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加坡交易所(SGX Group)公布2022財年(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業績,新交所調整後淨利潤爲4.56億新元,較上年增長2%;總營收較上年增長4%至10.99億新元,爲新交所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
新交所與中國市場的聯系愈加緊密,目前其非新加坡上市公司中來自大中華區的企業已占到32%左右的市值,2022財年新交所將近15%的新上市債券源自大中華地區發行人。除此之外,新交所與中國交易所的合作也更加多元,與上交所開展了證券市場行情數據發布方面的合作,與深交所ETF互聯互通也在快速推進中,預計年內將有産品上市。
營收創上市以來最高紀錄 17只新股上市
從收入組成來看,新交所主要分爲股權業務,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FICC)業務,數據、連接和指數業務。其中,占總收入比重最大的股權業務收入與上一財年基本持平,FICC業務和數據、連接和指數業務收入均較上一財年出現增長。
在股權業務方面,2022財年新交所股權業務 (包括證券及股權衍生品)收入爲6.99億新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占總收入的64%。其中,證券業務收入爲3.88億新元,較上年下降6%,占總收入的35%;證券業務中占比最大的證券交易及清算收入2.10億新元,較上年下降9%。股權衍生品收入則較上年增長了8%,至3.10億新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衍生品交易和清算收入較上年增長22%至2.82億新元。
證券交易及清算收入的下降與證券交易量的下降有關,新交所2022財年日均成交額(DAV)和總成交額分別下降至12.7億新元和3208億新元,較上年下降了6%。而衍生品交易和清算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新交所富時中國A50指數和新交所Nifty 50指數期貨的平均費用和成交量增加。
在FICC業務方面,2022財年新交所FICC收入爲2.53億新元,較上年增長19%,占總收入的23%。其中,貨幣和大宗商品業務收入增長22%至2.41億新元;固定收益業務收入下降18%至1220萬新元。
此外,2022財年新交所的數據、連接和指數收入1.47億新元,較上年增長3%,占總營收的13%。
新加坡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及中國區主席陳慶表示,在多資産平台戰略和全線業務的推動下,新交所實現了營收新紀錄。即便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且不穩定因素增多,新交所開放、中立的多元資産平台依然有助投資人有效控制投資組合風險,新交所依舊是全球市場參與者進行投資和風險管理的首選場所。
2022財年,新交所共有17只新股上市,融資額19億新元,上市數量和融資規模均較上年有明顯提升,2021財年共11只新股上市,融資額10億新元。在債權融資方面,2022財年新交所債權融資額共計4300億新元,較上年增長超10%。
新交所推出了適用于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融資方案。在IPO方面,新交所去年開始推行SPAC框架,目前已經迎來三家SPAC公司上市;其還推出了適用于已在美國上市企業的簡化二次上市流程,新交所的審核流程縮短至4-6周,對于企業額外的持續上市義務極少。今年5月,蔚來在新交所二次上市。
新交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采含表示,新交所正在積極接觸有二次上市需求的中概股,如果企業的戰略布局較爲重視國際市場,尤其是對東南亞市場有一定規劃的話,更適合來新交所上市,新交所也將爲企業提供不同的方案,滿足其資本需求。
與中國市場開展多元合作 中新ETF互聯互通即將落地
新交所與中國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目前,新交所共計有66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6580億美元,總市值中的63%爲新加坡本土企業,37%爲非新加坡企業;在非新加坡企業中,32%來自大中華區,與來自東南亞的企業比重相當。
2022財年,新交所將近15%的新上市債券源自大中華地區發行人。隨著中國市場對于ESG和可持續理念的重視,中國ESG債券也成爲新交所ESG債券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新交所上市的國際ESG債券近350只,總融資1950億新元,其中近20%的ESG債券發行人來自大中華地區。
截至2022年6月底,新交所ETF總資産達到120.81億新元,其中,與中國有關的ETF規模在近兩年獲得快速增長。2020年9月,工銀南方東英富時中國國債指數ETF在新交所上市,已成爲全球最大的以中國國債爲標的的ETF。
新交所上海辦公室總經理陳世亮介紹,新交所與中國有關的ETF包括固收和權益兩類,固收類包括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相關的兩只ETF,開始的規模約爲7億新元,僅一年多時間後,目前規模已增至約16億新元;權益類方面近兩年新交所上市了與H股以及新能源板塊相關的ETF,還有此前已有的權益類股票ETF,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除此之外,新交所與淡馬錫控股的合資企業Marketnode與中國企業中誠信綠金合作推出中國境內綠色債券數據平台“Greennode China RMB”,爲境外投資者提供中國ESG債券相關數據,截至今年8月中旬該平台已覆蓋266只債券和162家發行人。
新交所與中國交易所的合作也更加多元。2021年11月,新交所與上交所在證券市場行情數據發布方面達成合作,新交所將在中國內地發布實時證券市場數據。今年6月,新交所宣布,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融聚彙成爲首批在中國內地使用實時新交所證券數據的經紀商和供應商。
除此之外,按照今年1月第六屆中新證券期貨監管圓桌會上雙方監管部門達成的共識,新交所與深交所已經完成了ETF互聯互通框架合作協議的簽訂。
陳世亮表示,目前,新交所與深交所ETF互聯互通工作進展較爲順利,預計今年年內就會有ETF産品在新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中新兩地的公募基金等機構也已就ETF互聯互通業務展開接洽,第一批互聯互通ETF産品基本已經成型,第二批産品也已經在准備中。
陳慶表示,新交所集團的中國業務理念是通過新交所的多元化資産平台,發展及加深與中國合作夥伴的關系,支持中國企業與投資者一站式融資、投資、風控及參與亞洲及國際資本市場。未來,新交所中國業務的重心包括建立互聯互通,爲跨市場資本流動提供支持,以及支持中國企業投資及融資的需求。新交所將發揮新加坡在東南亞資本市場中的地位和市場深度,建立跨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時,新交所的多元化資産平台吸引了國際和國內參與者在投資與貿易中尋找獲利機會、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新交所將在産品的創新和定制化設計上盡力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幫助金融機構在新加坡設立機構和展業,既可加強新加坡本地市場的流動性,也可與中國市場一起把“蛋糕”做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宋钰婷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