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網友@烏合麒麟致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的新畫上了熱搜。給大家捋一捋是怎麽回事,以及對我們出口澳大利亞的外貿人會有哪些影響,是否有潛在的風險。
實際上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反華情緒嚴重,這段時間中澳貿易急速降溫。
情緒
早在今年4月時,澳大利亞就是將新冠疫情歸罪于中國的中堅力量。當時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每日電訊報》在報道新冠疫情時,故意篡改中國國徽,將其與新冠病毒進行了聯系。
隨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發表言論,支持就新冠病毒源頭和擴散問題開展獨立調查,並遊說法國、德國、新西蘭等國領導人支持相關調查。不過德法英表示沒空。
同時,很多在澳華僑華人遭受言語侮辱甚至圍攻傷害;一些華人和亞裔家庭財産遭到破壞,華人和亞裔在日常工作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等多個城市出現帶有對華種族歧視意涵的塗鴉或文字。
根據《悉尼先驅晨報》發布的報道,自4月份以來澳洲發生了近400起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事件,相當于平均每天6起。
6月,文化和旅遊部發公告提醒中國民衆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官方其實很少用到“切勿”這麽嚴重的詞彙。
抵制
澳大利亞對中國産商品的抵制則在今年6月掀起一波高潮。
6月3日,澳大利亞本土超市巨頭Woolworths因使用中國産的新型環保紙袋而在社交媒體上被該國消費者圍攻,事情發生後,超市立即回應正在尋找澳大利亞本土的紙袋制造商,並且Woolworths正在研究能夠讓消費者在超市裏更快識別澳大利亞産品的辦法。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告訴當地媒體,其實他們也很想能夠在本土采購這種袋子,但澳大利亞國內沒有制造商有能力制作。
澳大利亞當地聞:“Woolworths超市因使用中國制造的新購物袋而遭到抨擊,紙袋推出的第二天即被貼上‘恥辱’標簽”。
根據澳大利亞工人工會(The Australian Workers Union)委托YouGov進行的民意調查:
●有88%受訪者認同應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改爲購買本地産品;
●有68%受訪者認爲,比起疫情爆發前,他們現在更願意購買澳大利亞本地生産品;
●82%人認爲,即使澳大利亞本土産品(如鋼鐵)價格更高,政府也應該采用。
澳大利亞工人工會秘書Daniel Walton表示:“現在有更多澳大利亞人希望必需品是在本地制造,不想依賴中國。”
此外,澳大利亞政府也表示,疫情之後澳大利亞企業擺脫中國制造業將“不可避免”。其工業部長Karen Andrews說,疫情爲重振澳大利亞制造業“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遇”。她說:“疫情暴露了我們對另一個國家已經過度依賴,不論依賴的是哪個國家,這都不是件好事,我們不能再次陷入類似的境地。”
現在,抵制的呼聲再次響起。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開叫囂,澳大利亞人應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抵制所有中國産品。
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漢森在臉書發布的一段視頻稱,澳大利亞20%的進口産品“只能從中國購買”,“因爲我們停滯了自己的制造業,所以我們的貨架上擺滿中國産品。”“你可能會覺得這非常難,是的這很難,我知道。我們(在該事件中)都有自己的作用。想想看,當你購買家具、玩具、食物,無論你購買什麽,看看它的來源,如果是中國,就把它放回架子上吧。”
不過也有不少澳洲網友在底下留言反駁了,說:“我們抵制中國貨,那你就告訴我吧,哪裏可以買到澳大利亞制造的新電視機?不要忘記還有其他95%的電子産品。”
風險
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是中國。
據英國《衛報》報道稱,澳大利亞的7個出口行業已經開始爲可能到來的海外貿易禁令做准備。
今年5月,中國已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另據澳大利亞媒體10月份報道稱,中國已經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而就在11月25日,中國剛剛和印尼簽訂了近15億美元的新訂單,計劃三年采購2872萬噸煤炭。截止11月25日,澳大利亞11月煤炭出口量爲1840萬噸,比10月暴跌34%。
11月27日,商務部又宣布將對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在107.1%至212.1%之間。
現在澳大利亞准備就關稅問題上訴至WTO。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法新社指出,中澳之間去年的貿易總金額達到1360億歐元,相當于澳大利亞與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新加坡四國貿易金額的總和。
在澳大利亞的進口方面,2017至2018年度,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購買了價值713億澳元的商品,相當于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18%。其中包括了電信設備、家具、玩具等一系列在澳大利亞家庭中必不可缺的産品,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在許多方面“非常依賴中國”。
西澳大學溫斯洛普經濟學教授羅德·泰勒近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中澳展開“全面貿易戰”,那麽澳大利亞估計將損失6%的GDP。無疑,澳大利亞最終將會是最大的輸家。
當然澳大利亞國內經濟確實也不景氣,澳大利亞央行最新發布的金融穩定評估報告顯示,由于本國延期還貸以及就業優惠政策即將結束,預計至少有10%至15%的中小企業資金面臨枯竭,澳大利亞新一輪企業倒閉潮或因此來襲。而澳大利亞政府9月24日宣布,將對該國破産程序和相關法律框架進行30年來最重大的改革,以幫助企業快速重組或完成破産清算。
貨款尚未收全就遭遇買家破産,這種痛,沒有哪個外貿人想經曆。
根據外貿出口大省浙江省的三季度信保數據,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國別項下的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分別同比增長9%和240%,出險率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再次表明一下我們的想法,這篇文章不是爲了挑起任何對抗的情緒,而是爲了提示外貿人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和情緒,請在與澳大利亞客人合作交流時,在商言商,不談政治,此外一定要注意貨款安全!
無論如何,business is business!
來源:焦點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