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陳喜順,蜈蚣舞第五代傳承集體代表性人物。1952年出生于澄海西門鄉農民家庭,其父輩原系“蜈蚣舞”主要編導演出人員,自小受其影響,向其學藝參與表演。
通過不斷的藝術實踐,積累演出經驗,逐漸成爲主力演員及領隊。但因曆史原因,該動物舞蹈一度被禁演。1985年,由陳喜順發起,帶動其他藝友,籌募經費,組建表演隊伍,重新排練恢複演出,並逐步對舞蹈和道具進行改進創新,讓西門蜈蚣舞在新時代重煥異彩。2009年1月,陳喜順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命名爲“廣東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2012年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百足毒蟲”當主角 全國獨此一家
動物舞蹈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在長期的生活生産實踐中,勤勞勇敢的潮汕人積累經驗,逐漸創造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間動物舞蹈。在有著“動物舞蹈之鄉”美譽的澄海,自清康熙年間開放海禁後,逐步形成粵東著名僑鄉,文化繁榮,遊神賽會之風盛行,城鄉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十分活躍,民間廣場舞蹈也應運而生。傳承至今已有100多年曆史的西門蜈蚣舞,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佼佼者。
▲西門蜈蚣舞如今已是名聲在外
蜈蚣舞的誕生,頗具戲劇色彩。晚清年間,當地民間藝術爭奇鬥豔、百花齊放,澄海西門鄉藝人陳成錦與石文勇,偶然觀察發現蜈蚣的爬行蠕動之美,于是萌發了創作蜈蚣舞的靈感,以滿足社日表演的需求。幾經“頭腦風暴”創作構思,西門蜈蚣舞獨特而美妙的表演形式漸漸成形。
就這樣,每逢社日等重大節日,蜈蚣舞載歌載舞巡遊于鄉間大街小巷,惟妙惟肖的舞蹈動作增添喜慶吉祥的節日氣氛,驅除邪惡迎福接祥,深受爲鄉間民衆所喜愛和推祟,成了澄海民間喜聞樂見的節目,100多年來曆久不衰。
▲極富陽剛魅力的蜈蚣舞
記者了解到,動物舞蹈最初來自摹仿動物崇拜和祭禮酬神的需要,因此創意來源和選材大多是吉祥如意的動物形象,寄托神靈保佑的美好願望。中國其他地區,例如陝西,有穿著繡有毒蛇、蠍子等五毒動物的衣物,以毒物作爲保護神,抑制或消除其它的毒物,頗有點“以毒攻毒”的意味。澄海西門社區將百足毒蟲的蜈蚣作爲選材,將潮汕人“種田如繡花”的精細與圖騰崇拜動物舞蹈的粗犷完美結合,創意編排創作獨具韻味的動物舞蹈蜈蚣舞,意在驅邪接福保平安。據現有資料顯示,這在中國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紮實功底默契配合 蜈蚣舞惟妙惟肖
一條長達22米的蜈蚣,紅黃相間的軀體,碩大的頭部像醒獅,血盆大口裏一對銀色尖銳巨齒,雙眼放著青光……這就是蜈蚣舞表演的道具,它由頭、身、腳、尾4部分組成,骨架用竹篾編紮,身軀各有硬、軟28節彩繪布框,用布縫制成弓形布套軟肚,使每節身軀前後連接,用變形誇張的藝術手法,把蜈蚣進行擴大和藝術裝飾。
蜈蚣軀體的各節骨架下,紮有15根圓木杆,便于表演者擎舉起舞。表演時由1人擎彩珠引領,15個人藏身蜈蚣腹下,彎腰屈腿,運用“丁字馬”、“弓步”、“觀音坐蓮”等武術動作,執棍操縱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它既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形態、習性,又表現出一種陽剛的氣概。
▲紮馬步是學蜈蚣舞的基本功
一說起蜈蚣舞,66歲的陳喜順難以抑制心中的興奮,手舞足蹈、繪聲繪色地向記者介紹。蜈蚣舞的表演程式由“出洞”、“轉大圈”、“伸腰”、“盤田螺柱”、“捕食”.“咬腳”、“翻肚”等一系列舞蹈動作組成,“‘翻肚’是難度最高的動作,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和默契的配合是難以實現的。”陳喜順介紹,表演時蜈蚣踏著潮州大鑼鼓鼓點節拍,起落交叉翻動,此時負責中間軀段的演員要將圓木杆從空心竹節中迅速拔出,使蜈蚣中間三段硬框懸空,騰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頭尾演員順利鑽過,“懸空翻肚”不僅考驗隊員的體力、舞蹈動作的娴熟度,更重要的是團隊的配合默契精神,才能使動作高度協調,表演惟妙惟肖。
傳承前輩智慧結晶 改良創新展現新魅力
蜈蚣舞因其獨特的鄉土風味和高超演藝而蜚聲海內外。早在1936年就赴香港參加演出,這一直令西門人引以爲豪。隨後抗戰爆發,蜈蚣舞演出活動隨之沉寂,新中國成立初期才重獲新生,但演出時斷時續。1962年由陳兩深、陳士芸等人發起,全面恢複活動,過後因曆史特殊原因又中止演出。1985年,由陳喜順等人組織演出隊伍,多次對該舞蹈變革創新,重新出演。
陳喜順回憶,決定重啓蜈蚣舞演出後,他們特別請來村裏的老前輩,進行爲期3個多月的專業教學和強化訓練。蜈蚣舞既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紮馬步是基本功,一開始練習後腳酸難忍,連上廁所都沒辦法正常蹲下。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慢慢在參加演出和日常練習中熟練掌握技術要領,熟記于心。
▲陳喜順正指導徒弟舞動“蜈蚣”
30多年來,陳喜順等人在傳承先輩智慧結晶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良與創新。表演道具的蜈蚣軀體加長了兩米多,布套色彩豔麗,加裝璀璨的珠飾、鏡片,整體藝術造型奇特,制作工藝越來越精美。原來蜈蚣軀體每一節硬框內等距安裝4支蠟燭,現在改用蓄電池燈光照明,加裝LED燈,連腳部也會閃光,後期還在表演中加入煙火元素。夜間表演時,蜈蚣口裏噴射七彩炫目的煙火,尾部高高翹起,烈焰騰空,喜慶而熱烈,視覺效果更佳,氣勢磅礴,蔚爲壯觀。
▲蜈蚣舞不斷改良與創新
西門蜈蚣舞的步伐也越步越遠,除在潮汕多地表演外,經常到廣州、韶關、東莞等全國各地表演,還多次走出國門,作爲文化交流的使者,應邀赴新加城等地獻演,把潮汕傳統文化的魅力帶到世界各地,贏得不俗的聲譽。融舞蹈、武術、音樂、工藝美術于一體的蜈蚣舞,因具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整套表演程式被收錄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2000年獲文化部第十屆群星獎(舞蹈)銅獎。
老師傅“傳幫帶” 培養一批後繼力量
如今,陳喜順已經從當年一腔熱血的“後生仔”,變成傾重于幕後教學傳承的“老師傅”。他致力把畢生所學傳授給身邊的年輕人,讓他們“接棒”繼承和弘揚這一西門、乃至潮汕地區的民俗文化瑰寶。
吳東達是陳喜順的“徒弟”之一。他是土生土長的澄海西門人,祖父和父輩全是村裏舞蜈蚣舞的能手。在“祖傳”蜈蚣舞的家庭裏長大,吳東達從小耳濡目染,幼年時便經常和小夥伴們用雨傘、被單當道具,模擬大人們表演動作“過過瘾”,心裏早早就埋下了一顆蜈蚣舞的種子。參軍退伍之後,吳東達正式拜師學藝,在陳喜順的指導下,學習難度最高的舞“蜈蚣頭”。
從紮馬步的基本功學起,陳喜順用繩子綁住吳東達的肩膀、腰部,再用單車輪胎內胎系著。小夥子一旦馬步沒有紮實,陳喜順馬上扯繩糾正。從單個的動作分解,到成套的連貫動作,再到團體配合,一個個動作,一遍遍地重複練習,吳東達雖然打心底裏喜愛這個表演項目,但是訓練後的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以及晚上訓練時間的不自由,讓他心裏打了退堂鼓,一度想要放棄。最終,在長輩們的鼓勵下,靠著軍隊訓練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從小打下的蜈蚣舞基礎,吳東達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了下來,從場下的替補,逐步成長爲場上的主力。
像吳東達這樣的年輕人,西門社區還有很多。陳喜順說,整個西門社區的年輕人都熱衷學習蜈蚣舞,老藝人們也都不辭辛苦、親身示範、手把手教學,積極扶持30多歲的陳旸旸,栽培西門蜈蚣舞第六代代表性傳人。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的加入爲蜈蚣舞表演團隊注入了“新鮮血液”,陳喜順希望青年一代能夠耐下性子、用心學習,一生堅守,讓這項特色鮮明的潮汕民俗性而又源遠流長的民間舞蹈藝術代代相傳,將其發揚光大。
▲西門社區的年輕人都熱衷學習蜈蚣舞
項目傳承
傳承五代 曆久不衰
澄海西門蜈蚣舞起源于晚清年間,其創始人爲民間藝人陳成錦和石文勇,出自祭祀社日娛神需要,以蜈蚣作爲驅邪接福的保護神而創作的民間動物舞蹈,成爲全國獨一無二的廣場性表演節目,具有民俗文化的藝術特征,爲鄉間民衆所喜聞樂見,傳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
陳成錦和石文勇始創蜈蚣舞後,一度的輝煌很快湮滅。1936年抗戰爆發,蜈蚣舞演出活動隨之沉寂,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才獲新生,但演出時斷時續。1962年由陳兩深、陳士芸等人發起,全面恢複活動。文革時期又中止演出。1985年再由陳喜順等人組織演出隊伍,多次對該舞蹈變革創新,重新出演。蜈蚣舞集體傳承已經五代,陳喜順爲第五代傳承集體代表性人物,2009年1月,廣東省文聯和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陳喜順爲“廣東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蜈蚣舞經過五代傳承集體的不斷傳承和創新,表演程式日臻完美。1987年赴廣州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演出。2000年、2013年先後應邀至新加坡參加妝藝節表演巡行,同年參加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舞蹈彙演獲金獎。整套舞蹈程式收錄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表演獲文化部頒發全國“群星獎”舞蹈比賽銅獎。1997年澄海區澄華街道西門社區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爲“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蜈蚣舞)”。2006年廣東省文化廳公布《蜈蚣舞》爲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009年1月,陳喜順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命名爲“廣東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2012年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蜈蚣出洞”
記者手記
共同的愛好 不懈的拼搏
運用標新立異超越真實的藝術手法,澄海西門人運用智慧和創意,模仿、提煉蜈蚣的神態和習性動作,繼承傳統、大膽創新,將一條百足毒蟲轉化成瑞氣吉祥、威風凜凜的精靈動物,賦子這一動物舞蹈更多的藝術美和感染力,給人一種視覺的沖擊和愉悅感,曆經百年而愈發光彩奪目。
“蜈蚣是西門人的吉祥物,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把它繼承和弘揚下去的責任。”生活中從事各行各業的西門人,因爲蜈蚣舞共同的追求與愛好,一到晚上有時間就集結到一塊兒訓練。白發蒼蒼的老人、如日中天的中年人,還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一輩,因爲同一種追求、同一個愛好聚在一起。一遍遍的練習,蜈蚣舞每個表演動作早已爛熟于心,但西門人從未停止練習的腳步,不斷有嶄新的臉孔加入,共同學習這項動物舞蹈,將它繼續傳承和弘揚下去。
一到社日等重大節日,大家更是踴躍參加。當天淩晨4時集中,沿途邊行走邊表演20多公裏,體力消耗特別巨大,隊員們不得不像“紅軍長征綁腿”一樣,用綁帶纏繞將小腿繃緊,腰上也系上綁帶,利用防護措施來抵禦酸累。即使如此,一天下來,隊員們的手和腳也往往被磨得起泡,但是沒有人叫苦喊累,更沒有半句怨言,他們都把可以參與其中當作一種無上的榮幸和殊榮。
記者在蜈蚣舞的“大本營”——西門永和園采訪時,一位年近六旬的老鑼鼓手忍俊不禁又充滿自豪地跟大家分享兩個孫子的趣事。視頻裏,年僅4、5歲的小欣、小韓兄弟倆,一個頭結紅綢、手持引珠,一個頭戴奶奶縫制的蜈蚣造型道具、腳纏紅綁帶,兩人一前一後賣力地舞動,稚嫩的身影像模像樣地“秀”起“Q版”蜈蚣舞,憨態可掬,異常可愛。這對小兄弟平日裏經常到永和園看爺爺和叔叔們排練蜈蚣舞,日積月累,他們也深深愛上這項動物舞蹈,對動作要領也已略通一二。西門蜈蚣舞後繼有人,讓人不由內心充滿感動。
西門人對蜈蚣舞有著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喜愛,他們將潮汕民俗的動物崇拜發揮到極致,逐步升華提煉爲西門人特有的一種拼搏精神。這或許是蜈蚣舞在曆史長河中幾經挫折,卻依然能夠留存並傳承下來,並在新時代煥發異彩的奧妙所在。西門人的祖祖輩輩,以蜈蚣舞爲凝聚力,把奮勇拼搏的奮鬥精神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全體西門人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奔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記者:林彥恂、林鵬
編輯:笑雲、文琛
來源:汕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