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新媒稱,曾在兩岸三地戲劇産業領軍的台劇,一度走向窮途末路,如今隨著近年越來越多作品叫好又叫座,尤其近期《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反響和成功,更標志著台劇發展來到大轉折點:台劇正逐漸從低迷中反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2日報道,4月17日,距離“台灣公共電視”(簡稱公視)旗艦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簡稱《與惡》)播映完結篇尚有四天,最後兩集卻意外地在中國大陸網絡平台上流傳。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開播後引起熱議。(資料圖)
作爲台灣首部以隨機殺人事件爲題材的戲劇作品,《與惡》一開播旋即掀起討論,網絡上佳評如潮,堪稱“零負評神劇”,觀衆對大結局自是期待。
報道稱,盡管電視收視最後受盜版拖累,不比兩年前同樣引發熱烈回響的另一台劇《通靈少女》,但《與惡》完結篇的收視率最高仍一度沖到3.6%,所觸及人口高達130萬。若加上官方線上影音平台數據,網絡連線次數高達400萬,成績亮眼。
台劇已從谷底爬出
“我覺得台劇已經從谷底爬出來了。”公視節目部經理于蓓華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眼神中既透出一絲疲頓,也帶著一股拼勁。
“台劇的谷底,就是看不到其他的舞台和可能性。”曾擔任記者的于蓓華說。一般來講,台劇可大致分爲鄉土劇和偶像劇兩種,由于這類劇種成本低、收視表現也不俗(尤其不脫“灑狗血”套路的鄉土劇一直穩居收視前幾名),吸引廣告商在這些時段投放廣告,急需資源的電視台也因此願意一出接著一出制播鄉土劇和偶像劇,宛如蛋撻效應。這導致台劇劇情和題材趨向單一,只能滿足特定觀衆,無法再開拓新市場。
與此同時,有線電視台從大陸、韓國大舉買片,以填補頻道太多、沒節目可播的空缺。再加上廣告市場因網絡社群平台興起而被嚴重瓜分,節目制作成本越來越低,電視台紛紛選擇不開戲,也就不用承擔成本風險,但整體自制量下滑的結果,不僅人才流失、品質逐年下滑,投資也隨之驟減,台劇面臨生存威脅。
台影劇人西進“代工”
報道稱,除了台灣內部長期以來不健全的産制環境,外來壓力尤其是對岸的競爭在過去幾年的沖擊也不小。特別是大陸去年對台釋出包含影視業的31項利多政策,更進一步造成台灣影視人才外流,而一部又一部的大陸“爆款”劇如《甄嬛傳》《延禧攻略》更在此岸掀起台灣民衆的追劇狂潮。
“台灣這幾年比較辛苦,是因爲‘比較有點高度的人’都到對岸去賺錢。”曾制作《麻醉風暴》等知名得獎作品的瀚草影視文化公司總經理湯昇榮受訪時說。湯昇榮現也在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他指出,大陸影劇界這幾年成長驚人,不論産值、産量或是單集的預算,“他們願意付甚至比我們高五六倍的費用”,所以“台灣從導演、攝影到明星,都選擇去對岸了”。
長年研究兩岸影視産業發展的台灣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張舒斐就點破:“台灣現在就是幫陸劇分包、分包、再分包。”
張舒斐接受台灣《看雜志》采訪時分析,2000年至2005年是台灣電視工作者移居大陸的第一波高峰,當時技術和聲譽都是最頂尖;往後四年仍有大批影視工作者西進,這個時期對岸影視産業開始突飛猛進,大量資本進入,戲劇、綜藝節目制作費越來越高。
但她也觀察到,西進的人變多,發展空間就變小,加上年輕人難以適應大陸的人際關系和競爭環境,平均兩三年就選擇回台。
“那是代工的邏輯。”島內文化事務相關負責人丁曉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如是評論台灣影視人員在大陸工作的處境。她指出,影視産業是創意産業,“除非你只想著賺錢”,否則創意人都會在乎作品的表意空間。
然而,有空間,沒金源,仍會令影視産業發展裹足不前。深谙區域影劇産業結構的湯昇榮指出,台當局雖在劇本開發和人才培訓提供補助,但他期待能“學習新加坡”,在資金方面提供更多援助。
重振台劇面臨良機
于蓓華指出,公視因有前瞻預算輔助,以及台當局每年約9億元的“捐贈”和自籌款,方有能力制播台劇,但整體經費狀況依舊拮據。據報道,公視今年所需總經費約29億元。
不過即使如此,公視無論如何都須兼顧“不受商業利益照顧”的公共議題。接下來,公視也將延續《與惡》風潮,再推出接軌社會題材的戲劇,包括台灣首部器官移植協調師職業劇《生死接線員》、關于更生人(受過刑的人,出獄後的稱謂——本網注)的《噬罪者》等。
于蓓華說,公視正慢慢累積能量,未來哪天能量充足,或許可嘗試拍攝大河劇(長篇曆史劇集)。
報道認爲,隨著國際和區域線上影音串流平台(OTT)如美國奈飛、福克斯FOX+和台灣LINE TV等興起,台劇重現過往榮景的良機也跟著到來。丁曉菁形容,OTT是台劇接軌國際的重要渠道。湯昇榮則認爲,OTT的“大混戰”正好能帶動台劇質量上升,並讓台劇發展出優勢。
但身爲《與惡》制作人之一的湯昇榮提醒,隨著觀衆口味越來越刁,“你要跟國際OTT平台上面的戲劇作品競爭,台劇得拉到那個高度……而最主要還是要把劇本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