略輕,由于不需要裝備導彈之類的武器,可騰出更多的空間用于教學和後勤,能無須加油單艦環繞地球半圈,船上設有全球定位系統、全自動火炮、火箭深彈發射器等武器裝備,教學、通信、機電、生活、醫療設施齊全,有三個大型海圖室、教學指揮中心和彩色電視閉路系統,學員可同時進行航海、觀通、機電、武器、船藝、醫療等40多科目的實習訓練。雖然不是沖殺在一線的武器,但經“鄭和”號培養出的各類人才或許是比看得見的戰艦更讓對手擔心甚至恐懼的力量。
太原艦
除了“陽”字號以外,台灣地區海軍還有“山”字號和“太”字號軍艦,例如“天山”、“玉山”、“太平”、“太和”等,其中有一艘“太原”號,這就和解放軍海軍中曾經“四大金剛”之一的“太原”艦撞了名。
“山”字號軍艦是台灣在“八六海戰”慘敗後向美國購入的軍艦,總共有12艘,“太”字號則有7艘。“太原”號原爲美國“拉德羅”(Rudderow)級護航驅逐艦, 由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建造,1943年12月29日下水,1944年3月13日服役,原名“賴利”號(Riley),編號DE-579。該艦參加過太平洋戰爭,從美軍退役後封存,于1968年7月10日在西雅圖移交給台灣,改名爲“太原”。
“太原”號裝有127mm炮兩座,雙聯40mm炮兩座,20mm炮10座,533mm魚雷發射管,後來在80年代進行了升級,加裝了防空導彈,但二戰水平的原始設計無論如何改也擺脫不了總體落後的現實,不堪使用的“太原”號最終于1997年退役。
大陸海軍的“太原”的名聲就大多了,該艦原爲蘇聯海軍“憤怒”級驅逐艦“熱心”號(Ретивый,也有譯爲“勤奮”號的),1941年建成服役,隸屬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也是一艘二戰老艦。1953年6月4日,中蘇簽訂了購買四艘驅逐艦協議。
1955年6月28日,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波德洛夫海軍少將率領“堅決”號和“熱心”號抵達青島,交付給中國海軍。在解放軍海軍初創時期,這艘滿載排水量2150噸,差不多價值17噸黃金的軍艦就是最大最有戰鬥力的裝備之一了,與同時從蘇聯購買的“長春”、“鞍山”和“撫順”並稱爲“四大金剛”。
1970年,“太原”艦開始進行導彈化改裝,拆除了魚雷發射管,安裝了2座雙聯裝上遊-1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991年,“太原”艦退役,移交大連艦艇學院充當“教具”,停放于大連的老虎灘,所以今天還能見到它。
除了以上完全重名的軍艦外,兩岸還有“半撞名”軍艦——在台灣地區的“康定”級中,有兩艘分別叫做“武昌”和“迪化”,武昌其實就是武漢,迪化就是烏魯木齊(按民國時期的區劃和名字來稱呼了,康定在民國時期是“西康省”的省會,“西康省”包括今天四川省的西部和西藏東部,解放後分別並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
軍艦的名稱是一個國家文化傳統的反映,大陸和台灣雖然被海峽分隔,兩岸人民也曾因爲內戰而分裂,但兩支曾經捉對厮殺的海軍中還能找出這麽多同名軍艦,卻也正是兩岸同屬一國的明證。現在島內正在擡頭的台獨勢力在艦名上打起了主意,企圖“去中國化”,將艦名全部改爲有“台灣特色”的名稱,要把“國軍”徹底變成“台軍”,這軍艦名其實是個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