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調研助理研究員 孫心毅
從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災發生算起,幾乎每一個有股市的國家或地區都發生過股災。1720 年法國密西西比股災和英國南海股災是世界上發生最早的股災;1929 年和1987 年的股災都起源于美國,是波及範圍最廣的世界性股災;日本、台灣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災發生最頻繁的國家或地區之一。股災自從資本市場誕生以來就如影隨形,今天就來聊一聊你不知道的世界股災史。
一、郁金香泡沫破滅
時間:1637年2月
暴跌幅度:90%
17世紀的荷蘭是資本主義的起點。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同樣,他們也誕生了第一個資本市場的泡沫。
郁金香泡沫,又稱郁金香效應,源自17世紀荷蘭的曆史事件。被稱爲人類曆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1635年秋,名貴的郁金香品種價格節節攀升,一種郁金香單株賣到了1615弗羅林(florins,荷蘭貨幣單位)。而當時一頭公牛只值480弗羅林。郁金香的價格還在繼續上漲。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郁金香以4600弗羅林售出。
而到了1636年,爲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們幹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並創造了具有杠杆功能的期權。結果到1637年,郁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與上一年相比,郁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
就當人們沉浸在郁金香狂熱中時,一場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由于賣方突然大量抛售,公衆開始陷入恐慌,導致郁金香市場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潰。一夜之間,郁金香球莖的價格一瀉千裏。一個星期後,郁金香的價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種甚至不如一顆洋蔥的售價。
二、1720年英國南海股災
時間:1720年9月-12月
暴跌幅度:將近100%
英國南海公司的商標
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迹,卻無法預測人性的瘋狂。而讓他發出這個感慨的原因,正是1720年影響深遠的英國南海股災。這場股災堪稱經典,幾乎囊括了股災的全部典型特征。
1711年,英國人成立了一家專與美洲大陸東海岸之間做殖民及貿易的公司。這家公司通過賄賂英國官員以及政商勾結獲得了貿易壟斷。1720年4月,南海公司新發行的300英磅面值的股票在一個月內便上升了近一倍,3個月後的7月份便漲到了每股1000英磅以上,6個月漲幅高達700%。
雖然這家公司其實利潤微薄,根本不足以支撐他的市值,但股票的上漲讓整個英國都失去了理智。包括半數以上的衆、參議員,甚至國王也禁不住誘惑,竟也認購了價值10萬英鎊的南海公司股票。在南海公司股價暴漲的示範效應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機對象。
1720年1月1日倫敦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只有190點,到了7月份突破了750點,半年之內翻了3番。而這些新成立的公司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編故事,給自己的公司設想一個日進鬥金的美好未來。這些公司的主營業務五花八門,有的聲稱可以淡化海水,有的聲稱能從鉛裏提取銀,有的聲稱可以制造永動機,有的聲稱即將生産對付海盜的武裝船……。
但泡沫最終會破裂:當南海公司高管抛售股票的消息不胫而走,股民們下意識認爲公司經營上出了問題,于是爭先恐後地抛售南海公司的股票,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鎊,12月份跌爲124英鎊。1720年底,政府最終對南海公司資産進行清理,發現其實際資本已所剩無幾,股票形同廢紙。
南海泡沫事件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此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裏,英國民衆對新興的股份公司聞之色變,對股票交易也心存懷疑,英國股市進入百年沉寂,這也爲100多年後美國全面超過英國埋下了伏筆。
三、1929年世界大蕭條
時間:1929年10月-1932年11月
暴跌幅度:90%
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産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複過來,但資本市場卻顯出與之不相符的火熱。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裏達房地産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這絲毫沒有給華爾街的瘋狂帶來多少警醒。從1928年開始,股市的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
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發現,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于是他提早撤出資金,成爲了爲數不多成功脫身的人,爲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抛售,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道瓊斯指數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
從1929年10月21日之後的一個多月裏,道瓊斯指數從386點瘋狂跳水至198點,跌幅高達48%,在經曆短暫反彈後再度急轉直下,從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連續出現了6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至41點,跌幅高達90%。這場股災裏,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
當然,除了泡沫原因外,這場載入史冊的大股災背後還有無數原因引發共振,例如嚴重的操縱、欺詐和內幕交易;經濟周期的下行等等。這場股災的影響深遠,成爲了之後百年間每一位踏入資本市場的交易者的必修課。
四、1973年香港股災
時間:1973年-1974年
暴跌幅度:91.5%
香港股票交易始于1866年,20世紀50年代以來,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取得了很大成就,對外貿易和海外運輸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由此帶動了海外投資的湧入和金融業的發展。 隨著香港經濟的迅速發展,香港股市發展也極爲迅速。香港恒生指數1969年全年總成交量爲25.46億元,1970年跳升至59.89億元,到1971年及1972年,更分別飙升至147.93億元及437.58億元。
也即是說,在這短短的4年裏,成交量也大幅飙升16倍多。一句話,無論是從恒生指數或是成交量看,1969年至1972年這4年間的表現,的確是香港股票市場發展中一個最爲急速時期。所謂“樂極生悲”,這場來勢洶洶的“淘金浪潮”,最後還是悲劇收場。
1973年,香港恒生指數達到最高的1774.96點,政府爲冷卻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曾出動到消防員以防火條例禁止股民進入華人行買賣股票,隨後的市場開始了回歸之路,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數下跌至150.11點,跌幅達90%,只及1969年時的水平,而1774.96的高位則等待了9年,到1981年才被突破。
五、1987年全球股災
時間:1987年10月19日-10月26日
暴跌幅度:20%以上
受海灣危機、貿易逆差過大、美元彙率下降等影響,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出現“黑色星期一”,開盤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正因此這次暴跌,美國SEC于1988年首次設置了熔斷機制。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曆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再次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
股市的震蕩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産、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這次股災並沒有導致全面經濟危機。
六、1989年日本股災
時間:1989年12月-1992年8月
暴跌幅度:63%
自1986年開始的“平成景氣”期間,日本的GNP的世界占比升到1990年的13.7%,持有的國外資産達到3830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良好的經濟形勢刺激了日本股市的大漲,從1985年12月的13113點上升到1989年12月19日的38915點,經濟的繁榮和股市的瘋狂使得日本國民喪失理智,紛紛投入股市。
然而泡沫的繁榮終究會破滅,股災只會遲到從不會缺席。1989年末股市出現跳水式崩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跌破20000點。1992年4月1日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再降至14309點。到此爲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宣告破滅。
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房價幾近腰斬才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自此,日本進入“失去的十年”。
七、1990年台灣股災
時間:1990年2月-10月
暴跌幅度:80%
1987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飙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由于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産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資金泛濫,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台灣股市終于崩盤,指數從最高點12682點跌到8000點以下,有人開始買進,7000點買進,6000點買進,5000點更是買進,到1990年10月一路跌到了2485點,跌出超過80%。時至今日,台灣加權指數依然在8000點左右徘徊,再也沒有回到之前的高點。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時間:1997年7月-1998年底
暴跌幅度:93.4%
爛尾的泰國曼谷聖景獨特摩天大樓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引發東亞及東南亞股市持續暴跌。1997年10月下旬,危機中心轉移到剛剛回歸的中國香港,恒生指數從當年8月的16000多點,到1998年8月跌到6500多點,跌幅達60%,之後才開始觸底回升。同期日經225指數從20000多點跌到14000多點,韓國綜合指數也被腰斬。
亞洲金融危機雖然中心在東亞,但是萬裏之外的俄羅斯卻是受傷最爲嚴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社會陷入困境,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原油和有色金屬價格暴跌,原本就脆弱的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GDP從1997年的4351億美元,直線下滑到1998年的2912億美元,跌幅達33%;1999年又比1998年下降了28%。盧布資産也被國際炒家大肆做空。
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大幅擴大盧布兌美元彙率的浮動幅度,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又宣布盧布貶值70%,並暫停償還國債。
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10月的一年時間裏,俄羅斯RTS指數從500多點,一直跌到只剩下37點,跌幅達93%,堪稱世界證券史上最慘烈的股災。
另外值得提一下,在這次危機也在短期內波及到太平洋對額美國股市,道瓊斯石住在1997年10月27日暴跌550天,跌幅達到7.18%,並觸發了1988年設置熔斷機制以來的首次熔斷。
九、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
時間:2000年3月-2002年10月
暴跌幅度:77%
從1971年創立開始,納斯達克成爲了許多偉大企業的搖籃,孕育出了像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等超級牛股。上世紀90年代後期,媒體和投資機構都大力推崇互聯網爲代表的“新經濟”,而唾棄以傳統制造業等爲主的“舊經濟”。
從1995到1999年期間,道瓊斯指數上漲了3倍,而作爲新經濟代表的納斯達克綜指更是翻了5倍多,資本市場出現巨大泡沫。以股票估值衡量,1999年底道瓊斯指數的市盈率爲25倍,市淨率爲5倍,而納斯達克綜指更是分別高達152倍和7倍之多。
2000年初,互聯網公司的股價終于到了頂點。美國司法部出台了對于微軟的反壟斷指控,接著一季度財報,各家互聯網公司盈利大幅縮水。互聯網泡沫開始破裂,納斯達克指數從5132.52的高點一路跌到2002年10月的1108點,縮水達77%,科技和互聯網泡沫的破滅成爲美國證券史上最嚴重的股災之一。
十、2008全球金融海嘯
時間:2007年11月-2009年2月
暴跌幅度:美股54%、A股73%
破産的雷曼兄弟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是離當前我們最近的一次超級股災。
千禧年之後的科技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爲了刺激經濟,美聯儲在2000年至2003年期間大幅降息,導致房地産和股市持續多年的繁榮,MBS和CDO等金融衍生品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截止2006年,美國住房均價相比1988年已上漲12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2002年10月的7422點開始觸底反彈,2007年10月一度突破14000點,上漲近一倍。
2006年開始,大量購房貸款人的主動違約開始顯現,美國樓市泡沫被刺破,大量持有次級債衍生産品的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危機又蔓延至整個金融體系,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爆發。
2008年1月21日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倫敦富時100指數創下單日最大跌幅,歐洲股市亦創下2001年911事件後最大跌幅,亞洲股市更最多下跌15%。A股上證綜指下跌5.14%。
2008年1月22日,亞洲股市繼續重挫。此次危機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從最高點14198點滑落54%,而中國A股則更慘,從2007年11月最高的6124點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點,跌幅達到72.8%。
這次危機導致大批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破産,包括全球知名投行雷曼兄弟,而高盛、摩根大通、通用電氣等企業在美國政府的救助之下才幸免遇難。
十一、2020年全球股市熔斷潮
時間:2020年3月——?
暴跌幅度:??
意大利街頭的防疫帳篷
從2020年1月開始,中國武漢開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並逐步蔓延至去全國。但經過采取強力措施,自2月份下旬,中國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然而就在中國疫情消退之時,新冠病毒卻在日本、美國、歐洲開始蔓延,由于應對措施不及時,感染數和死亡數都大幅攀升。
從2020年2月21日開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外圍股市開始出現連續暴跌。3月9日,歐佩克減産協議到期,沙特宣布大幅提高原油日産量,國際油價出現曆史上最慘烈的暴跌,當日一天就跌去30%,跌破30美元,離2016年最低點僅1美元。當天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7%,從而觸發熔斷機制,這也是美股在1988年創立熔斷機制後的第二次觸發熔斷。
2020年的3月12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近乎“跌停”:道瓊斯指數跌9.99%報2352.6點,標普500指數跌9.51%,納指跌9.43%,並再度觸發了熔斷機制。一次股災中兩次觸發熔斷機制,這又創下世界證券史紀錄。
美股的恐慌情緒立刻蔓延到全球,亞太股市率先掀起熔斷潮,泰國、菲律賓、韓國、巴基斯坦、印尼、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國股市均觸發熔斷,巴西股指更是大跌15%,一日兩次熔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3日已有11個國家的股市因大跌觸發熔斷。
從2月21日到3月12日,道瓊斯指數暴跌27.44%,納斯達克跌26.14%,日經225指數跌20.95%,德國跌32.95%,法國跌33.29%,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9.57%。
雖然這個跌幅跟離上那些股災相比並不大,但之所以能載入史冊是因爲這次觸發的熔斷次數創下曆史之最。同時這也是最令人意外的一次的股災,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新冠病毒會導致全球資本市場海嘯,而國際油價的暴跌更是給這次股災加了一把柴。
但這兩個事件真的會讓全球股市産生如此大的動靜嗎?這次股災會否就此止住?這還是一個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