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火焱文史】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作品版權歸作者和平台所有,不得私自轉載或用于其他目的。
色彩,是人類欲望的原點。
事實上,自人類誕生時起,對色彩的追逐就從未停止過。亦如青山,如綠水,再如紅日。
色彩攝于雙眼,迸發于心間,形成了人類無法抹掉的記憶。
周幽王爲博褒姒一笑,點燃了漫山紅;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深思,眼前淨是翠綠;凱撒登上了北非大陸,身後汪洋碧藍…
色彩,鑒證了曆史。也同樣改變著曆史。
譬如,英國就是一個被色彩征服的國家,而紅色則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01 紅色的火焰,英格蘭之名。
公元793年6月8日,英格蘭東北海岸諾森伯蘭郡,天氣尚晴。一夥丹麥人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登上林迪斯法恩島。
他們很快就洗劫了當地的村落,並用異教徒的方式將島上僧侶全部送進了冰冷的赫爾海姆(冥界)。大火瞬間傾覆修道院,而映襯在碧色雙眼中的那束紅光,似乎也正預示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滅亡。
此時的大不列顛島,共有7個國王,史稱七國時代。他們分別掌管著肯特(Kent)、諾森布裏亞(Northumbria)、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麥西亞(Mercia)、埃塞克斯(Essex)、薩塞克斯(Sussex)和威塞克斯(Wessex)。
這片曾經羅馬帝國的行省,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下早就變了模樣。它們逐漸分化,7個國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恰巧,此時正值斯堪的納維亞海盜們南下的最佳機會——冰川漸漸融化,航道頓開。丹麥人滿載著嗜血的渴望,向大不列顛島發起蝗蟲般侵襲。
直到公元9世紀中葉,海盜們吞占了諾森布裏亞大片領土,並在麥西亞王國建立傀儡政權。另幾個國王眼見大勢已去,均向丹麥人苟合。他們卑微地跪倒在異教徒的紅色圓盾下,虔誠親吻著他們的腳尖,臉上寫滿了愉悅。
似乎這一切已然宣告了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終結。
但偏有一人不信這邪,誓要逆天改命。他就是阿爾弗雷德大帝,威塞克斯的王,英格蘭的鬥魂。
自公元871年登上王位起,阿爾弗雷德就致力于驅逐異教徒,匡扶撒克遜人的主人翁意識。後在愛丁頓一役中,他重挫了丹麥人的氣焰,甚至逼迫丹麥首領古斯魯姆(Guthrum)皈依了基督教。
公元878年,6月初,薩默塞特郡的韋德莫爾島,天灰蒙蒙。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撒克遜人的喜悅。
古斯魯姆(Guthrum),異教徒軍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即將赤裸地跪倒在阿爾弗雷德腳下,接受上帝洗禮。
阿爾弗雷德不緊不慢地取了一瓢聖水,作爲古斯魯姆的教父,他有權力見證這英格蘭曆史上,最偉大的時刻。
當聖水從古斯魯姆(Guthrum)緊閉的雙眼悄然流下時,它也流進了撒克遜人的心中:是啊,信仰讓撒克遜人永不言敗!
在成功喚起全英格蘭的反抗情緒後,阿爾弗雷徳一路勢如破竹,在公元893年-896年間再次擊敗了幾夥丹麥人的入侵,成功收複大不列顛島南部諸多領土,令威塞克斯爲了真正意義上的英格蘭霸主。
公元927年,阿爾弗雷德的孫子艾塞斯坦征服了不列顛島上最後一個維京王國,成爲英國曆史上公認的“第一個英格蘭國王”。
從此,“England”一詞(源于古英語“Englaland”,意爲“盎格魯之地”),真正具備了其實際意義,“英格蘭民族”文化逐漸形成。
02 紅色的旗幟,私生子之戰
公元1066年10月14日,黑斯廷斯,英王哈羅德二世顯得有些疲憊。
就在20天前,他的王牌部隊剛從斯坦福橋戰役中和挪威軍隊殺得昏天黑地,現在又不得不跋涉到東南海岸與高舉雙獅旗的諾曼人開戰。
隊伍裏彌漫著不安和倦怠。但是一支勝利之師哪有不戰的道理?哈羅德二世召集的民兵也已就位,大戰一觸即發。
面對著前方黑壓壓的1萬諾曼人,處于人數劣勢的撒克遜戰士未曾膽怯過。他們甚至還曾短暫地獲得了戰場上的優勢。
但英王卻在最緊要關頭受了致命傷:一支長箭射中了他的眼睛,牢牢地嵌在顱骨裏。盡管“龍騎軍團”和“戰鬥者軍團”拼死守護他到最後一刻,哈羅德二世還是被沖上來的諾曼人砍成了碎片。
帝王已逝,國將不國,這就是著名的黑斯廷斯戰役。征服者威廉如願地將他印有兩只金色豹子(後稱獅子)的紅旗挂到了英王寶座後,群臣膜拜間,又有誰會在意這位私生子曾經的身份呢?
威廉一世的母親只是一位卑微的女仆,他的父親,諾曼底公爵羅貝爾則是一名徹徹底底的法國大貴族。
盡管出身不好,但威廉是幸運的——父親在有生之年都沒有合法的男性繼承人,于是威廉順理成章地接過他的頭銜,年僅7歲就成爲了人人豔羨的諾曼底公爵。
但威廉也是不幸的——他從小就生活在宮廷政治的陰影下,接連3任監護人都死于非命,有太多人觊觎公爵寶座了。
若非他征服英格蘭,誰也不會想到這位曾經遭人辱罵的“雜種公爵”能有這般實力。但其實從19歲後,青年威廉就已經展現出了相當驚人的指揮天賦。
公元1047年,瓦爾沙丘戰役,威廉身後矗立著從法王亨利一世那借來的一萬精銳。汗水循著額頭流下,但他不敢眨眼。
平原盡頭,有25000名諾曼叛軍,長長的刀影仿佛能戳到他腳底。
此役,是堵上貴族尊嚴的一戰,來自勃艮第的表兄公開挑戰了他的權威,威廉沒有任何退路。
不過法國人的戰爭總是充滿著驚喜,人數占優的表兄一方,在戰爭前夕出現了一些特殊狀況——軍隊中一支重要力量開始倒戈,威廉再次成爲了上帝眷顧的那個男人。
裏應外合之際,叛軍像無頭蒼蠅般潰散了。表兄率殘部死守城堡,威廉也沒再趕盡殺絕。
這場大勝甚至驚動了羅馬教會,他們特意許給威廉“聖神休戰”的特權。至此,諾曼貴族已失去反叛的戰爭基礎,而威廉則成爲當之無愧的諾曼底公爵。
諾曼征服後,威廉問鼎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他落實了英格蘭的封建制度,同時牢牢地將英法兩國命運締結在一起,成爲帝國崛起的奠基人。
03 紅色的吊襪帶,騎士之魂
公元1346年8月26日,克雷西,英格蘭士兵還未從渡船的眩暈中緩解過來。但他們的國王愛德華三世卻像打了雞血一樣,不斷尋視著周邊狀況。
這是一場9000人對3萬人的戰役,幾乎毫無懸念。對手法王腓力六世早已准備好慶祝的葡萄酒,就差英格蘭人一紙和約了。
可愛德華三世卻不這麽想。10年前,英法兩國的貿易爭端第一次讓他産生入侵法國的沖動。又因他母親伊莎貝拉的血緣,愛德華三世實際更有資格成爲法國王位的繼承人。
他不甘心。
風吹在泛白的鬓間上,他用力吸了口空氣,如此甘甜,完全沒了黑死病的腐臭味。這讓他更加堅定打敗法國人的決心。
是役,英格蘭長弓手已准備就緒。愛德華三世轉身看了看16歲的兒子,祈禱片刻後,便促成了歐洲古代戰爭史上最傳奇的一戰。
200人,僅僅不到200人。英格蘭以最小的代價摧毀了法國部隊,有萬余法國士兵傷亡,法王腓力六世受傷,英格蘭大勝。
這並不是愛德華三世第一次取得傲人戰績了。這位骁勇善戰的英王在即位初期就嘗試征服過蘇格蘭,在哈利頓山戰役中大破蘇格蘭軍隊,一舉贏得了貴族的尊敬和忠誠。
他崇尚戰鬥,崇尚榮譽,一如中世紀國家對騎士精神的推崇和向往。這也是愛德華三世常能力挽狂瀾的重要原因。
相傳公元1347年,克雷西役戰罷。愛德華三世在加萊一場宴會上開懷暢飲。正酣時,他想邀請索爾茲伯裏伯爵夫人共舞一曲。但是這位大美人卻在舞蹈時不慎將吊襪帶抖了下來。
正當觀衆們想要冷眼譏笑時,愛德華三世紳士地撿起了吊襪帶,並直言對那些心懷邪念的人感到羞恥。然後他把那條紫紅色的吊帶襪穿在了自己的左腿上,以示對伯爵夫人的尊敬和垂愛。
隨後,愛德華三世根據這次經曆,組建了獨一無二的“吊襪帶騎士團”,又譯“嘉德騎士團”。它由包括國王在內的25名貴族騎士組成,早期成員長袍均需著紫紅色吊襪帶。(15世紀後才改爲藍色)
也許是受到亞瑟王傳說中圓桌12騎士的影響,愛德華三世希望這些被選中的騎士能像吊襪帶的功能一樣,緊緊地固定住他們的裝甲,並成爲他繼承大業中最“緊密”的支持者。
另有一說認爲,愛德華三世是受到了“獅心王”理查一世的影響。這位英國的十字軍國王曾在東征期間,應烈士聖喬治的感應,將吊襪帶綁在騎士的腿上,騎士們便贏得了那場戰鬥。
後來,嘉德勳章不但成爲了英格蘭最古老等級最高的勳章。嘉德騎士團也被奉爲了歐洲騎士的典範,甚至在中世紀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常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而愛德華三世的兒子,黑太子愛德華則繼承了老爹的衣缽,繼續蹂躏著法國部隊…似乎英法兩國的恩怨,還遠沒有結束。
紅色火焰,象征著維京時代崛起,以及威塞克斯王朝與丹麥人之間的戰火;
紅色旗幟,象征著撒克遜人統治終結,以及諾曼王朝治下的封建王國;
紅色吊襪帶,象征著百年戰爭,以及金雀花王朝時的騎士哲學;
那麽英國與紅色之間還有哪些故事呢?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