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財政預算案措施支持度如何?
➥ 根據新加坡民情聯系組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新加坡人對政府在新財政預算公布的多項措施,表示支持。
這些措施包括確保本地企業和員工與時並進,尤其是協助行業轉型、加強援助本地企業、以及推出立國一代配套、擴大社保援助計劃等,均得到超過六成國人的支持。
民情聯系組通過“意見站”、對話會、網上反饋、 手機應用聊天群組等14個平台, 搜集了超過4500名新加坡人對預算案的反饋後,得出這個結論。
民情聯系組發現,在意見站和電腦輔助電話訪問中,認同政府推行産業轉型和提高工人技能的努力將改善新經濟下就業機會的新加坡人,分別占84%和71%。
立國一代配套、社保援助計劃擴大範圍等措施也同樣得到超過80%的支持率,新加坡人也表示,希望接下來能夠長期維持醫療費用是可以負擔的。
不過,受訪的新加坡人對政府逐步減少服務業外籍員工人數的舉措則反應不一。在意見站和電腦輔助電話訪問中表示支持的新加坡人,分別只有66%和58%。
支持者認爲,長遠來說,必須減少外籍員工人數,以便勞動力可持續發展,同時爲新加坡創造更多潛在就業機會。
代表職工運動的新加坡議員在國會參與財政預算案辯論時,異口同聲地表示新財政年政府財政預算案是一份“親工友”的預算案。他們尤其贊賞預算案注重員工技能提升與企業轉型。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調查,對預算案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的讀者以60歲或以上、年收入爲2萬元以下的年長者居多。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如立國一代配套等多項針對年長者的措施,年長者普遍對預算案感到滿意。
爲何新加坡財政預算案支持度如此之高?
審慎理財,兼顧現在與未來!
新加坡建國以來都在“未雨綢缪”“居安思危”和“高瞻遠矚”的大原則下部署經濟和社會建設,政府謹慎理財的治國風格,也一直貫徹到預算案的規劃上。
新加坡政府審慎理財、照顧後世子孫的做法可謂是“投資未來”的一大體現。觀乎往績,新加坡政府往往能夠提前規劃,未雨綢缪。
面對科技革命及人口老化帶來的新挑戰,本次的財政預算對科技亦著墨不少。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總結新財政年度預算案時講到:
“我們不只要照顧好這一代人,也要照顧我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這是我們必須堅守的核心價值觀。”
1
新加坡求共富
2006年,新加坡率先以“經濟增長紅利”的名義向成年國民直接派錢,其最新的財政預算更是迎來近十年來第三次“全民派錢”,並爲不同階層的市民“量身定做”,確保政府開支用得其所。
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宣布向國民分享11億新加坡元,所有滿21歲國民可按個人收入獲得100至300坡元不等的“紅包”,預計約有270萬人受惠。盡管此次新加坡派錢的金額約爲“關愛共享計劃”的一半,但其背後所突顯的公共財政理念,卻截然不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銮認爲,新加坡的派錢政策注重全民分享經濟增長成果,表現在政府主動將派錢與扶持低收入階層挂鈎。
“全民共富是新加坡政府施政最大的考量之一,當中便包括貧困人口的後代會否遭遇階層固化等問題。”
吳木銮副教授坦言,雖然國家的經濟增長不可能爲所有人帶來益處,但新加坡政府注重經濟發展造成的差異,尤其是容易受到經濟變化影響的那部分人,強調政府的公共財政理念“是讓老百姓覺得他們跟新加坡一起成長”。
2
新加坡重安居
除派錢之外,新加坡還運用公共財政協助市民置業,同樣是財富再分配的體現。
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提高了買房稅項,同時爲協助年輕人置業,特別推出2,000個“先興建、後銷售”的組屋單位,主要是協助單身、離婚、現正租住組屋的租戶,以及缺乏收入證明的年輕夫婦可以提早置業。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亦增加“近居購屋津貼”(Proximity Housing Grant)的金額,最高津貼高達3萬新加坡元。近居購屋津貼早于2015年推出,主要是鼓勵年輕人靠近父母居住,有逾一萬個家庭受惠。
“新加坡有八成人都住在公共房屋,社會可以不平等到哪裏去?”
吳木銮副教授指新加坡的“組屋政策”令八成國民處于“同一起跑線”,因此,新加坡在推動社會階級向上流動方面,是發達經濟體中做得比較好的。
“當政府面對社會經濟增長帶來的貧富差距時,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其他的人也受惠于經濟增長。”吳木銮副教授這樣解釋“共富”。
新加坡政府的新財年預算案,反映了政府在幾個方面設法尋求平衡的思考:
✓ 在緩解當下這一代人民的生活需要,以及爲下一代增加國庫積蓄間的平衡;
✓ 在加強和拓展經濟建設爲國家開源,以及緩解弱勢與低收入群體和年長一代的需要間的平衡。
不管是不是大選年,預算案的這些思考估計要延續好幾年,特別是考慮到國際局勢如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中美在戰略上不斷角力等所造成的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
▲ 第33屆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暨系列峰會11月11日至15日在新加坡舉行,中美俄等國領袖會將齊集此地,討論包括貿易及地緣政治等議題。
新加坡在加速經濟轉型之余,也須要有一定的社會後盾來緩解民生需要,這兩種需要對國家財政與資源分配會形成拉力,需要政治智慧與同理心來妥當布局。過左或過右的預算案都不利于國家和社會的持續發展。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