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任重】編者的話: 在拜登政府內閣成員中,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備受媒體關注。她掌管著至關重要的貿易事務,同時,其台灣移民後代的身份令外界十分在意她對中國的表態。如今在美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有台灣背景的政治人物不止戴琦。4月底,白宮公布了新一批政府官員提名名單,其中有兩人令台灣輿論頗爲興奮:徐若冰和盧沛甯。前者有望成爲五角大樓史上級別最高的亞裔文職官員,後者被提名爲負責管理與改革事務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任命具有台灣背景的官員符合拜登打造多元化執政團隊的路線,不過在中美關系未走出低谷之時,美國政府的這些舉措都牽動著國際媒體敏感的“政治神經”。“他們對中國的政治取向不能一概而論。”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華裔群體很複雜,他們的身份認同、政治觀念差距極大。而且,真正在拜登政府對台政策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外交安全領域的高官。
他們得到拜登政府任命或提名
徐若冰在上月底被拜登政府提名爲國防部負責研究與工程事務的副部長。根據媒體介紹,她是工程師出身,曾長期在雷神公司等軍工企業任職,在科技研發領域經驗豐富。徐若冰曾在奧巴馬政府期間擔任陸軍部負責采購、後勤與技術事務的助理部長。
台灣《中國時報》說,徐若冰此前在美軍任職時,曾負責美台空軍軍售案。她的祖父徐康良爲台空軍中將,曾任“空軍副總司令”。有台媒特別強調,徐若冰10歲之前都是在台灣生活,與台灣關系“深厚”。
台灣“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召委”趙天麟對媒體稱,徐若冰是“非常重要”的象征,“代表(美國政府)對女性、亞裔的尊重”,並且是“對台灣在某種程度上更大力度的支持”。
盧沛甯也在4月底的拜登政府新提名名單上。據《中國時報》報道,他的父母出生于大陸,後到台灣生活,上世紀50年代赴美留學後在馬裏蘭州定居。盧沛甯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同學,在奧巴馬執政時期曾任白宮內閣秘書長,2014年被提名爲勞工部副部長。
作爲美國貿易代表,戴琦最近的新聞曝光度頗高,她的提名是拜登在去年12月宣布的。戴琦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先後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取得學位,曾經有過在廣州生活且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的經曆。
2007年至2014年,戴琦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任負責中國事務的貿易執法首席顧問,其間處理過美國在世貿組織對中國提出的爭端訴訟。2014年至2021年,戴琦在美國衆議院籌款委員會擔任首席貿易律師,其間推動民主黨支持《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在中美貿易議題上,戴琦認爲,美國應增加“攻勢”手段,運用補貼等激勵措施以降低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過度依賴,同時繼續利用人權問題、世界貿易組織體系及盟友對華施壓。
另外,白宮今年3月宣布49歲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吳修銘將加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擔任總統科技與競爭政策特別助理。作爲互聯網法律與政策專家,他對科技巨頭壟斷問題立場強硬。新加坡《聯合早報》介紹說,吳修銘的祖父是日據時期的官僚,其父吳明達出生于台南。
從美國社會的角度來看,來自中國台灣的移民歸化爲美國籍者爲“台裔美國人”,簡稱爲“台美人(TA)”。但事實上,“台裔美國人”不僅指來自台灣的第一代移民,還包括在美國出生的“台美人”的後代。根據美國上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台美人”具有幾個特點:擁有大學以上學曆者占73.6%;平均收入68809美元,比全美水平高37%;76%的成年人擁有自宅。有分析認爲,這些數據顯示,“台美人”相較于其他移民群體生活更爲安定,融入美國主流生活較爲順利。
近20年來,美國政界出現不少有台灣背景的官員、議員,比如曾任美國交通部長、勞工部長的趙小蘭,地方官員有美國首名華裔女市長陳李琬若等。一般認爲,美國國會曆史上明確界定族裔爲“台裔”有吳振偉、孟昭文和劉雲平。吳振偉在2011年辭職,孟昭文和劉雲平現在都是衆議員。
“對華政治取向不能一概而論”
“台裔美國人”從政群體逐漸擴大並非偶然。島內經曆過幾次赴美高潮,加上原有的台籍僑民在美國生活多年,他們越來越熟悉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一些美國人也開始注意到這一相對活躍的群體,希望通過這一資源爲自身謀取利益。
1994年,在當時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裴爾與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柏曼等人的推動下,時任總統克林頓簽署法案,將“出生于台灣的美國人”的官方證件的出生地改爲“Taiwan”。1999年,白宮和國會分別宣布在每年5月設立“台美人傳統周”,以“表揚他們對美國社會的奉獻”。台灣移民群體開始利用上述條件在一些涉及中美關系、台海事務的議題上發揮影響力。
有分析認爲,上世紀50年代後,一些台灣本省人因職業發展受限才選擇赴美留學,他們對島內政治現實的不滿使他們有意無意地把反對國民黨和反對“中國”等同,爲此常以“台灣”名義組織起來,與國民黨以“中華”爲名的各類僑民組織對抗,爭奪代表台灣地區的權力。這些背景讓台籍僑民比其他華僑更早地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去,一些人對大陸的態度也頗爲強硬。
比如,吳修銘的父親吳明達在上世紀70年代從台灣大學醫科畢業後前往加拿大留學,之後赴美研究並任教,同時開始推動海外“台獨”運動,曾回到多倫多擔任加拿大“台獨聯盟”主席。據《紐約時報》報道,吳修銘成年後學會讀漢語,知道吳明達曾是早年鼓吹“台獨”的人物。據台媒報道,吳修銘有不少台灣親戚在島內從政,多數代表民進黨參選。
去年,吳修銘曾給《紐約時報》投稿稱,特朗普禁用TikTok的政治動機雖然可疑,但大陸借著這些媒體輸出“網絡民族主義”違反“網絡開放原則”,“這一不公平現象不該再被容忍……若中國拒絕遵守開放互聯網的規則,爲什麽還要繼續允許它進入世界各地的互聯網市場?”
在美國政壇中,有些官員和議員出身于台灣所謂的“外省家庭”,不過,“省籍情結”並不一定影響他們對台灣的支持。比如出生在台灣新竹、父母來自大陸江蘇的吳振偉在議員任內積極推動台美高層互訪,推動在美國人口普查中將“台裔”從“華裔”獨立出來等立法工作。在12年的國會生涯中,吳振偉就台灣相關法案提案3次、聯署40次。2001年他赴台拜訪陳水扁,被陳稱爲“台灣之友”。
在美國,還有一些有台灣背景的團體常年致力于加強民進黨與美國的聯系。2019年8月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兩度“過境”美國,在迎接她的團隊中,“台獨”色彩濃厚的“台灣會館”和各類“台美人”協會占據主導地位,取代尊奉孫中山爲“國父”的“中華會館”。
這些團體最重要的工作是遊說。比如2017年,爲了讓“台灣旅行法”通過,“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組織了“台灣倡議周”活動,發動超過100名“台美人”從全美各地趕到華盛頓,在一天之內拜訪超過100名美國國會議員的辦公室,通過強調自己“台灣人”的身份,來爭取這些政客的支持
“具有台灣背景的美國官員對中國的政治取向不能一概而論。”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裔群體非常複雜,作爲其中一個分支,“台裔”也是如此。他們赴美的時間和背景不同,比如有的在1949年之前過去,有的則是1949年後到美國的,有的是在台灣結束戒嚴前去的,有的則是在這之後去的……這導致他們的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差距很大。
信強說,在一般情況下,美國的二三代台灣移民對台灣或大陸的認同要遠遠小于對美國的認同,而且一旦坐在美國政府的位置上,他們需要遵守的一條最基本原則就是爲美國利益服務,而非對血緣上的祖籍地負責,“否則這個位置他們也坐不穩”。這一點決定了,美國政府中具有台灣背景的官員或許會對美台關系有一定影響,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
美媒:國會在“挺台”方面更激進
除了有台灣背景的官員、議員,美國還有哪些“友台”人士?美國《新聞周刊》報道說,國會和軍方是美國支持台灣比較集中的兩大群體,其中,國會議員出于意識形態和選票考慮,往往在支持台灣方面表現得更爲激進。近三年來,美國國會陸續通過“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灣保證法”等一系列法案。
“台灣連線”議員小組是美國國會重要“親台”力量,在衆議院和參議院成立的時間分別是2002年和2003年。台灣《東森新聞》稱,在2020年選舉中,至少131名“友台”議員連任成功,包括11名參議員、120名衆議員。親綠營的台灣《自由時報》說,參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殷霍夫和小組成員科頓連任成功。殷霍夫長期支持強化台美軍事合作,曾率議員團訪台。科頓是“台灣保證法”和“台灣安全法”提案人,曾參與邀請蔡英文赴美國國會演講。
據報道,美國衆議院“台灣連線”4名共同主席都連任成功,包括沙博、迪亞斯-巴拉特、西爾斯與康諾利。沙博是“台灣旅行法”提議者之一,很早就跟“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前總會長李青泰結識並成爲朋友,李青泰常年爲其獻計獻策。與他超過20年的“友情”讓沙博成爲美國國會裏具有代表性的“親台”議員。
除了議員,台灣媒體也在積極尋找拜登政府對台“友善”的高級官員,比如有報道稱,蔡英文2015年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期間訪問美國時,布林肯跟她舉行過會談。4月11日,布林肯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時稱,根據“與台灣關系法”,美國對台有承諾,兩黨的承諾已經存在很多年,“我們堅守這些承諾。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任何人試圖通過武力改變現狀都將犯下嚴重錯誤”。
布林肯今年1月在任命聽證會上表示,拜登政府將繼續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並期盼台灣能在國際上扮演更重要角色。不過台灣《聯合報》刊文評論說,表面上看,這一席話很正面,但布林肯是職業外交官,“公開場合發言必定是場面話”。事實上,他所說的對台承諾“了無新意”,重要的並不是他說了什麽,“沒有說出的部分才是重點”。布林肯說拜登政府會延續對台承諾,但並沒有言明,在什麽條件下會履行承諾。文章認爲,拜登不會像特朗普一樣,刻意操弄“台灣牌”,幹擾美中關系大局。
在台灣《商業周刊》看來,另一位對台灣“友善”的美官員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台灣“中央社”稱,過去,坎貝爾至少6次訪台,與蔡英文、馬英九和陳水扁都見過面。去年12月參加一場座談會時,坎貝爾強調不了解台灣戰略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
不過《聯合報》稱,拜登政府今年1月上台前夕,坎貝爾公開建議,中美兩國都“後退一步”,緩和針鋒相對的緊張氣氛,這被認爲是美方希望與中方重新建立具有建設性理性關系的“重要信號”。5月初,坎貝爾出席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全球座談會時稱,美國不會公開作出“協防台灣”的表態,因爲這種做法存在“重大缺陷”,一旦美國與中國發生沖突,後果將無法預料,或“將以一種無人能夠預料的方式從根本上摧毀全球經濟”。有學者分析說,這一表態背後的信息是,拜登政府不願在當前局勢下大幅調整美國對台政策。
信強表示,拜登政府中,對台政策的關鍵人物是布林肯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外交安全領域高官。另外,接下來還可以關注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和助理防長由誰擔任,進而能分析出拜登政府對台政策的基本走向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