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茜
制圖:焦震楠
ID:BMR2004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抗擊病毒的諸多舉措得到世界多國政府、政要以及國際組織支持和贊賞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卻在利用疫情煽動“辱華”言論。
2月20日晚,多位微博網友曝出,亞馬遜海外英文商城上公然兜售印有“新冠病毒中國制造(Coronavirus Made In China )”字樣的T恤衫、連帽衫、水杯等商品。
這是2019年8月後,亞馬遜海外網站售賣多款“港獨”T恤,冒犯中國主權問題後,再次出現“辱華”事件。當時,亞馬遜就“港獨”商品致歉,表示認可並尊重“一國兩制”原則。
針對平台出現的疫情相關“辱華”商品,2月22日《商學院》記者聯系了亞馬遜中國品牌公關負責人。對方回複稱,在亞馬遜站點,第三方賣家是獨立的商業主體,但其銷售行爲須遵循我們網站的相關銷售規則。對于違反銷售政策的賣家,亞馬遜將采取下架相關産品甚至是關閉賣家賬戶的措施。目前所涉違規商品正在陸續下架,我們也會對賣家進一步強調相關原則,以規範其銷售行爲。
2月22日下午,《商學院》記者在亞馬遜英文網站上通過搜索相關關鍵詞,上述“辱華”T恤、連帽衫、水杯已經消失,但是,依然零星有將中國國旗中的五星“醜化”成冠狀病毒外觀的T恤出售。
關于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商品在上架時,平台都盡到哪些審核義務;爲何這些違規商品無法被提前鑒別,以及商家信息等問題,亞馬遜方面並未給出回複。
亞馬遜審核問題,消費者要理性、主動表達不滿
接連出現此類事件,亞馬遜的“放任”和審核滯後引發了網友不滿。有微博網友怒指亞馬遜此行爲“低端惡劣”、“縱然辱華商家就別做中國生意”。
而就在2月12日,亞馬遜中國官微還發布了“共抗疫情 共度難關”,利用全球物流和運營網絡,從美國、歐洲等國家起運抗疫物資到達中國。捐贈格裏夫、醫用防護口罩等物資總數逾一百萬件。
一邊向中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一邊縱容辱華商品,亞馬遜的行爲被網友指責爲“兩面派”。
自2004年通過收購卓越網進入中國的亞馬遜,在15年後,頂著“水土不服”的帽子從中國大規模撤退。
2019年7月,亞馬遜正式結束面向中國消費者的第三方零售業務,依然保留海外購、全球開店等跨境貿易服務,以及Kindle、雲服務等業務。面對跨境電商激烈競爭,亞馬遜在國內的電商業務大勢已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向《商學院》記者分析,目前中國對外國互聯網公司的監管主要通過中國市場規模的吸引力來完成。但是,如果這些企業不在中國市場發展,實際上可以動用的手段乏善可陳。
他指出,這些産品迎合了小部分辱華分子的需要,但是卻損害了中國人和大多數支持中國抗擊疫情的外國人的情感。亞馬遜作爲電子商務平台,有義務確保售賣的産品合乎一些基本准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段偉文向《商學院》記者表示,這次事件中出現的歧視行爲,與國內外針對疫情報道的輿論方向落差有關,也是一些周邊商品不當利用輿論熱點的設計和營銷策略的結果。
他指出,亞馬遜平台上售賣這類辱華商品傷害到我們的情感,中國消費者要去積極解決問題,不能僅僅是爲了宣泄憤慨。如果消費者或消費群體代表代表能夠針對其不當之處,及時提出有理有據的投訴,亞馬遜公共關部門應該予以重視,因爲這不僅涉及價值觀問題,也涉及他們必須顧及的市場利益問題。
目前,涉及“港獨”和“疫情辱華”的産品均出現在亞馬遜海外網站而非中國本土市場。
段偉文指出,關于亞馬遜對商品的審核機制是否存在滯後問題,要考慮到,亞馬遜作爲一家總部在美國的跨國公司,其審核機制是否符合美國商務部或所在州法律,是其考慮要素範圍。
目前這類跨國公司的權利結構,涉及到全球化時代數字經濟監管中的主權問題。在數字平台主權不是很明晰的情況下,除了特別嚴重地危害國家主權的情況,審核機制出現的漏洞,一般通過消費者權益維護等市場反饋機制對其加以制約。
段偉文強調,消費者作爲數字平台交易參與者,本身也是監督者角色。要掌握主動權,在了解相關商業法律和倫理規範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的投訴,有理有利有節去表達對其審核機制的質疑和不滿,必要的時候可以訴諸法律,有效地促使平台及時作出改進,進而針對類似爭議建立預警反應機制等。
馬亮認爲,審核漏洞是很多平台企業都存在的問題,因爲創新産品和服務不斷湧現,往往不得不“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彌補存在的問題。
以中國智慧應對負面聲音,不可以“玻璃心”耽于“口水戰”
病毒引發的疫情是人類共同面對的災難,攜手應對是共同責任。此前,WHO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爲“COVID-19”,就是本著不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原則,防止帶有誤導性和汙蔑性命名。
雖然亞馬遜已經陸續下架“辱華”商品,但是不可否認,這種利用病毒、疫情歧視中國的言論確實存在,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煽動“辱華”情緒。
馬亮指出,即使沒有亞馬遜作爲“作案工具”,這些人也會用其他方式。針對亞馬遜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
“這是中國作爲一個超級大國在崛起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遭遇的問題。”馬亮解釋,日本在1970年代發展起來,也遇到類似的爭議。這些問題不是偶然或稍縱即逝的,而是會伴隨中國走出去和崛起的整個過程。
他指出,這時中國需要理性面對這類言論,“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很容易被操縱,並且很容易就導致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點火就著,反而會中了別有用心人的圈套。”
馬亮建議,可以嘗試通過國際法的約束和國際組織協調,包括和涉事國家政府進行溝通,形成聯動機制。“中國需要加強國際傳播,在有了硬實力以後增強軟實力。”
段偉文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疫情爆發,作爲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中國形象造成了事實上的負面影響,外界難免會出現這種“敵視”聲音,並通過各種方式折射出來。
他指出,要消除這種影響,固然可以通過及時要求亞馬遜下架商品這種方式,但主要還是取決于我們能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盡快遏制病毒肆掠,不斷改進暴露出的社會治理問題,並且把處理方式積極傳達出去。
“亞馬遜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商業平台,而是一個網絡化溝通互動平台,甚至是表達沖突和相互融合的平台。”段偉文說到。
《商學院》記者在亞馬遜海外網站發現,除了利用疫情的“辱華”商品,也有不少爲武漢祈福,爲中國加油的周邊商品。比如有的T恤上就印有“PRAY FOR WUHAN”的字樣。
段偉文表示,面對亞馬遜上“第三方賣家”這種極大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辱華”行爲,我們要積極表達態度和立場,同時,也需要用實踐的智慧去應對。
中國在積極抗擊疫情時,也在及時與世界各國分享病毒基因測序等相關科研成果,以及中方在抗擊疫情方面采取的各方舉措。日前,多家國際媒體組織致函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感謝其提供新聞素材和疫情最新動態。
段偉文指出,疫情面前,人類共同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某個國家、某個人。中國此次受到的巨大傷害,應該自察在應對公共衛生健康危機事件時的響應機制問題。面對外界這種負面信息,與其“玻璃心”,不如真正剛強起來,重新思考我們與環境、與自然、與世界的關系。
要總結教訓,學會從人類、生物和生態環境的整體視野,深切認識到“一個世界、一體健康”的重要性。特別要在要在農業和畜牧業、食品工業等方面加強動物健康和生物安全意識。以及食品進口的嚴格把關爲例,不能簡單地從情感和貿易關系角度,而要更加科學務實地去考量和選擇更安全健康的進口渠道。
面對這種負面聲音,我們作爲行動主體,既要合理表達反對的態度,更應要積極改變自己,再將自我改善的經驗和智慧與世界分享,才能贏得尊重。現在不是耽于“口水戰”的時刻,積極努力克服疫情危機最重要,同時,以有理有節的策略去回應。這需要一種實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