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唐,定窯就燒制出了胎質白皙、釉色瑩亮、薄如脫胎的上等素白瓷。
並且出現了刻有“官”字款的貢瓷。
五代時期,有別于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
北宋以後,恢複使用“官”字款,作爲貢瓷的標識。
在“黑石號”出水物中,首次發現了綠釉“盈”字款碗與白釉綠彩“進奉”銘盤,是深入研究唐代官用陶瓷器的重要資料。
綠釉“盈”字銘碗,唐,黑石號沉船出水,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五代 定窯白釉“官”字劃花蓮瓣紋蓋罐 上海博物館藏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五代
高6.4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3.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斂口,器身圓鼓,圈足,外底刻行書“官”字款,胎體輕薄,細膩堅致,通體內外施白釉。
“官”字款爲刻劃款,書體有行、楷、草數種,以行書爲多,主要見于晚唐至北宋時的白瓷上。
此類器越窯、耀州窯、邢窯和定窯遺址均有出土。
瓷器上的“官”應是“官樣”之意,即是一種押記,表明是官府訂燒之意。
北宋鹹平元年(998)越窯刻花卷草蓮瓣紋香熏,1987年11月浙江黃岩頭陀靈石寺塔第四層北天宮鐵函內出土。台州市黃岩區博物館藏
五代越窯瓷質刻“官”字款匣缽
△五代耀州窯“官”字銘文瓷片,耀州窯博物館藏,銅川市黃堡鎮耀州窯遺址出土
唐代白瓷“新官”款釦銀雲龍連托把杯,1980年臨安水丘氏墓出土,臨安市文物館藏
定窯“官”、“新官”款白瓷雖說刻劃紋飾及式樣很多,但有幾大特點可尋:
1、制作精良,無論胎質、釉色、紋飾都是同時期定窯白瓷的上品。
2、款式雖多但不複雜,同款式大小略有出入,但差異不大。所有款式均典雅端莊,頗有官府穩重大方之氣。
3,皇陵、塔基及一般貧民墓葬均有出土,甚至遠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遺址中也有出現,說明並不爲皇家所壟斷、官府之專用,禦撿後甚至能參與市場商品的流通。
4,數量巨大。
5,“官”、“新官”款産品部分質量粗劣,說明是不良窯主,爲迎合市場而爲之。此類産品類似今日景德鎮生産的“人民大會堂專用瓷”在市場上泛濫一樣的道理。
綜上所述:“官”、“新官”款瓷器表明是官府定燒之器,非傳統意義的官窯,只是“來樣加工”具有精確的圖樣。
“新官”則表示是新款官樣瓷,是繼“官”字後的又一批圖樣,也是當時行文的一種方式。刻在瓷器上的“官”、“新官”款無非是此類産品的“押記”,爲區分、界定之用。
“官”字款剔花仰覆蓮紋白釉葫蘆瓶 遼代聖宗貴妃墓
奉華堂是南宋高宗時德壽宮的配殿,如汝窯出戟樽、汝窯瓜棱注碗及汝窯紙槌瓶,這三件器物的底部均刻有“奉華”二字。
刻“甲”、“乙”、“丙”、“丁”等字樣,以劃分器物的等級。
北京故宮博物院裏藏有一只汝窯盤,盤底就刻有“壽成殿皇後閣”
蘇富比2008香港春拍,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畫專場,僅兩件拍品: 一件花瓶+一幅古畫。這是香港蘇富比2008春拍精心之作,其中的被美譽爲南宋禦園“香水瓶”的官窯粉青釉紙槌瓶,成交價加傭金約6700萬港幣。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高麗青瓷“尚藥局”銘瓷盒
高麗青瓷“尚藥局銘”
浙江博物館藏定窯“尚藥局”銘瓷盒
浙博藏定窯“尚藥局”銘
元白地墨書“仁和館”四系瓶
金 磁州窯彩繪童子仁和館四系瓶 大英博物館藏
黑釉“內府”銘罐
明時代
愛知縣陶磁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