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就是近日美國總統喬·拜登無視烏克蘭局勢的緊迫性,加快拉攏東南亞國家,以實施其“反華大業”行爲的絕佳體現。在3月26日完成在波蘭首都華沙皇家城堡的演說現場,公開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稱謂從“冷酷凶手”、“戰爭罪犯”升級至“凶殘的獨裁者”,並呼籲“俄羅斯政府換屆”後,剛剛返回華盛頓首府的拜登又于3月29日在白宮熱情接待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此同時,數千名美國和菲律賓軍隊也于28日在菲律賓北部與台灣的海域邊界附近集結,開始了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演習,其中包括了實彈演習、飛機突擊、城市作戰和海灘登陸多項科目。
顯然,上述高層會談與聯合軍演並非單獨事件,而是美國重返亞太、重建反華包圍圈的意圖體現。對此,媒體分析指出,盡管美國忙著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危機,但面對中國,亞太地區仍然對美國具有戰略意義,華盛頓已將印太事務視作優先事項。尤其是在俄羅斯已經在烏俄沖突中陷入戰爭泥淖、無法自拔的當下,拜登政府更是看到了將中俄“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可能,再度強調了印太地區穩定和南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並專注于遏制中國在這些區域的影響力。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隨著中國外交部宣布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外長近期將訪問中國,海南海事局發布中國海軍將在南海實施大規模軍演、禁止駛入的消息,中方的合理“防守反擊”,讓拜登政府在南海地區煽風點火的狼之野心與邪惡幻想連連受挫!
1、拜登意圖借東盟的“東風”反華,但新加坡等國並未“接茬”。
在拉幫結派、借刀殺人方面,霸權主義者有著極爲優異的“天賦”。在充分借助北約、歐盟對俄國實施軍事對抗與經濟制裁後,拜登此次又將貪婪的目光聚焦在了東盟身上,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訪美、美菲的聯合軍演,絕不是什麽偶然事件,更像是依照“印太戰略劇本”向中國上演的一出戲,目的就是在西太平洋掀起新一輪腥風血雨。在3月29日美國與新加坡雙方高層的會面中,美國總統拜登剛一上台就率先發聲,稱:“世界基于規則的秩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即使在我們處理歐洲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也強烈支持迅速采取行動,實施印太戰略。”
作爲拜登入主白宮以來首位造訪白宮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敦促美國與東盟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他說:“新加坡深切贊賞美國對東南亞的承諾,並一貫支持美國在該地區的強大存在。與東盟深化合作有助于提高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加深與許多朋友的關系,並強化其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會談中,雙方除共同譴責了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的“特殊軍事行動”外,也強調了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和南海議題的重要性,並一同敦促朝鮮停止發射彈道導彈、就其武器計劃重新進行談判,一致批評了緬甸軍政府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談二人並未直接提及反華議題,李顯龍甚至還表達了希望拜登能夠“深化與中國的關系,但也包括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政治意向。然而,這並不是美國希望聽到的。因爲依照拜登的原定計劃,他需要于今年春季在華盛頓主辦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東盟)領導人的特別峰會前,爲聯合東南亞各國“反華”進行造勢。同樣的“作案手法”,我們早已在3月24日拜登同時出席北約、七國集團(G7)和歐盟峰會時,將其轉變爲“三合一抗俄峰會”的言行中有所領教。由于“某種特殊原因”,原定本周舉行的東盟峰會延後舉辦,這給了拜登更多的時間來優化其慷慨激昂的演講稿。
結伴不結盟、合作不站隊,這就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此次拜李會面中的核心宗旨。事實上,這不僅體現了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在中美亞太博弈中的真實想法,也十分符合東盟、亞太經合等國際組織立足于亞太地區經濟繁榮、和平穩定的基本立場。對于李顯龍在與拜登的會談中較爲“中立”的發言,法新社分析指出:“此次拜李會面反映了新加坡希望在貿易上同時與北京和華盛頓保持良好關系的立場,而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其他東盟組織成員國,極有可能抱有著同樣的觀點。爲了防止在東盟峰會上被迫‘站隊’,多個東南亞領導人都表示無法在白宮宣布的日期前往華盛頓,這也成爲了峰會無限期推遲的主要原因。”
早在2021年10月的東盟-美國視頻首腦峰會上,拜登就曾將東盟特別峰會視爲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部分,宣布了1.02億美元的新舉措,以擴大美國與東盟在一系列議題上的接觸,包括新冠疫情複蘇和衛生安全、應對氣候危機、刺激經濟增長、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並深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等,大有挖中國牆角的意圖。爲了准備2022年度的這場野心勃勃的峰會,美國白宮早在2月28日就曾宣布,拜登總統將于3月28日至29日在華盛頓主辦美國與東盟國家的特別峰會。
剛于3月22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峰會將是曆史性的,它展示了美國對東盟的持久承諾,也體現了東盟在爲該地區最緊迫的挑戰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發揮的核心作用,並紀念了美國與東盟建立關系45周年。”如今美國卻以日程變化爲由,無限期推遲了峰會開辦時間,也引起了法廣在內西方媒體的“強烈吐槽”。相比之下,中方于28日同一天宣布東南亞各國首腦將訪問中國的消息,則讓這些媒體忽然意識到了美國推遲峰會的真正原因,美國當局更是有一種被“公開處刑”的感覺。
2、美菲兩國在中方“家門口”軍演,中國海軍作出“對等回應”。
以理服人、先禮後兵,一向是禮儀之邦的中國,處理外交關系的基本准則。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于3月28日宣布,應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菲律賓外長洛欽、緬甸外長溫納貌倫將于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別對中國進行訪問、巴拿馬外長莫伊內斯將于4月4日對中國進行訪問的消息,通過外交手段成功阻止霸權主義在東南亞“大辦酒席、收編小弟”的邪惡計劃後,中國海軍也在2022年3月27日至4月1日期間在南海實施了緊鑼密鼓的海上軍事演練,作爲美菲兩國在中方“家門口”附近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回應,整套動作可謂“能文能武、毫不示弱”。
依照媒體給出的最新消息,這場由美菲兩軍主導的聯合軍演名爲“巴利卡坦”(Balikatan,菲律賓他加祿語,意思是“肩並肩”),將從3月28日開始並一直持續到4月8日,共有近9000名來自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陸軍的將士參加,其中包括5100名美軍將士,演習的目的在于加強長期條約盟友的“作戰能力和應對現實世界挑戰的准備工作”。但其之所以將軍事演習的地點選在台灣附近,很大程度上就是爲“應對台海戰爭的挑戰做准備”。作爲美菲兩國的年度演習,巴利卡坦演習最早始于1991年,以1951年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爲基礎,該條約規定美國和菲律賓在受到攻擊時互相提供援助,結盟的目標是爲任何安全突發事件做好強大和充分的准備。
對于此次陣容強大的軍演,菲律賓軍方發言人拉蒙·紮加拉上校表示:“這些條約與軍演是爲了共同防禦,絕不是爲了進攻。該條約聯盟正式宣布了我們的團結意志和相互防禦外部軍事襲擊的決心。如此一來,任何潛在的侵略者都不會以爲,聯盟中的任何一方是孤立無援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指揮官傑伊·巴格倫少將則強調:“美國軍隊和菲律賓武裝部隊將一起訓練,以擴大和推進共享的戰術、技術和程序,加強我們的反應能力和對現實世界挑戰的准備,我們的聯盟一直是印太地區力量和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
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雖然美菲兩國並沒有直接將演習的矛頭對准中國,也宣稱演習不會把任何特定國家作爲目標。但這在我們看來,這更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式”的欲蓋彌彰。作爲對美菲此舉的對等回應,海南海事局官網先是于3月26日發布了自2022年3月27日2000時至3月30日0800時在17-52.00N 109-15.00E、17-52.00N109-25.00E、17-46.00N 109-25.00E和17-46.00N 109-15.00E諸點連線水域範圍內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的航行警告,緊接著又在3月28日發布了自2022年3月30日0700時至4月1日1900時,在19-23.10N 110-52.40E、19-23.10N 110-56.52E、19-19.67N 110-52.40E和19-19.67N 110-56.52E諸點連線水域範圍內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的第二則航行警告,充分體現了中國海軍守護我國南海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
對于菲律賓在南海面臨的這一狀況,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的省長曼紐爾·曼巴(其實早有預判,並反對任何真槍實彈的聯合軍演,而他給出的理由也是十分合情合理,那就是擔心這可能會與中國發生沖突。在此前美聯社的采訪中,他曾公開指出:“軍方詢問我的意見,我表示不能允許任何實彈演習。其他任何演習都可以,但是實彈演習不行。我們必須與中國接觸,但不是通過戰爭。我知道台灣是一個火藥桶。中國、美國和台灣當局都表示有興趣在卡加延省投資,那裏的農業和相關産業有待發展。”對此,菲律賓軍方官員則表示:“大部分軍事演習的計劃在一年前就已經做好了,並沒有考慮到台灣海峽反複出現的緊張局勢。海灘登陸演習是在克拉維裏亞進行,不會使用任何實彈,實彈演習是在卡加延以南更遠的塔拉克省的空軍訓練場–烏鴉谷舉行。”
而西方媒體則認爲,此次菲律賓在南海與美國實施大規模軍演,極大程度反映了即將離任的總統羅德裏戈·杜特爾特在中美兩國間立場的轉變。早在2021年,他還曾威脅要限制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活動,發展菲律賓與中國和俄羅斯更緊密的關系,同時經常批評美國的安全政策。這種政治上的“反複橫跳”,也反映出了很多問題。類似的反複無常,在不久的未來還會經常上演。
拜登接連拉攏東南亞國家反華,中方用外交、軍事手段一一化解。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中方對拜登政府作出的“見招拆招”可謂行雲流水,讓我們看了頓感心情舒暢。但隨著拜登于3月28日公布2023財政年度預算,大幅提高其整體國防預算到超過8000億美元後,中美、美俄間未來的政治、經濟、軍事層面的全面博弈,也將呈現白熱化、持久化趨勢,因爲在這筆大幅增長的國防預算中,包含了專門用來對抗中國與俄羅斯,並且協助烏克蘭的款項,另外還有針對朝鮮、伊朗等國,以確保美國全球戰略平衡的“專項費用”。
對于美國在國內通脹嚴重、疫情泛濫的“困難時期”,依然毫無節制“窮兵黩武”的行爲,拜登作出的解釋是:“這是一份追求價值觀與安全的預算案,除了要增加美國工作機會,也要促進經濟跟就業上的公平性,而對美國國內跟國外都要‘追求安全’。世界已經改變了,我們除了要應對恐怖組織,還再次面臨來自其他國家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與俄羅斯。有些人不喜歡增加國防預算,但世界已經不同了。當美國更加安全,才會更繁榮、更成功、更公正。”
與此同時,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也針對2023財政年度預算發出聲明說:“本預算給予我們所需之資源來達成預定目標。國防部的預算反映了我們的國家安全戰略,以及專注于中國步步進逼挑戰的戰略。這將幫助我們准備面對未來挑戰,包括氣候變化。這也保持了我們面對當今威脅的准備與威嚇姿態:俄羅斯侵略性的嚴重威脅,朝鮮、伊朗與暴力極端組織不斷出現之威脅。”但事實早已證明,美國在東南亞乃至世界範圍的失道寡助、不得人心,並不是簡單通過增加國防預算就能有所改變的,此次“宴請東盟賓客”,卻遇到“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情形,就是對這一道理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