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的皇帝,人們一般都會想起秦皇漢武、唐宗明祖,因為他們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乃至疆域的拓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作為農耕文明國家,是他們用手中的劍,為千萬中國人手中的犁找到了生存空間。
但是有一點不容否認,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不務正業的皇帝,他們要是不做皇帝,也許會成為一個成功商人、一個傑出的藝術家甚至一個優秀木匠,但是造化弄人,這幾個不務正業的皇帝是典型的「占著茅坑不拉屎」,自己不適合當皇帝,但卻堅決不肯讓位,似乎利用皇帝這個「兼職」,他們能更好地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見天咱們就來評選出歷史上五個最不務正業的皇帝,看看他們究竟有多荒唐——那些三國兩晉五代十國之類的、沒有真正實現大一統的皇帝,沒有資格參評。
漢靈帝劉宏 一心要做大買賣
提起賣官鬻爵這種生命力最頑強的「買賣」,人們都會以為那是秦始皇漢武帝都做過的,而且一直做到滿清的乾隆甚至同治道光光緒慈禧。但是細看史書,我們才知道,人家秦始皇漢武帝才沒有賣官,他們賣的是爵位,也就是一種榮譽稱號,收的也不是錢而是糧食,收來的糧食都賑濟老百姓了。
可是漢靈帝劉宏卻不一樣,他老媽的娘家是個做小買賣的,在秦漢時期,商人是很不受待見的,連坐馬車穿絲綢的資格都沒有。
等到劉宏的前任劉志還沒生齣兒子就掛掉了,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就砸到了劉宏頭上,而她的老媽也從小商販變成了大漢實業公司實際上的董事長,這老太太(也許並不老)一看這麼大的產業落到了兒子手裡,那可是滿眼冒金光:兒子,以老娘的經驗來看,做啥買賣也沒有賣官來錢快,不用花本錢,自然也不會虧本!
漢代講究「以孝治天下」,漢靈帝真正的稱號應該是「漢孝靈帝」,從小的銅臭薰陶,自然跟他老媽一拍即合:秦皇漢武只鬻爵不賣官,死鬼劉志只敢賣關內侯以下的小官爵,咱們干就干大的——三公九卿封疆大吏,全部明碼實價,秩一石賣錢一萬,一個省長(太守)兩千萬,一個縣長(縣令)三百萬(有趣的是漢代一錢居然跟現代的一塊錢購買力相當,省得筆者費勁兒換算了)。
要是一個官職好幾個人搶著買,劉宏和她媽也有辦法:公開拍賣,價高者得,公開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當年劉宏和她媽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以至於要不停地修建錢庫來裝錢——想讓這母子商販拿錢出來擴充軍備或者賑濟災民,那得先送上自己的腦袋再說話,至於送上腦袋之後還能不能說話,那就劉宏關心的問題了。
但是最終劉宏還是賠了,他辛苦積攢了一輩子,最後都便宜了董卓,連他的上萬老婆帶數不清搬不動的財寶,都被董卓打包弄到湄鄔去了。
就連他的兩個兒子也賠進去了——董卓毒死了漢少帝劉辯,曹丕憋屈死了漢獻帝劉協。劉宏這筆買賣可真是賠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唐明皇李隆基 不去治國去唱戲
唐明皇應該叫唐玄宗,之所以叫玄宗,因為後來出了個滿清皇帝叫玄燁,為了避諱,就改叫唐明皇了,而玄宗的意思大致就是前好後壞大起大落。
李隆基剛當皇帝乃至當皇帝之前都還不錯,可是靠吃武則天老本兒「開創了開元盛世」之後,李隆基就開始不務正業了——他迷上了唱戲。
現在唱戲的還自稱梨園弟子,並把唐玄宗奉為祖師爺。而梨園就是李隆基創建並親任校長的「皇家戲曲學院」,那裡的學生都是「天子門生」,一般的王公大臣見了他們也要畢恭畢敬。
皇帝去當老師教學生唱戲,甚至自己也吹拉彈唱,那個胖子楊貴妃每天穿的極少跳舞——忽然想起芙蓉姐姐來了(開個玩笑)。至於朝政,先是交給李林甫,倒也能鎮住場子,但是後來舞蹈演員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掌了權,天下就亂套了。
會跳「胡旋舞」的大胖子安祿山先是被胖子導演楊玉環「潛規則」,然後又得到戲曲學院院長李隆基的賞識,一個人掌管三個省的兵馬——李隆基這裡鶯歌燕舞,安祿山那邊磨刀霍霍。
後來學生安祿山把校長李隆基從老家趕跑了,逃跑的校長自然沒人待見:校長免職,讓你兒子當;舞蹈演員楊玉環,勒死;舞蹈演員的哥哥教務主任楊國忠,砍成肉泥……
宋徽宗趙佶 寫字畫畫最在行
直到現在,宋徽宗的工筆花鳥和瘦金體書法還能「價值連城」,但是在當年,金兵鐵蹄下的老百姓啼飢號寒,想的只是他用來寫字畫畫的宣紙燒火能不能煮熟鍋中的親子,要是直接吃掉,宣紙裡面的金絲會不會影響消化。
筆者一直很是不解,為什麼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對宋徽宗的書畫趨之若鶩,難道不知道那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一個大宋子民的冤魂,每一筆勾畫,其實都是漢人流不盡的血淚?
宋徽宗這個人是極端自私的,他搞的花石綱大家都知道,他手下重用六賊大家也都知道,這咱們就不去細說了,單說他對寫字畫畫的痴迷,就可以用全無心肝來概括了。
金兵打過來,他就給錢,把金兵打發走了(即使金兵還在城外),他又一頭鑽進書房搞他的「藝術創作」,至於老百姓的哭喊,是傳不到他的書房的——邊關離京城太遠了,邊關危急並不影響皇帝的雅興。
直到金兵進了京城,把他的老婆孩子都抓去蹂躪,把大宋國搶掠一空,宋徽宗都有點「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豪氣」,可是一聽說皇家藏書也被搶去,這才仰天長嘆幾聲——在他眼裡,書畫第一,老婆孩子其次,至於大宋子民的安危,那不在這個「藝術家」考慮範圍之內。
明熹宗朱由校 不管朝政做木工
現在有很多明粉,而明朝確實也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僅僅是「遠邁漢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足以令人欽佩了。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說:明代很多皇帝都很不靠譜,明武宗胡鬧,明世宗嘉靖一心修道,明神宗萬曆幾十年不上朝。
不過前面說的幾個皇帝雖然不怎麼靠譜,但是卻一直能牢牢掌控朝局,姦邪如劉瑾、嚴嵩,皇帝一句話就能把他們搞定,對外戰爭也幾乎沒輸過,特別是打起倭寇來那是一點都不手軟。
但是到了明熹宗朱由校那裡,不靠譜就變成了不務正業了,他一心只干木匠活,把朝政完全交給了死太監魏忠賢,最能打的熊廷弼被殺掉了,北方長城倒了,滿清開始不停地挖大明皇城的牆角。
大明家裡也不消停,死太監魏忠賢只知道自己摟錢而不去賑災,以李自成的舅舅高迎祥(老闖王)為首,王左掛、宋獻策等三十多處農民造反,內外交困的時候,各地卻忙著給魏忠賢修生祠。
而當時的一把手皇帝朱由校在幹什麼呢?他其實也挺累,正揮汗如雨地干木匠活,他打造的大床和桌椅,連專家級的木匠也佩服的不得了。
也許是做木匠活閃了腰,當了七年皇帝、活了二十二歲的朱由校連個兒子都沒留出來——當然,在死太監魏忠賢的「幫助」下,懷孕的妃嬪都莫名其妙地流了產,生出倆活的,也在魏忠賢幫助下成功地夭折了。
清穆宗同治帝 業餘愛好不可說
前面說了四個不務正業的皇帝,除了漢靈帝賣官鬻爵令人不齒之外,唐玄宗李隆基(咱們就叫唐玄宗,幹嘛要聽滿清的話避諱改名)、宋徽宗趙佶、明熹宗朱由校的愛好雖然禍國殃民,但也算一技之長,要是不當皇帝,就憑他們的才藝和手藝,估計也能活得很不錯。
在後世的歷史上,他們甚至可能也是李太白吳道子張衡祖沖之一個級別的人物。
但是到了清朝同治皇帝那裡,愛好就變了味,而且味還很大,筆者寫的時候注意言辭,免得讀者諸君反胃。
滿清給同治皇帝的廟號是清穆宗,他的名字叫愛新覺羅·載淳,但為了方便,我們還是叫他同治皇帝。
現在居然有人吹噓什麼「同治新政」甚至「同治中興」,但是筆者要問一句:所謂的新政和中興跟同治有一毛錢關係嗎?要沒有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一幫子漢族能人帶著鐐銬跳舞(受滿洲大臣管制),大清早就完蛋了。
同治皇帝活了十九歲,當了十三年皇帝,實際掌權兩年左右。他沒親政咱就不說了,他親政兩年就乾了兩件事。第一件事那黑鍋讓他親媽慈禧背了——其實也不算黑鍋,同治剛「頂住壓力(列強入侵割地賠款國庫空虛)」下令開修圓明園,當年就死掉了。
而同治皇帝的死因,跟他做的第二件事,也就是他最大的愛好有關。
滿清遺老遺少(現在也有,還不少)變修的清史稿,自然說他們的皇帝是死於天花,但是真正的死因是什麼,他們編瞎話的時候心裡清楚,讀者諸君也明白——病根兒是有個「花」,但不是天花,而是花柳。
據史料記載(當然不是遺老遺少編的),同治從小就男女通吃,有據可查的是一個王慶祺的真男人(後來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以肅官方」),而《李鴻藻(同光重臣、左都御史、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吏部尚書,諡號文正)年譜》記載:(同治)日惟嬉戲游宴,耽溺男寵,日漸羸瘠,未及再祺,即以不起。
這些文字筆者就不譯成現代漢語,免得大家看了不舒服。
同治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史書記載經常出入煙花之地,並得了那種病的皇帝(宋徽宗也去,但沒得病,可能是去的地方比較高級衛生)。
當然會有人拍案而起:有皇宮脈案為證,同治皇帝死於天花!這裡筆者只想問一句:你相信現在醫生的「診斷」嗎?
一個掌握了實權的皇帝(即使沒親政也應該不受影響),後宮佳麗三千任君採擷,可是還要到風月場所去尋花問柳,那就只有兩個字能解釋通了——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