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新加坡船王”美譽的太平船務創辦人張允中9月4日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年102歲。
二代接班人、太平船務集團執行主席、張允中的兒子張松聲說,最讓自己難忘的是父親的處世之道和氣量。今年冠病疫情暴發影響了很多生意,他依舊非常平和,不沖動,不沮喪,並且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
102歲新加坡船王辭世,百歲高齡仍每天到辦公室工作!
張允中(中)
新加坡太平船務創辦人張允中(Chang Yun Chung)9月4日上午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年102歲。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家人6日已爲他舉殡火化,遵照他的遺願簡單治喪。此前,太平船務集團執行主席、張允中之子張松聲在致全體員工以及代理的信函中稱:“我非常悲傷地宣布,我們的創辦人兼榮譽主席張允中先生,于2020年9月4日早上在睡夢中安詳去世。”
張松聲受訪時說:“他永遠是我的老板、導師和楷模。”他還表示:“憑借著願景和熱忱,他把一家只有兩艘船的小型船運公司,發展成爲我們如今爲之驕傲的集團。他年輕時候的艱辛努力,造就了他的智慧和穩健。我們所有人都會深深懷念他的親切指導。”
張允中曾是全球最年長的億萬富豪。2019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時年101歲的張允中再次入選,坐擁21億美元身家,位居新加坡富豪第12位,也是榜單裏年齡最大的億萬富豪。
太平船務集團執行主席、張允中之子張松聲
1967年3月16日,張允中在新加坡創辦太平船務,並發展成爲當今全球第10大集裝箱船業者。
2018年4月,張允中在太平船務工作50年後正式退休,由兒子張松聲(時任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接替他出任太平船務集團主席職位,張允中膝下共有14個子女。
全球第十大集裝箱船公司——太平船務,現擁有130多艘船艇,其辦事處和代理機構網絡遍及全球100個國家的500多個地點,聘用了9000多名員工。太平船務有限公司(PIL)創辦初期,以經營區域性的散雜貨運輸爲主,1983年起,首次推出了集裝箱運輸服務。目前,太平船務是東南亞最大的船務公司之一,旗下的勝獅貨櫃已在香港上市。
除船舶運營外,公司從事集裝箱制造,在中國的廈門、上海、宜興、天津、順德、惠州、甯波、青島及泗水等地,設有集裝箱制造廠;此外還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物流經營,如倉儲、貨運及碼頭,在中國的廈門、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甯波、福州、順德及香港、泰國等,擁有集裝箱堆場。
貨運代理也是太平船務旗下業務之一,業務涉及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及日本等地。另外,太平船務旗下在在新加坡擁有一幢17層的辦公大樓,以及其他地區的辦公場所,比如位于中國上海的太平航運大廈。
新加坡一代船王張允中
張允中,生于1918年,祖籍福建金門,後隨父母移居新加坡。這位新加坡一代船王自1949年開始航運生涯以來,至今已長達71年之久,他也是史上見證海運時間最久的航運巨頭。
做航運,擔驚受怕的事情太多,張允中一做就是71年,還那麽長壽,不少業內人士認爲,與他的生活、心態、工作息息相關。據了解,百歲高齡的張允中交棒予兒子張松聲後,仍然堅持每天到公司上班,風雨無阻。
在新加坡施行新冠病毒疫情阻斷措施期間,102歲的張允中雖暫停到公司,但仍讓他的司機將文件送到家中閱讀,給予意見。阻斷措施放寬後,張允中恢複每天到公司上班,他要爲公司繼續出一分力。難怪有人說,海外華人的老板都是活到老、做到老的。
二代接棒人張松聲說,最讓自己難忘的是他父親的處世之道和氣量。“今年冠病疫情暴發影響了很多生意,他依舊非常平和,不沖動,不沮喪,並且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他吩咐過,盡可能不要裁員,員工非常重要。”
張允中另一兒子、太平船務副主席張秋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說:父親一直以來要求孩子們腳踏實地。“我從海外求學回來剛開始工作,父親就讓我從最低的崗位做起,包括電話接線。”
太平船務集團執行主席張松聲
張允中育有8子6女,且個個出色。接棒的兒子張松聲,曾擔任新加坡船務公會會長,其女兒張麗聲,也曾是該公會副會長。張允中之子張鼎聲,目前是新加坡船務公會理事,張自偉則是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董事。
張允中1960年獲選爲中華總商會董事,1993年起擔任名譽董事。後繼有人,張允中家族一向重視中國市場。因促進新加坡與中國友好關系方面有特殊貢獻,張允中2011年獲頒通商中國成就獎。
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就開辟中國通往世界各地的貨輪航線,早年曾率領多個中國代表團到新加坡。
“我唯一可取的,是刻苦勤奮,以誠待人,一諾千金,這就是我做人的原則。”張允中生前受訪時如是說。長壽,也張允中“老骥伏枥志在千裏”,也與他的個性有關。張允中曾說:“我自己從不發脾氣。我不能這麽做,因爲當你發脾氣時,你便無法控制好你自己。”
我們知道,與大海打交道的人,都會養成一個執著冷靜,遇事不慌的心態。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這麽多年發展曆程中,也幾經沉浮,爲擺脫財務困境,PIL正在與新加坡國家背景的投資機構淡馬錫以及銀行貸款人一起制定重組計劃,今年6月有報道稱,張氏家族甚至放棄對PIL的控制權。
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張允中透露,公司取名爲“太平”,就是期盼“航運平安,生活太平”。張允中說,從事航運業很辛苦,但他希望兒孫們能一代一代做下去。
1994年,張允中啓動代際傳承,將公司大權逐步交給了兒子張松聲。1955年出生于新加坡的張松聲,在張允中14個子女中排行第五,他畢業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生在金門、廈門念書,張允中是航運界史詩般的傳奇人物
金門沙美古鎮
張允中,生于1918年,祖籍金門沙尾鎮,即今天的金門沙美古鎮。金門屬于福建省管轄。目前,台灣當局是“福建省政府”形同形同裁撤,雖是名義存在,但仍管理金門、連江兩個縣。古代,金門屬于泉州府,連江(馬祖)屬于福州府。
9月4日晨,張允中在睡夢中離世,《金門日報》刊發《僑領張允中辭世,縣長唁電表哀悼》報道。“金門縣長”楊鎮浯7日發的唁電稱:“出身沙美的張允中先生,年輕時離鄉背井下南洋,遠涉重洋艱辛打拼,曆經創業經營與族群融合調適,後終締造太平船務集團,其所屬船只行遍天下,在全球航運界舉足輕重。”
楊鎮浯表示:“張允中先生不僅是全體海外華人的榮耀,亦是現代企業家經營事業的典範,更是金門人的驕傲!”
張允中的爺爺,是沙尾當地村長,父親張文夏生于1896年,1934年,張文夏“過番”至新加坡,最初行醫,爲人治療跌打損傷等疾病。張允中是家中長子,1918年生于金門沙美。
張允中的外祖父是個秀才,受此熏陶,他自小也養成愛看書的習慣。
廈門市大同中學
自古金廈一家人,生于福建金門大戶人家的張允中,先是金門讀書,後又跨海到廈門大同中學念書,完成學業後返回金門,在私立金沙小學任教。
廈門大同中學,1924年發起創辦,發起人是黃廷元、楊景文、曹允澤、彭丙卯、許鴻圖等愛國華僑和社會賢達,1925年7月正式開辦。最早的一批學生中,有盧嘉錫、黃克立等人。上世紀30年代初增辦高中,當時有名的老師有著名經濟學家童大林等。也正因這段求學經曆,廈門後來也成爲張允中家族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重點。
金沙小學任教期間,愛好運動的張允中,曾爲學校購置籃球架,發展籃球運動。1937年3月,他率領的校排球隊與乒乓球隊參加金門縣運動會,曾獲佳績。張允中年少時,曾報考空軍飛行員,但未能遂願。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金門、廈門被日軍占領。時年19歲的張允中不得不遠渡重洋,南下新加坡與父親團聚。後來他的母親黃玉燕也攜帶二個弟弟張允崇、張允伏,移居新加坡。
張允中到新加坡時,父親已娶了“細姨”,他在堂叔開辦的進出口商行做學徒。在金門有任教經曆的他,後來又到張氏公會擔任秘書,又到了馬來西亞柔佛州一所小學,教過一年書。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
張允中出生的前一百年,新加坡(當時叫“萊佛士”)開埠,也許當年的“番客”張允中也想不到,他的一生會與新加坡航運密切聯系起來。
102歲新加坡船王張允中辭世,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也贊揚他對新加坡海事業的貢獻:“聽到張允忠去世的不幸消息,我深感遺憾。 我在海皇輪船(NOL)工作時認識了他,他是成功在區域經營舊船的船東。當時海皇輪船是一家新公司,主要經營新船,他對海皇輪船有所幫助。他在船運業擁有敏銳嗅覺,友善和慷慨大方,將太平船務發展成爲區域內外運營的國際船運公司。他爲新加坡船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于1941年的吳作棟(Goh Chok Tong),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湖洋鎮吳嶺村,其父吳佳昆7歲時隨祖父漂洋過海到新加坡。
1942年,日軍占領新加坡,張文夏被列爲“愛國醫事人員”,張允中後來才知道一次日軍“大檢證”時的失蹤父親,已被日本人殺害。張允中後來也因接濟馬六甲的抗日遊擊隊而被日本憲兵逮捕,坐牢長達9個月,受盡了各種嚴刑拷打折磨,直至日本投降後才重獲自由。
上世紀40年代初,張允中初涉商海。1940年,母親黃玉燕資助他1500馬來亞元,張允中北上馬六甲,與大舅聯手創業,設立買賣土産的九八行,後改爲培元公司。大舅有艘機動船,經常穿行于馬六甲和蘇門答臘之間,運載海産幹糧,經常隨船出行的張允中,也開始接觸了海運。
張松聲與太平船務員工在一起
戰火浩劫,毀掉了張允中第一次創業的成果,培元公司也倒閉了,他決定再度回新加坡。回到新加坡的他,最初租用租二舅的辦事處,創辦振興貿易公司。
當時印尼爭取民族獨立鬥爭,海上船舶往來常會受阻,貨物在碼頭堆積如山,張允中覺得,船務會是很有前途的行業。經友人介紹,他買下一艘二手帆船,在新加坡與印尼之間做交換貿易,並用白糖和日用品換取印尼的橡膠等物質。
從事船運及貿易期間,張允中曆經波折,也可說是九死一生。船只觸礁導致貨物損失,也許只算是小事情,一次他的貨船遇到了海盜,張允中原本想與海盜拼一拼,無奈船長被海盜開槍射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海盜將船上貨物洗劫一空。也正是這起恐怖的遭遇,讓他最終放棄了這門生意。
一連串的挫敗之後,1948年,張允中在好友的推薦下前往泰興源兄弟公司擔任經理。泰興源老板鄭氏三兄弟鄭祺福、鄭祺泰和鄭福源,以土産買賣起家。當時,張允中負責將貨物運往新加坡售賣。後來,規模發展起來,公司更名爲祺福船務公司,並主要從事船務。在祺福公司,從經理做到總經理,張允中一幹就是十八年,直至後來獨立創業。
太平船務創辦于1967年3月16日,決定獨自創業的張允中,和朋友以及兩個弟弟張允崇、張允伏合夥,投資600萬新元購置了3艘近洋船。當時,他們以馬來文“KOTA”開頭爲船只冠名,中文意爲“城市”。二次創業這一年,此時張允中已是49歲。
在祺福船務任總經理時,1956年獲中國外交部邀請,參加新馬四大民族百人商業考察團,到中國考察訪問長達兩個月。此外,在中國港口還未正式對外開放時,祺福船務已經營中國往返東南亞及中東等地航線。後來,從張允中到其子張松聲都特別重視中國市場。
上世紀70年代起就從事集裝箱航運工作的吳漢松說:“張老先生具卓智遠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領太平船務全力拓展覆蓋東南亞的集裝箱海運網絡,並以我國爲中轉港,爲遠洋輪船公司提供優質可靠的定期航班,將集裝箱由鄰近港口運抵我國再轉口到歐洲等目地港。我國港口處理的集裝箱量自1990年起,連續超過20年皆排名世界首位,他的努力功不可沒。”
綠灣船舶有限公司CEO杜僑南在受訪時說:“我和先父第一次認識張老先生是在祺褔船務。數年後他創辦了太平船務,這也是他一生的願望。五六十年代駁船業老鄉都認識他,當時華僑鄉親回廈門探親,都坐太平客船回國。他不僅僅是航運業的領導者,也是華人領袖和先驅,是值得人們尊敬和學習的長輩、好榜樣。”
本文內容爲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