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過去兩年上市狂潮後,今年以來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熱度已經大幅下降。
根據SPAC Insider的數據,截至2022年5月4日,在美國SPAC上市數量爲62家,募資總額108億美元,平均上市規模也創下2015年以來最低。全球De-SPAC(被收購企業裝入殼公司成爲普通上市公司的過程)交易在今年一季度也同比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SPAC上市機制自2022年落地實施以來,香港首家SPAC公司(即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已于3月18日在港交所上市,集資10億元。目前香港累計有12家公司申請以SPAC上市,再加上去年四季度新加坡也開始了SPAC模式,亞洲SPAC市場有望迎來蓬勃發展的機會。
新上市公司數量銳減
“全球來看,在2021年去年總共通過SPAC上市的有超過600家企業,去年一季度有133家,而今年一季度只有55家,而2021年一季度是133家;De-SPAC交易在第一季度是34家,去年2021年第一季度是70家。”富而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Arun Balasubramanian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Arun看來,SPAC降溫受到宏觀因素影響,“如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收緊,全球平均利率都在上行,投資者選擇其他投資工具來實現預期的收益回報;俄烏沖突使很多國家的股市出現了大幅回調,以及全球範圍內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導致SPAC市場大幅放緩。”
另外,一些通過SPAC上市的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股價表現不佳。比如,東南亞網約車巨頭Grab通過SPAC上市時估值達到400億美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De-SPAC交易,如今其股價最低曾跌至2.7美元,與De-SPAC結束時的10美元的價格相比,下挫幅度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1年相比,SPAC目前在完成交易後的贖回率大幅上升。
彭博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空頭支票公司目前均在折價交易。數據顯示,空頭支票股東一季度的平均贖回率超過80%,而在2021年3月,該數值爲4%。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高贖回率意味著流入的現金大幅的減少,一些公司甚至不得不通過其他的外部投資人渠道進行再融資,用以支付De-SPAC交易過程中所需的現金。
最後,Arun認爲,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對于SPAC市場也有一些擔憂。
3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了一項針對SPAC的監管草案,旨在強化SPAC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准,遏制SPAC業態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證券欺詐、利益沖突等問題,令SPAC投資者得到與傳統IPO一樣的保護。
亞洲交易所嚴格監管
無論是香港還是新加坡,對于SPAC的監管都要比美國更加嚴格。Arun表示,“對發起者、投資者以及並購標的這三者嚴格的監管標准,是亞洲SPAC市場與美國最大的差別。不過,亞洲交易所對于SPAC的監管是出于非常簡單的理念,即不希望交易所成爲企業通過SPAC實現借殼上市的地方,SPAC上市以及De-SPAC交易不能成爲企業IPO的捷徑。”
Arun強調,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更關注SPAC整個過程的質量,會更加仔細關注SPAC發起人本身的背景,在過去這些年的資質和所做過的交易。他們更希望機構投資者去推動企業上市,這一點在香港更爲嚴格,而在美國很多個人投資者都可以發起SPAC上市。港交所還要求必須是專業投資者才能投資SPAC,散戶和個人投資者不允許。在新加坡即使個人投資者或者散戶投資者被允許投資SPAC,但是主體的股東結構仍然必須要是機構投資者。
除此之外,在香港和新加坡,並購標的本身要達到上市的標准。“並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想要填到空殼公司裏就可以上市,他們必須要有良好的業績和商業計劃。換言之,這家公司如果想要單獨實現自己上市也應該是可以的。”Arun說。
Arun認爲,“2022年這一整年是值得觀察和比較有意思的一年,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SPAC在香港、新加坡實現De-SPAC的過程。一旦有了更多的案例出現,整個亞洲的SPAC市場可能也會變得更加活躍以及可持續。這對于SPAC的發起人和投資者來說,會帶來很多積極效應。”
港交所的吸引力
盡管港交所有嚴格的監管,但是Arun表示,SPAC對于某些行業來說仍然是上市的不錯選擇,比如像新興科技,生物科技,還有一些顛覆式的科技這些領域。“前提是你要找到整個投資背景、結構和公司更相符的SPAC發起人,他能夠看懂公司的商業模式”。
Arun認爲,SPAC上市比傳統的IPO有更強的確定性。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如果簽了SPAC交易協議後也有更高的確定性。
既然在香港通過De-SPAC上市的企業本身也達到直接IPO的要求,爲什麽他們還要選擇這種模式呢?
Arun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香港SPAC上市背後的發起者機構都是非常強大的,比如Aquila是由招銀國際CMBI推動的,農行也是他們背後的共同推動人之一。還有很多其他全球非常知名的私募、PIPE(投資已上市公司股份的私募股權投資)投資人都在參與De-SPAC的過程。“這相當于是背後大的發起人和長線多頭機構看了目標公司的商業模式,給了估值”。
據悉,香港SPAC發起人中不乏王石、李甯、衛哲等商界名人,以及陳德霖、胡祖六等金融圈大佬。
“另外,De-SPAC模式比較好的一點是一旦簽了協議,上市的估值就已經確定下來了。傳統IPO估值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發生變化,這一點是De-SPAC獨有的優勢,也是爲什麽很多企業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仍然選擇De-SPAC上市的原因。”Arun表示。
記者 李曦子
編輯 王哲希
責任編輯 孫霄
封面攝影 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