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偉大在于其內容的全息性,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發展史中,對哲學、科學、軍事、醫學、建築、玄學、文學、音樂、藝術等領域都産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從另外角度去認識這本古老經典。
“二進制”的發明
計算機語言是以二進制的形式來編寫。計算機無法直接識別並執行人類使用的語言輸入命令,于是人們便發明利用各種門電路來控制電路中高低電位,以此來記錄“1”和“0”,從而進行“二進制”最基本運算。
在二進制發展史上,《易經》貢獻了重要力量。德國自然科學家、數學家、唯心主義哲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在1679年發明了“二元算術”之後,因爲不能應用而無實用意義,一直不敢公布于世。
後來,萊布尼茨與當時旅居在清王朝都城北京的西方傳教士白晉(Joachim Bouvet),進行有關“二進制”原理的通信。白晉在收到萊布尼茨發現“二進制”原理的來信之後,在回信中將他從《易經》中發現的六爻易卦與二進制的關系告知萊布尼茲,並附寄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和次序圖。萊布尼茲發現伏羲六十四卦與他發明的“二元算術”完全一致。所以,在接到白晉的信和易圖之後, 萊布尼茲才決定將其發現的“二進制”原理公開發表, 題爲《關于僅用0與1 兩個記號的二進制算術的說明, 並附有其效用及關于據此解釋古代中國伏羲圖的探討》。
萊布尼茨因參悟了中國《易經》中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後,立刻從黑白相間6條直線上,領悟到二進制數字排列矩陣,從而改進和發明了能進行四則運算、自乘、開平方和立方演算器,被譽爲“現代機器數學先驅者”。
解釋“量子糾纏”理論
“量子糾纏”理論起初的試驗是這樣:在試驗室用一對電子發生碰撞,化作一對運動方向相反的光子。這對光子在測量以前,是不具備確定旋向,但在對其中一個光子測量確定出旋向後,無論距離有多遠,另一個光子會同時“采取”相反的旋向。最可能的解釋就是這對光子之間存在超光速的信息“聯系”。
越來越多的類似科學試驗,似乎證明信息傳遞可以遠遠超過光速,可是還沒有最後定論。但真相是,根本不存在信息傳遞,因爲《易經》中早就有信息同步原理。既然是信息同步,那麽信息傳遞的時間爲零。愛因斯坦的信息傳遞速度不可以超過光速,這個理論是不可推翻的。
《易經》中太極的原理告訴我們大太極包括小太極,小太極是大太極的一部分,每個小太極的變化即反映整個大太極的變化。由此總結出,全信息理論與信息同步理論。二者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子系統(小太極)都包含整個母系統(大太極)的全部信息,母系統(大太極)也包含了所有子系統(小太極)的全部信息。
整個系統作用相互關聯又相互對應,根據子系統的變化,我們立即知道母系統的變化,也可以知道另一子系統的變化。但有關聯關系不一定有聯動關系與因果關系,因爲它們本屬同一原始基因,便會同時發生對應的變化。同一點碰撞形成的一對光子,互相包含對方的信息,存在共同的基因。
在一方變化的同時,另一方也會發生變化,但不存在信息交流,而是存在信息同步。信息的速度是不可能比光快的,他們也根本不需要進行信息交流。這很好地解釋了“量子糾纏”理論。
天文曆法
在各門科學中,天文學是發展最早的一門。中華民族的先民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來了解氣象的變化,發現了廣闊無垠的宇宙奧妙和易學規律。
八卦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它與天文協同發展起來,也是古代天文曆數的最初形式。因此,通過古代曆數,可以證實八卦與天文學的兼融關系。八卦與六十花甲數一起,不僅可以動態地反映天象,而且還能推演曆數。所以八卦與甲子都是象數兼赅。它們既是天體運行的客觀標志,又是協調律曆度數,統一紀年月日時周期的象數符號。八卦與甲子的相繼出現,並有機結合反映天地陰陽之象,這充分說明古人認識到這是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稱其爲“天道”。
據《易傳·系辭》文,無論八卦、六十四卦,還是幹支、卦氣等,都是從古天文學觀測中發現的一整套自然規律,它從陰陽變化原理上探討天體運動和氣象演變過程和法則,是中國古代天文氣象學的理論支柱之一。這標志著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在《易經》中,對于描述天地萬物,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簡單的樸素方法論。古人以地球爲觀測點,日月星辰的運動爲觀測結果。無論天體複合運動如何複雜,運用太極、河洛、易卦、幹支等體系都能極其簡單明了地利用圖象和算式,如實地動態表達出來。其陰陽曲線、圈與點、陰爻或陽爻、卦、幹支等陰陽位置、性狀,都具有具體、鮮明、時空向量等物質運動的內容。
在中國古代天文發展史上,湧現了衆多作出重大貢獻的出色天文學家,他們的共同點是精通《易經》陰陽學說,如漢代的張衡、孟喜,唐代的李淳風、僧一行,元代的郭守敬等。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他算出了日、月的角直徑,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常明星一百二十四顆,能叫上名字的星約三百二十顆,這和近代天文學家觀察的結果相當接近。他還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表現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制造出了指南車。
孟喜的“卦氣說”對于曆法影響較大,其以《易經》六十四卦的爻象變化解釋大陸氣候一年變化的過程。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力定級的人,在其著作《乙巳占》中,把風分爲8級。而千年之後,英國學者才將風力劃分爲0到12級。僧一行編制天文學重要曆法《大衍曆》,其最突出貢獻是首次提出“定氣”概念,並用它編制太陽運動表,以太陽在一個回歸年內所行的度數,平分24等分,太陽每到一個分點爲一個節氣,兩個節氣之間的時間不等。
元代郭守敬集古今中外曆法之大成,頒布了我國古代最精確的一部曆法——授時曆,回歸年和朔望月分別精確到了365.2425和29.530593天,與現代測量結果只相差26.4秒和0.35秒。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我國天文曆法與《易經》之間始終緊密相連,發展水平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並影響其它國家。1987年美國海軍天文台的羅伯特·S·哈林頓(Robert.S.Harrington)宣布:太陽系存在第10顆行星,這是客觀存在、毋庸置疑的。這一宣布使人類有可能解開兩個玄妙的宇宙之迷:一是19世紀天王星的運行軌道爲什麽會“失常”;二是26000年前地球上的恐龍爲什麽會滅絕。
但是最早預測太陽系第10顆行星的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旅法學者劉子華。他于1940年在巴黎用《易經》八卦原理推算出來,並計算出第10顆行星的密度爲0.424克/立方厘米(水=1克/立方厘米),軌道運行速度爲1.689公裏╱秒,對太陽平均距離爲74億公裏,179年爲周期繞太陽旋轉。他的《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的論文使世界震驚。
巴黎大學哲學系主任、論文審查委員會主席愛米爾蔔勒耶(Emile Bold)說:“他費了許多考證和智慧顯示出現代科學與純直覺的知識構成的中國古代科學有深奧的吻合。”法國仆爾日天文台台長摩爾(Moore)稱:“其博士論文爲我們指出了中國古聖賢的宇宙科學,竟如此與最近四個世紀中若幹代學者耗盡艱辛所得的結果相吻合。”
其它科學領域
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在研究宇宙奧秘時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重要理論根據,並得到了大量觀測數據的證實。他認爲宇宙確實是“無中生有”,150億年前的宇宙是由一個無限小的點爆炸形成,時間、空間、質量和能量都從那一刻開始,他的觀點與《易經》中關于宇宙形成的論點完全一致。
物理學家卡普拉(Frijof Capra)從許多方面比較了現代物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與以《易經》爲核心的東方傳統思想相似之處。他認爲:現代物理學與《易經》都把事物的變化看成自然界本質。《易經》具有通過變化産生動態模式的觀念,可能與現代物理中的S矩陣理論最爲接近,八卦圖同強子八重對稱性類似。他的論著問世後,對世界産生了極大影響。
諾貝爾獎獲得者、丹麥物理學家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依據《易經》理論,提出並協原理(亦稱“互補原理”)時,他發現《易經》和現代物理學之間存在著平行關系,對《易經》發自內心的無限敬仰與崇拜。1937年受到周培源教授邀請來中國,先後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講學,遊覽了長城、十三陵、六和塔等。他在孔廟看到了陰陽魚構成的太極圖時大爲驚訝,認爲太極圖是他思想最恰當的表現,因此選中了太極圖作他的族徵,象征著中西文化的融合。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甯、李政道從《易經》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受到啓發,提出“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楊振甯博士說他之所以懷疑德國舒氏的奇偶性不滅定律,與他在西南聯大時讀《易經》有關。
美國地質學家特奇(Tatsch)根據八卦歸類、推理的系統結構,撰寫出專著《地球構造圖》。他把地球劃分爲八塊,以此來論述地震和各種礦床分布。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授田新亞認爲,八卦可以比擬于元素的八族,它們彼此之間的內涵性質有多處是可以對應的符號。易卦排列能和組成物質元素的內在組織上産生周期性適應。按《易經》原理推斷,化學元素決非現在的107種,應該更多。現在已被科學所證實。
《易經》蘊涵著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廣泛的科學知識,其內容可覆蓋更多領域。
就數學而言,它蘊含了全部近代數學。不僅包括二進位、十進位數學,而且還包括勾股定律、黃金分割律、排列組合、求極大極小率、概率、大衍求一術、二項式定律、余數定理等。
物理學方面如宇稱不守恒定律、測不准原則、相對論、原子學說、電子理論、誇克理論等都可以從《易經》中找到聯系。被稱爲現代化學之淵源的煉金術,是憑借《易經》的陰陽學說才得以發展。
生理學中雙螺旋理論(即DNA缺氧核酸)的發現,是因DNA中的64種核酸數,與《易經》中的64卦數和卦爻結構相符合。當代最爲人們所關注的生態學問題,其本質可以從《易經》中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聯系。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我們還在繼續把易學原理運用到其它自然科學,如:傳統數學與當代計算機科學有機結合、研制新型的醫療器械、預測地震洪水天災等。
建築領域
中華建築體現著中華文明,而《易經》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發展進程産生了至關重要的深遠影響。無論從規劃選址,到結構演算,還是從藝術造型到內在功能,經典建築無處不顯現著易經文化的智慧。
關于建築文化,《易經·系辭》中就有“宮室”發明的記載,指出上古的時候,人在洞穴中居住而生活于野外,後世的聖人改爲宮室。宮室上有棟梁,下有檐宇,以防風雪,是來自于《易經·大壯卦》。古人采用向陽視生原理,體現在住宅的建築布局上,強調向太陽、利生命的觀念。又如《易經·彖》:“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所以建築也應順應山勢、水勢,向陽背陰,效法自然。
在古代,建築的布局、設計等都以易學理論爲指導。如四合院就是陰陽平衡、和諧觀念的典範;傳統建築中的“九深十八柱”就是從易學中獲得靈感。易學中的太極、八卦理論也深深滲透到古代建築之中,如輝煌壯麗的宮殿、雄偉的萬裏長城、巍峨的寶塔、富麗堂皇的官府、神聖的祭壇、莊嚴的寺廟、神秘的墳墓。。
北京故宮就是按照《易經》的哲學原理設計。根據天體星象排列,故宮在大地上正是天上北極星在大地上的投影,格局稱謂“吉星高照”。三大殿分別叫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均以 “和”字爲核心,殿名完全來自《易經》;其按照陰陽原理,前殿爲陽,後寢爲陰。後三大宮爲乾清宮,坤甯宮和交泰宮,取《易經》“泰卦”哲理,喻意乾清坤定,天下太平;皇帝爲乾,皇後爲坤,天地交合,福澤天成。
三宮又分左右十二宮,即東六宮與西六宮。北京城門,外城七門,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西便門,喻面南向明而治;內城九門,喻九五之尊統禦四字。皇城大門南有天安門,北有地安門,東有東安門,西有西安門,象征先天八卦,乾天坤地,離日坎月之格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又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天象28宿。內城東南崇文門,西南宣武門,象征左文右武。東北安定門,西北德勝門,象征文治武功,懷柔天才。東直門、西直門,象征日月出沒的陰陽大道。中軸線十五裏,象征河洛運樞左右逢源之常數。這一切的講究及釋義均來自《易經》。
除了故宮,四川都江堰也是一個充滿《易經》哲學思想的經典作品,其被譽爲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原岷江上遊地勢陡峻的萬山叢中,一到成都平原,坡度減緩,水流速度驟然減慢,大量泥沙隨即沉積下來,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來時,水勢驟漲,排洪不及,泛濫成災;雨量不足時,又時常形成幹旱。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在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了易學原理,因勢利導、一分爲二,以疏爲治,選址于岷江流域地勢變緩之處結點,用石塊砌築成都江魚嘴,將岷江水流一分爲二:東爲內江,灌溉300萬畝成都平原良田,使之享譽“天府之國”的美稱;西爲外江,具有調節水流沖砂排洪之功能,是岷江的主流。
都江堰是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水利工程,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治水領域中的典範工程。工程合理地利用了地形地勢,成功地完成對水流的疏導而爲人所用,既改變了原有水患狀況,同時對生態系統、水流主向沒有造成大的影響,維系了區域的生態平衡,其對水量、流速、沖擊力的計算更是精准無誤。易學理論對運動的描述,對淤積的化解、對動與靜的相對轉換與對立統一,對陰陽相生相克及相伴相成的辯證法則無一不滲入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實施之中。
中國的特色建築,包括現代建築,無一不秉承:朝向(坐北朝南爲最佳)、氣流、近水、方正之基本原則和要素。一些經典名建築更是充分利用易經文化原理,在星象、地理、五行平衡、太極陰陽、天幹地支、12生肖和24節令等元素進行抽象提煉,最終完美表達于整個項目。典型代表包括浙江蘭溪著名的諸葛八卦村和俞源太極星象村,以及趙州橋、蘇州園林、新疆特克斯八卦城等衆多聞名建築
《易經》文化,直接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古代建築學。《易經》中的“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宣的思想,依然在當今中國現代建築學領域有著強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