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在公開講話中闡述法國核威懾戰略,並呼籲歐洲盟國積極參與到歐洲集體安全機制之中。輿論普遍認爲,英國脫歐後,法國試圖憑借其獨有的核力量在歐洲自主防務中發揮領導作用。
馬克龍2月7日和15日先後在視察巴黎一軍事院校和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發表了關于法國核威懾戰略的講話。他在講話中提出“具有歐洲維度的法國核威懾戰略”的新概念。馬克龍重申了法國的核威懾戰略,他說法國目前擁有不到300枚核彈頭,數量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作爲威懾力量是足夠的,可以起到“禦敵于國土邊界之外”的威懾作用。馬克龍透露,在未來5年法國將投入370億歐元,用于核武器裝備的現代化。
爲了推廣法國核威懾戰略,馬克龍提議舉辦一系列“宣教活動”,促進歐洲和北約盟國了解法國核威懾戰略和核力量狀況。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北約各成員國80多位外交官3月12日將訪問位于法國西部布萊斯特軍港的法國核潛艇。他們還要做客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這艘航母即將離開地中海前往大西洋,航母上的“陣風”戰鬥機群攜帶的核導彈屬于法國核威懾力量。馬克龍還提議邀請歐盟成員國外交官觀看法國核武裝的演習。今年年底,法國海軍邀請各國參加在布萊斯特港口舉行的反核潛艇演習。屆時,將模擬一場水下的法國核潛艇和其他國家的水面艦艇和海上巡邏機之間的戰爭演練。
馬克龍自2017年5月出任法國總統後,這是首次全面論述法國在新形勢下的核威懾戰略。25年前,即1995年剛剛當選總統的希拉克曾提出過法國核武器“歐洲化”的設想,即法國向歐盟提供“核保護傘”。但是這個提議沒有得到響應而作罷。馬克龍在新形勢下提出“具有歐洲維度的法國核威懾戰略”的概念,用“歐洲維度”取代“歐洲化”,馬克龍避免使用“分享”法國核武或向歐洲盟友提供“保護傘”的表述,而是較籠統提出,法國核武將在歐洲防務戰略中發揮核心作用。這一表述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認可,因爲同25年前相比,歐美結盟關系已經松散,美國的安全保護可靠性遭到質疑。
當年戴高樂總統力主法國發展核武器來確保國家的主權和維護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大國地位。法國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制出核武器,成爲“世界核俱樂部”成員。戴高樂所奉行的是“核威懾原則”,即對以武力威脅法國安全的國家采取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也就是“主動性核防禦”戰略,這與其他核大國的“非主動性使用核武器”戰略是不同的,因爲這些國家只有在本國的領土遭到核武器進攻時才會動用核力量進行反擊。
馬克龍的宣講和隨後的參觀視察安排構成了一股強大的關于法國核威懾的外交宣傳攻勢,目的是促使歐洲盟國與法國之間展開歐洲集體安全戰略對話。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致辭說,“我們應當接受這個對話的邀請。”他說,德國要負起責任,應當在包括資金上對歐洲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法國總統府人士認爲,馬克龍總統的宣講是成功的,因爲他的講話沒有遭到“拒絕”,至少各國反應是謹慎的。
馬克龍在當前形勢下重提法國核威懾戰略並非偶然,而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圖。
第一、針對英國脫歐,馬克龍調整法國核戰略。
馬克龍是英國1月31日正式退出歐盟僅一周後重提核威懾問題的,這個時間的選擇顯然不是隨意的。英國和法國是歐洲唯一兩個核大國,英國離去後,法國成了歐盟內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武器成爲法國強化在歐盟內領導地位的有力支撐,德國以其經濟實力能夠與法國抗衡,但德國因缺少核力量這個短板,因此同法國相比就相形見拙了。馬克龍在這個敏感時刻重新闡述核威懾戰略,其目的顯然是爲了顯示法國在歐盟的特殊地位,而這一地位是不容忽視和不可挑釁的。
第二、法國積極應對新一輪國際核軍備競賽的風險。
2019年特朗普廢除了與俄羅斯簽署的《中導條約》,軍備競賽的烈火重新點燃:去年年底俄羅斯的“先鋒”超音速洲際彈道導彈的成功列裝,爲了與之對抗,美國先是試射了路基戰斧遠航巡洋洲際彈道導彈,接著再次試射了“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俄美間現存唯一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21年將到期,據悉,美國並不打算延長這一條約,美國此舉將會使全球邁入新軍備競賽時代的風險大增。馬克龍發出警告稱:歐洲人須共同認識到,在缺乏法律規範的情況下,全球傳常規武器甚至核武器新軍備競賽風險正在逐步上升。馬克龍說,歐洲人要在國際軍控談判中“占據一席之地”,不能“局限于旁觀者的角色”。有評論指出,在世界軍備競賽出現複蘇苗頭的情況下,法國試圖憑借其核力量來領導歐洲防務,共同推動“國際軍備控制議程”。這一勢頭引起各方關注。
第三、利用法國核武器優勢大力推動歐洲自主防務。
防務聯盟是歐洲一體化重要內容,早在1993年,歐洲以法德混合旅爲基礎,擴展組建了法、德、比、盧、西五國的歐洲軍團。2003年,歐盟開始打造“歐盟戰鬥群”,試圖將每支1500人規模的戰鬥群建成快速反應力量的支柱。2016年,歐盟提出“歐洲防務行動計劃”,設立每年50億歐元的歐洲防務基金。2017年歐盟25個成員國簽署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聯合協議,開展17項防務合作項目。2018年法、德、比、英、丹麥、荷蘭、愛沙尼亞、西班牙、葡萄牙、芬蘭等10國先後簽訂“歐洲幹預倡議”意向書,承諾建立一支歐洲軍事幹預部隊。2018年馬克龍提出歐洲組建軍隊的計劃,爲歐洲防務再次注入活力。
特朗普上台後,在“美國優先”的原則下,跨大西洋兩岸關系動蕩不定、漸行漸遠,北約作爲歐美軍事結盟的標志正在“空殼化”,馬克龍斥之爲“腦死亡”。北約難以繼續承擔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歐洲安全依靠他人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自主防務提上日程。馬克龍說,歐洲的安全“要不可避免地依靠歐洲人的自主行動能力”,而法國的核力量應當發揮應有的威懾作用。這也正是法國核威懾戰略具有“歐洲維度”的含義所在。
馬克龍執政後在強軍方面
采取多項重大步驟。去年7月,馬克龍宣布法國設立太空司令部的決定。太空司令部將隸屬空軍,最終法國空軍將成爲航空與太空部隊(空天軍)。法國還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多種新型科技軍工産品,包括不需要GPS導航的四輪多任務機器人和配有高分辨率相機的“黑色大黃蜂”無人機。法國第二代核潛艇去年下水,法國海軍將配備6艘第二代核潛艇。
可以預見,作爲歐盟唯一的核大國和頭號軍事強國,法國將在歐洲自主防務建設中發揮難以替代的推動作用。馬克龍排兵布陣,要下的是一盤在歐洲稱雄的大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