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淩晨,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忠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作爲我國毫米波技術領域的傑出專家和教育家,孫忠良這個名字在微波界如雷貫耳,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曾擔任國防“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原總裝備部某專家組專家。
人們都知道孫院士做的是大事,但是由于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很少有人知道他做的具體是什麽。在很多人眼中,他就像一位樸實而和藹的“老師傅”。
以近70歲高齡
牽頭申報國防項目
孫忠良院士1936年8月生于上海,1955年考入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自此,他的人生軌迹就再沒有離開過南京四牌樓2號。
1960年,本科畢業的孫忠良留校任教,2001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1991年至2003年任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東南大學電磁場與微波學科負責人。東南大學毫米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崔鐵軍教授說:“沒有孫院士等前輩的辛勤耕耘,就沒有東南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1980年,一個德國天文代表團到紫金山天文台參觀,看到毫米波射電望遠鏡時,他們驚訝地詢問其中的毫米波本振來自哪個國家,得知是“中國制造”,德國友人非常意外。而這個毫米波本振就出自孫院士之手。由于在開發毫米波頻譜上的突出貢獻,孫忠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1年,東南大學申報建設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孫忠良簡陋的實驗室裏,爲“七五國防重大預研項目”研制的集成前端,讓評審組專家眼前一亮。經專家組評審通過,當年底,東南大學正式啓動建設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也成爲該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5年,學校動員教授申報國家“973項目”,孫忠良院士以近70歲高齡牽頭申報國防“973項目”,並于2007年申報成功。項目組研制出當時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900GHz亞毫米波收發前端。
每年只有兩天不去實驗室
孫忠良院士每年只有兩天不去實驗室——大年三十和初一。他經常在實驗室連續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有一次,爲了趕一個項目,他甚至連續幾天沒回家,吃住都在實驗室。
孫忠良的一個學生說:“每次去找孫院士,他不是在搭電路就是在測電路。”2011年,看到安檢領域普遍使用價格昂貴的美國L3成像儀,孫忠良非常著急,開始計劃研制價格低廉而性能相當的毫米波成像系統,並親自畫系統框圖、做電路、搭建系統。
2012年,76歲的孫忠良研制出價格低廉的毫米波成像系統原型。通過這個項目,團隊的系統設計能力獲得極大提升。
即使走到生命的最後階段,孫忠良仍牽挂著工作。他最後的心願是構建價格更低廉、創新性更強的毫米波超材料成像系統,爲此,他在住院期間還多次跟同事討論此事,約定出院後一起完成這個系統,沒想到,這件事變成了永遠的遺憾……
東南大學老校長韋钰院士悲痛地說:“我和孫院士是校友,也是同學。我多年來一直看著他默默地、克己地奮鬥,敬佩之極!去年冬天得知他生病,我還和他通了一次電話,沒想到是最後的告別!”
樹下的“老師傅”走了
不管是孫忠良院士的學生,還是他身邊的青年教師,都深深欽佩孫院士的人格魅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陳志甯,一直記得初次見面時孫院士對他的叮囑:第一,我們做工程的,研究理論是爲了解決工程問題;第二,不要把發表論文看得太重了,要發展技術。
實驗室技師朱成钰從1986年開始和孫院士一起工作,他還記得15年前,人事處的一位老師好奇地問他:“老朱啊,你和孫院士什麽關系呀?這麽熱的天,孫院士爲了你評技師的事,來我們處裏兩趟了。”朱成钰說:“我之前不知道孫院士爲我的事這麽費心,意外得知後特別感動!”
楊非博士畢業留校,一時無法解決住處。孫忠良獲悉後,想辦法幫楊非在學校附近借到宿舍,讓他安心工作。幾年後,又安排楊非出國訪學,還細心地詢問他錢夠不夠用,幫他申請經費,並叮囑楊非不光要開拓眼界,還要學真本領,如期回國。
至今,楊非還清楚地記得初次見到孫院士時的情景:微波樓的小院裏,陽光從樹葉的縫隙裏灑落,兩位“中老年師傅”坐在樹下聊天喝茶。年輕一點的師傅問:“你找誰?”楊非回答:“我找孫院士。”問話人指著身邊的另一位“師傅”說,“這位就是。”楊非大吃一驚,原來大名鼎鼎的孫忠良院士如此平易近人。
如今,那位做大事的“老師傅”走了,帶著他對母校的深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