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世界捐助指數(World Giving Index)報告中,新加坡排第七位,而在全球慈善環境國家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九,亞洲第一!
在新加坡,慈善是一項全民事業,從老人到小孩,都多多少少爲慈善出過力,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們,更是積極投入到慈善中去。
(文中圖片皆來源于unsplash)
國大商學院慈善義跑(NUS Bizad Charity Run)
國大商學院慈善義跑就是一項很有名的慈善活動,今年已經邁入第九個年頭了。
義跑分爲10公裏競跑以及5公裏趣味跑兩種。今年以“顔色”爲主題,選擇5公裏趣味跑得玩遊戲集齊印章,頭發也會被噴上顔料。完成遊戲的合格參與者可免費領取一杯珍珠奶茶。
今年的義跑共籌得25萬元善款,爲了幫助本地腦性麻痹患者,義跑將從總善款撥出4萬余元捐給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Cerebral Palsy Alliance Singapore,簡稱CPAS)。
余下的則爲有需要的商學院學生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擔任嘉賓,將支票轉贈給受益方。
國大商學院校友會副會長楊裕華說:
“國大商學院義跑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項目,因爲不僅可以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學生在商學院達成目標,也能進一步回饋社會。”
CPAS執行總監拉塔庫蒂指出,這筆善款主要會支持聯盟的三個核心計劃:嬰兒和孩童早期介入計劃”、CPAS學校以及CPAS成人服務。“國大商學院義跑還爲公衆提供了一個更加了解腦性麻痹患者的平台。”
在新加坡,慈善無處不在
如果在新加坡長期生活會發現,義工幾乎無所不在,其工作範圍涵蓋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新加坡公益性質的大衆醫院看病只收2新元登記費和2新元藥費,坐診的醫生護士都是無償工作;很多新加坡人也會主動定期參與義工活動。
換句話說,新加坡的慈善團體已經深入社區和居民生活,成爲推動社會公平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這種全民積極參與慈善的熱情有賴于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慈善捐贈,並承諾以捐贈資金2.5倍的數量進行稅前抵扣。此外,任何人給大學和研究機構捐贈,政府也會給予接收機構1至3倍的資金配比。
企業或個人捐贈後憑收據即可在報稅季享受規定的稅收返還,這對于社會捐贈是極大的吸引力。
新加坡慈善有完整的法律體系
新加坡的《慈善法》制定于1983年,並多次進行修訂。該法對慈善機構及非營利組織的注冊、管理以及組織活動有明確的規定,對商業機構開展慈善活動也制定了操作細則。
除《慈善法》之外,新加坡還有數目衆多的輔助法律來完善和細化慈善活動及機構的組織行爲。
◆ 總體來說,新加坡政府鼓勵慈善組織的發展,不過執行嚴格的登記制度。
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新加坡的慈善組織必須依據《社團法》和《慈善法》分別登記,董事會至少要有三名成員,其中至少兩名爲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 爲了讓慈善團體的運營更加公開透明,《慈善法》規定所有慈善組織每年必須提交年度財務報告。
商業機構組織公益活動須提前申請許可證,不得套用“慈善機構”之名,同時需呈報自己的酬勞和轉交捐款的時間等。
◆ 另外,慈善總監辦公室要求慈善機構必須聘請外來審計師,並在慈善機構網站上公布其財務簡報供公衆參考。自2014年8月起,慈善總監辦公室也將所有慈善團體的財務簡報統一彙總到其網站上,免費讓公衆調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