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在線財富管理平台之一的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而P2P業務曾是陸金所的核心業務。至于何時將徹底關閉P2P業務,還不得而知,但該公司已經開始申請消費金融的牌照了。
陸金所CEO計葵生本人也親自做出了回應,是真的退了!
自2016年以來,陸金所一直難以滿足P2P貸款機構向地方政府注冊的要求,導致其不得不放棄P2P業務。據媒體報道,陸金所計劃停止網貸業務,進行轉型,陸金所P2P業務的員工將會被並入一個專注于消費金融的新部門。
對此,陸金所回應媒體稱,“陸金服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網貸業務正常運營,存量産品與客戶權益不受影響。”所謂“三降”是指出借人人數下降、業務規模下降、借款人人數下降。
或許對于陸金所而言,放棄曾經賴以起家的核心業務也是無奈之舉,而將業務重點轉向消費金融可能會使得其上市計劃更加順利。
曾經的輝煌
2011年,平安集團“創新官”計葵生在平安中孵化出一個一站式開放金融平台,把所有産品放到平台上,通過互聯網接觸到金融客戶,並爲他們提供開放式的金融服務,陸金所就此誕生。
2015年陸金所P2P業務以交易量排在國內同業第一,當年第三季度,陸金所首次超過美國的P2P平台Lending Club成爲全球第一大P2P平台。
彼時互聯網金融還不是一個特別火爆的詞彙,少數平台開始面對這一項“創新型業務”作出嘗試。隨後的三年內,市場蓬勃發展,從業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神州大地開啓了熱火朝天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熱潮。
早期P2P平台跟陸金所是畫等號的,因爲那時P2P是陸金所唯一的商品。但如果要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商品和平台必然要分隔開,陸金所要進入第二階段,即做更開放的平台。
業務轉型之路
2016年底,陸金所作出重大轉變:P2P業務交由陸金所全資子公司陸金服專營,陸金所則成爲一個金融産品的開放平台。盡管當時陸金所P2P産品的交易量在國內排第一,但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彙川當時表示:陸金所不等于P2P,陸金所包括四類業務,即P2P、C2C(個人與個人間電子商務)、B2C(企業對個人電子商務)和B2F(機構客戶和金融機構之間資産轉讓)。
由于監管政策的收緊,陸金所在2016年轉型成爲“三所一惠”——即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平安普惠的“大陸金所”綜合財富管理平台架構,P2P被剝離至旗下子公司,且占比迅速下降至低于10%,財富管理、消費金融、機構交易平台等功能被突出。2017年,陸金所在新加坡成立陸國際,專注海外線上財富管理服務,陸金所控股“三所一惠”擴容爲“四所一惠”。
據陸金所CEO計葵生介紹,陸金所的商業模式分爲4個階段不斷演化:網貸平台與線上運營階段可稱爲1.0時代;隨後成爲跨業經營的開放平台可稱爲2.0時代;2015年後不再專營P2P業務轉向綜合財富管理平台是3.0時代;2018年後對金融科技的不斷應用稱爲4.0時代,規劃智能線上財富管理平台。
陸金所項目爆雷
17年-18年之間,陸金所代銷的資管計劃曾出現過逾期,于是被投資人要求擔責。拿其中的一個項目“同吉9號”舉例:
出借人在陸金所這個銷售平台上,購買大同證券發行的“同吉9號”資管産品,出借資金流向中海信托發行的“中海彙譽2016-93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計劃資金是用來給龍力生物發放貸款。
這樣解釋就很清楚了,陸金所在這次交易中充當是代銷的角色,只是爲項目提供了一個銷售平台,從中賺了點代理費、渠道費罷了。而代銷機構,只要符合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資質條件,並充分履行“適當推介義務”和“風險揭示義務”的行爲法律上就歸屬無責,逾期真實的責任在于貸款方龍力生物及其擔保人。
華麗數據背後的“深水炸彈”
網貸之家發布的《2019年6月P2P網貸評級TOP60排行榜》顯示,陸金服、拍拍貸、宜人貸、人人貸、小贏網金、玖富普惠、微貸網、麻袋財富、積木盒子、桔子理財,分列發展指數排名前十。
上海P2P平台陸金服(上海陸金所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中國互金協會信披系統上披露了2018年財務審計報告。財報顯示,陸金服2018年全年營收爲30.21億元(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爲30.15億元),同比2017年的38.18億元下降20.89%;2018年全年淨利潤爲1101.58萬元,同比2017年的642.61萬元增長71.42%。
在2018年12月,陸金所在一輪融資中籌集了13.3億美元的資金,估值達到了380億美元。
但華麗數據的背後,也隱藏著深水炸彈,據陸金服官網信披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陸金服平台累計借貸金額爲3479億元,當前出借人數爲92萬人,當前借款人數達147萬人。逾期金額爲21.11億元,金額逾期率爲2.15%,項目逾期率3.60%。
備案無望最終選擇放棄!
早在2015年3月,平安集團宣布整合平安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額信用貸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成立“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這一舉措被認爲是陸金所剝離網貸業務的信號。一方面,監管機構早已經確立了穿透式監管原則,不可能通過更名來規避監管;另一方面,自2015年下半年P2P頻繁跑路以來,P2P的口碑一直在衰減。而網貸新規的出台,也限制了這個行業做大做強的願望。
到2016年底,陸金所作出重大轉變,P2P業務交由陸金所全資子公司陸金服專營,陸金所則成爲一個金融産品的開放平台。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收窄甚至剝離P2P業務是陸金所試圖轉型的一個縮影。但轉型之路頗爲不順,求變曆程屢屢受阻,管理層動蕩疊加風控難題首當其沖。
2018年以來,陸金所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金融去杠杆政策、“資管新規”對整個金融行業産生深遠影響,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更加規範地運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陸金所調整了理財産品結構,進行了業務的適當收縮。但一些高流動性、高收益、低門檻産品的下架,使得陸金所缺失了原有的産品優勢,留下來的産品也遭遇激烈競爭。
從2018年年中開始到2019年上半年,網貸行業一直處于持續出清的狀態中。自4月網傳的備案試點要求中提到充實網貸機構注冊資本金以來,業內都在期待備案的到來,等待備案期間,網貸平台執行“三降”要求,網貸行業整體規模有所萎縮。其中,運營平台數、業務規模和出借人數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縮水。6月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864家,相比5月底又減少了26家。當月行業成交量爲893.81億元,相比上月減少36.22億元。一等等到下半年的7月份,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被稱爲“P2P史上最高規格的監管會議”。
然而,就在大家覺得備案有望時,這個會卻對“備案”只字不提。給P2P指明了兩條路,要麽出清,要麽轉型。哦對,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就是被納入“監管試點”。
耗到現在,顯然看來平台的壓力非常之大。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許多頭部平台紛紛宣布轉型。信而富轉型做助貸,和信貸宣布進入消費領域提供助貸業務……在平台數跌破千家之後,作爲中國最大在線財富管理平台之一的陸金所也沒能扛住“監管之壓”,失去了最後的信心。
有人專門分析了一下主要誘因:
- 其一,動搖了投資人的信心,加劇了投資人持幣觀望的心態,使得平台和行業整體的募資能力會進一步萎縮;
- 其二,網貸平台的正常業務拓展遭到較大限制,如營銷等都無法進行;
- 其三,‘三降’要求使得平台營業收入減少,增加了財務風險;
- 最後,由于網貸行業合規性不明朗,人才流失和資本利空將不可避免。
有人說按照陸金所的規模,其實還可以熬一熬。也有人說P2P大勢已去,未來肯定涼透,現在脫身才是最佳選擇。
江湖風雨總是變幻莫測,陸金所走過繁華、曆經滄桑,如今也算是脫胎換骨了。
那麽就讓我們後會無期,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