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描述:2歲男孩壯壯,跟著媽媽從遊樂場回到家後,夜間開始發燒,體溫在39℃以上,服用抗生素和退熱藥無效,壯壯一直高燒不退,持續6天;期間壯壯出現眼結膜充血、嘴唇幹裂,手足腫脹。孩子這是怎麽了?家長焦急的抱著孩子來到了醫院。
什麽是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症爲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現爲急性發熱、皮膚黏膜病損和淋巴結腫大,約15%—20%未經治療的患兒發生冠狀動脈損害。而且主要嬰幼兒多見,發病年齡5歲以下者占大多數,男孩多于女孩。
川崎病表現有哪些?
一、主要表現
1、孩子最早的表現就是發熱,而且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5天以上,體溫在39℃—40℃,可持續7—14天或更長,抗生素治療無效。如果及時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發熱常在1~2天內緩解。
2、孩子皮疹發生于急性期,常見于軀體和四肢近側端,最常見的是斑丘疹、猩紅熱樣皮疹和多型性紅疹也較多見。
3、孩子通常在起病後3~5天出現手掌及足底發紅,雙手足硬腫。病程10~20天後手足硬腫與泛紅趨于消退,而指趾末端開始脫皮,可累及整個手掌與足底。起病後1~2個月,在指甲上可出現橫溝。
4、在發熱24~48小時後常出現雙側結膜充血。球結膜充血較睑結膜多見。一般沒有分泌物。裂隙燈檢查可發現前葡萄膜炎。
5、口咽部的改變也見于熱起後24~48小時。口唇幹紅皲裂、楊梅舌、口腔及咽部黏膜明顯充血,但不伴有潰瘍和分泌物。
6、孩子頸部雙側或者單側存在淋巴結腫大,堅硬有觸痛,起病後1~2天出現,多見于單側,一般直徑不大于1.5cm,觸之柔軟,但不可推動,表面不紅,無化膿。病初出現,熱退消散。
二、其他表現
患兒易激惹、煩躁不安,少數有頸項強直、驚厥、昏迷等無菌性腦膜炎表現;可有腹痛、惡心、腹瀉、麻痹性腸梗阻、肝大、黃疸、血清轉氨酶升高等消化系統表現;可有咳嗽、關節痛和關節炎;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律失常,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血栓甚至心肌梗死等。冠狀動脈病變常在第2~4周出現。
如何護理孩子?
1、急性期的患兒要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濕度。密切觀察孩子體溫變化,做好及時降溫准備。
2、孩子飲食多爲清淡的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的粥或者湯類,多喝水,必要時靜脈輸液。
3、遵醫囑用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4、要保持孩子皮膚清潔,穿的衣服要柔軟,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便後清洗臀部,修剪指甲,避免抓傷,半脫的皮用幹淨的剪刀剪掉,切忌用手強行撕掉,防止出血導致感染。
5、孩子進食後要保持口腔清潔,防止繼發感染應給孩子漱口,嘴唇幹裂可塗唇膏,每日眼部護理1—2次,保持眼部的清潔,預防感染。
6、家長要定期帶孩子到門診複查,沒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應在出院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全面檢查1次;有冠狀動脈損害的患兒應密切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