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單列市即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的簡稱,我國共計三次設立了不同數量的計劃單列市,不同批次的計劃單列市權限也有所不同。
第一批:1993年以前共設立16個計劃單列市,包括: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甯波、廈門、濟南、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和西安。這16座城市由國家直接下達計劃,其中部分城市不僅享有省級的計劃決策權還享有經濟管理權。
第二批:1993年撤銷省會城市的計劃單列,16個計劃單列市只剩下6個:大連、甯波、廈門、青島、深圳和重慶。但也是在1993年,由編制委員會宣布這16座城市(10個省會+6個計劃單列市)爲副省級城市。
第三批:1997年重慶市設立直轄市,不再是計劃單列市。自此我國計劃單列市變爲5個並保持至今,分別爲:大連、甯波、廈門、青島和深圳(不排除未來還會變化的可能)。
如今的計劃單列市雖然擁有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但仍然以不同比例和形式向所在省區繳納一定財政收入,即“單列不脫鈎”。(深圳市自1990年起各項財政收支才從廣東省剝離,其他計劃單列市與所在省區依舊“不脫鈎”)
雖然五座計劃單列市的統計局已經對外公布了2019年的地方生産總值初值,但因爲武漢、長沙、鄭州和唐山四座城市還未對外公布2019年GDP,因此在五座計劃單列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我們只能盡量靠近的給出一個預估排名(排名差額小于等于1)。
因爲對比數據的時間跨度爲十年,因此我們除GDP外,也計入更能反映城市財力的一般預算收入進行對比(因爲各地財政總收入統計口徑不一,因此以一般預算收入爲對比);同時五座城市均屬于沿海城市,因此在對比數據中也計入了進出口總額數據。
最終2009與2019年五座計劃單列市的GDP、一般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數據排名如下:
深圳穩步增長
雖然同爲計劃單列市,但無論是2009年還是2019年,深圳市在各項數據表現上均明顯領先于其他四座計劃單列市。因此在對比深圳十年數據變化方面,我們還是以同省的老大哥廣州作爲對比更爲直觀。
2009年廣州市GDP已經突破9000億元,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9112.76億元,排名全國第三位;深圳市緊隨其後以8201.23億元位列全國第四位,排名所有計劃單列市第一位,但依然與老大哥有近千億的差距。
而在一般預算收入方面深圳市2009年與廣州的差額更加明顯,據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廣州市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656億元,深圳市彼時只有880.82億元。
但在對外貿易方面全國除上海外,2009年其他城市均未能夠對于深圳構成威脅。2009年深圳市完成進出口總額2701.55億美元,廣州僅爲767.37億美元(上海市2009年完成進出口總額5154.89億美元)。
經過十年發展,2019年深圳市GDP達到26927.09億元,已經穩居全國第三,將與廣州的GDP差距拉開了近330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方面2018年深圳市也達到了3538.41億元,實現了對廣州市的反超;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2018年實現29983.74億元,無限逼近上海市的34009.93億元,其中深圳市2018年出口總額完成16274.69億元,連續26年位居內地城市首位(上海市2018年出口總額13666.85億元)。
深圳的發展速度,不僅僅是計劃單列市的發展速度,更加是我國改革開發的城市發展縮影,它不僅具有代表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入發展,未來的深圳將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
甯波爆發,青島、大連發展失速
僅以GDP來考量,2009年青島、大連和甯波三座計劃單列市同處于4000億級別,其中青島以4890.33億元位列全國城市第10位,計劃單列市中的第2位;大連和甯波則分列全國第14和17位,計劃單列市第3、4位,三座城市之間的差額並不大,200億-600億之間。
但從2009年的城市一般預算收入和進出口總額兩項數據來看,就會發現甯波在三座城市中更具實力。
2009年甯波市一般預算收入達到了966.20億元,甚至高于彼時的深圳,位列計劃單列市第一名;進出口總額方面也達到了608.10億美元,高于青島、大連和廈門。
這兩項潛在數據也在十年後的GDP中得以體現,2019年甯波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1985.12億元,這一數據在全國城市排名中預計達到13名左右,在計劃單列市中位列第2位,實現了對青島的反超(2019年青島市GDP11741.31億元,名義增速 -2.17%),同時在進出口總額方面,甯波市2018年完成了16016.50億元,達到了青島市的三倍之多。
與青島一起失速的計劃單列市還有大連,2009年大連市GDP達到4417.70億元,位列全國城市第14位,計劃單列市第3位,領先甯波市200多億元。
然而十年發展,大連市2019年僅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001.70億元,與青島市相同,GDP名義增速實現了負增長,全國城市排名已經跌至28名左右。
再來看一般預算收入,2018年大連市一般預算收入僅爲704億元,是所有計劃單列市中唯一沒有突破千億元的城市,九年時間一般預算收入僅增長了300多億元;進出口總額也位列所有計劃單列市最末位,大連過去十年的發展真是令人唏噓。
廈門進步明顯
十年前的廈門在經濟總量上與其他四座計劃單列市有著明顯差距,但這並不影響廈門市的穩步發展。
2009年廈門市共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623.21億元,全國城市中也僅排在第60位;不過一般預算方面並不低,達到了451.41億元,甚至高于青島和大連兩座計劃單列市;進出口總額實現433.14億美元,高于大連,與青島基本持平。
經過十年發展,廈門市2019年GDP達到了5995.04億元,全國排名上升至34名左右,進步顯著;而在一般預算收入方面,廈門市不僅依舊領先于青島和大連市,同時也縮小了與甯波是的差距;進出口總額2018年完成了6005.31億元,實現了對青島的反超。
縱觀五座計劃單列市近十年來的發展,其中深圳、甯波和廈門不僅實現了全國GDP排名的反超和大幅提升,同時對于省區以及更大區域經濟的影響力更爲重要,也正是因爲這三座城市的突出表現,將2009年五座計劃單列市GDP占全國GDP比重的6.69%提升至2019年的7.06%。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正視青島和大連兩座計劃單列市經濟失速的事實,尤其是大連市GDP自2009年的全國第14位,下降至2019年的全國第28名左右,更加值得關注和警惕。
大連經濟發展失速的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整個東北地區經濟失速的原因,也有自我發展規劃不合理的問題,近年來大連市人口不斷外流,城市老齡化則不斷上升的趨勢更爲顯著,開通地鐵裏程也被蘇州、西安等城市超越,截止到2019年底大連市通車裏程157.9千米,位列全國第14位,日均客流量只達到全國第21位,日均客流強度僅爲全國第34位。然而通車裏程遠不如大連的甯波和廈門,在日均客運量以及日均客流強度方面均高于大連市。
大連市自2009年以後,就再未對外正式公開過常住人口數量,但是2015年大連市戶籍人口都出現了下降(2015年戶籍人口減少7357人),常住人口的變化一方面也體現了城市經濟的晴雨表,根據其他媒體數據透露,僅2017年大連市就有1.3萬常住人口流失。
雖然大連市也推出過“人才引進相關政策”,但是在政策的力度、落戶的條件、補貼的政策以及執行的有效性、長久性方面均與其他城市存在明顯差距、誠意不足。
大連市共擁有普通高等院校30所,在校大學生數量也達到了28萬人,均高于其他計劃單列市,然而大連市在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提供更多更具挑戰性的崗位、招商引資等方面還需要加大努力,哪怕只怕其中一件事做好做紮實堅持下去,也會引起其他方面的正向蝴蝶效應,文章最後還是祝願大連市重回我國經濟強市行列,爲自己的計劃單列市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