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起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第21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1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13屆東亞峰會,國際輿論對此訪及系列會議成果予以關注,認爲中國和東盟發出“堅守自由貿易”的信號,中國和東盟經貿投資會有新的躍升。
當地時間11月13日晚,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出席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和中華總商會聯合舉辦的歡迎晚宴並致辭。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中國和東盟發出信號,有意堅守自由貿易、鞏固區域一體化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
新加坡輿論關注新加坡與中國簽署的關于升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稱,“新中兩國關系有前瞻性,具示範效應。”“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意味著中國和東盟的經貿投資關系會有新的躍升。”
報道稱,新加坡和中國發布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務實合作成果豐碩,具有示範效應,不僅爲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爲地區和世界的繁榮與穩定作出貢獻。
國際輿論還聚焦“一帶一路”倡議對東盟地區發展的積極影響和各方新達成的合作舉措。《聯合早報》指出,新中兩國鼓勵兩國金融機構支持“一帶一路”投資。雙方也將加強法律、司法交流與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采訪多位新加坡學者,解讀“一帶一路”倡議對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意義。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鄧秀珉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亞洲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方式。“本地區需要很多建設,但缺乏融資”,他指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提供資金有限或審核非常嚴格,而很多“一帶一路”項目的融資都可以通過亞投行進行,“這很有必要也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東盟前秘書長王景榮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可持續的,“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更多的國際參與。作爲傳統的金融和交通中心,新加坡可以將對項目感興趣的投資者聚集起來,籌集到項目資金,用于“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