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舟山道古
第一百二十九期
舟山廣電微信“老舟山道古”專欄
(原“王教授的課”專欄)
爲大家講述
舟山的文化、記憶和故事……
本期《老舟山道古》
阿能老師帶你穿越300多年間
沈家門的繁華變遷
清道光年間,沈家門還是舵岙所屬,建鎮始于民國21年(1932)。但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定海展複開海禁後,漁業商貿開始發達。清同治年後,浙東第一漁鎮獨特的韻味和風情在沈家門尤爲明顯。民國21年(1932)沈家門建鎮,成爲了東南沿海漁民的主要集聚之地。到民國35年(1946),僅魚行、魚廠和魚棧就達300余家,流動人口最多時達10萬余人,街市繁華有“東西兩橫塘,大街一直上”之說,人稱沈家門是“活水碼頭”和“小上海”。本文試述沈家門的一些曆史地理問題。
沈家門的曆史沿革小記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頒“展海令”,居民漸增,傳入小對、小捕作業,漁業逐步開發。四十八年(1709),定海知縣缪燧發銀築東橫塘,長255丈,又先後築西橫塘、墩頭塘、小茶灣塘、中沙潭塘及荷葉灣塘,沈家門陸地面積大幅度擴展。到乾隆年間(1740~1749),大對船、大捕船興起,漁業興旺,漁村擴展,人口增多。同治元年(1862),沈家門成立“八閩漁業公所”,有閩屬各幫釣船480余條,到光緒年間,有大對船300余對,小對船500余對,烏賊拖船2000余條,當時的沈家門“市肆骈列,海物錯雜,販客麇至”,商業漸興。
據光緒《定海廳志》載“沈家門鎮每年春季爲漁船停泊之所”時已有鎮之提法。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沈家門人口達5000余人,民國7年(1918)增至1.3萬人,初具漁鎮規模,到民國8年,沈家門有大對船754對,塘頭大捕船31對,以盛産大小黃魚、帶魚、烏賊、鳓魚、鲳魚、鳗魚等著稱。
漁業日趨興旺,街市也日漸繁榮,東大街、中大街、泰來街、大道頭、泥道頭形成商業區,南北貨店、布店、酒樓、百貨店、藥店、煙酒糕餅糖果店、米店、“四六”棧房(或叫絲螺棧房)等相繼開業。
民國21年(1932),沈家門從洛舵鄉析出始爲建制鎮。至民國25年(1936),沈家門成爲東南沿海漁民的主要集聚之地。到民國35年,沈家門魚行、魚廠和魚棧達300余家,從業人員2100余人,年購銷鮮水産品2364噸,腌制銷鹹幹水産品2390噸。
解放後,沈家門漁業生産發展更爲迅速,港口延伸,東起半升洞,西至勾山浦,航道總長爲11.4千米,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可避強台風,號稱“萬船港”。
沈家門的老街與商行
民國時期,沈家門街市有“東西兩橫塘,大街一直上”之說。主要街道東大街(東橫塘)長315米,西大街(西橫塘)長435米,中大街(大街)長327米,新街長585米(包括泰來路)及東西沿港路長2000多米,路面均是用石條石板等鋪成。童子路(同濟路)長70米,伏虎路長410米,中興路長325米,均爲泥石路。
主要商業老街東大街臨街大多是兩層磚木結構樓房,樓下爲店面,樓上住人,原爲沈家門最繁華街市,有稍大商號達45家之多,還有酒樓18家,特色小吃沿街設攤。每當小黃魚汛、大黃魚汛、烏賊汛等汛期,漁鎮沈家門港萬船雲集,海鮮腥味盈天,流動人口最多時達余萬人,街上舟山話、溫州話、台州話、三北話和閩語混雜一起,車水馬龍,擠擠攘攘好生熱鬧,人稱“活水碼頭”和“小上海”。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頒“展海令”後,沈家門由于漁興民增,康熙四十八年(1709)後築東橫塘、西橫塘、墩頭塘、小茶灣塘、中沙潭塘及荷葉灣塘,使沈家門陸地面積大增,漁村也由此得到擴展。至民國7年(1918)沈家門人口增至1.3萬人,初具漁鎮規模。
康熙二十七年(1688),普陀民間有5艘船舶去日本進行貿易。康熙二十八年又去船3艘,貿易的商品主要有中國的绫羅綢緞和瓷器、茶葉、藥材及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等,運回來的主要有金銀銅和一些高檔幹水産品等。特別是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廷允許甯波港、舟山港商販去南洋通商,在18世紀,甯波、舟山“商人往東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
到19世紀60年代,土特産出口不再經定海港,舟山的白鲞、魚膠、烏賊等鹹幹水産品只得經甯波、上海口岸出口,到民國8年(1919),沈家門老德順發記酒坊直接用福建大商船載運“浙甯老德順發記酒坊土黃酒”運銷新加坡等地,每年達2025噸,民國9年,沈家門魚商楊萬年收購順母塗無泥筋泥螺加工成瓶裝醉泥螺,通過上海遠銷香港、南洋,每年達3噸左右,香港、廣東等地客商也上門收購烏賊鲞、海蜇皮、鹹黃魚等各類鹹幹水産品。
沈家門的舊宅
漁市興,商業盛,商賈雲集,財源滾滾而來,發家致富者大有人在,于是除沈家、馬家、劉家等大戶人家外,在沈家門發迹的“八閩”顯貴金家、郭家、丁家、賈家、黃家和一些溫台、三北富商等,紛紛在沈家門買地起屋。當時,比較有氣勢的大屋有新街(現文軍弄)的陳滿生大屋,爲兩層三進院落,是沈家門第一豪宅。還有新街北端郭家“翁洲小築”爲西洋式結構建築,菜市路“建源裏”、同濟路“小西湖”張宅,還有東橫塘李宅、周宅,缪家墩黃宅,東河丁家大院,中大街徐家老宅等。
大屋大院的興建,爲當時的沈家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和審美的空間。古樸典雅的廳堂、石板四整的道地、“四水歸堂”式的天井、精美雅致的花牆漏窗,階上的青苔綠痕,檐漏點滴的雨聲和穿堂繞樓的風氣,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轉瞬之間,漁鎮沈家門的變化日新月異,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舊城改造工程加快,昔日窄小的石板石條街路,被寬闊平整的水泥馬路所取代,深宅大屋一座接一座被拆遷,新城區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難怪一些離鄉多年的老沈家門也難識故鄉的街景市容了。現保存得較好的僅存缪家塘40號的黃家大院和東河路新春弄23號丁家大院。
黃家大院爲“八閩”黃姓商人在民國31年(1942)時所建,占地360平方米,建築面積爲550平方米,現辟爲“普陀博物館”。在正午的陽光下,老宅一下子鮮活起來,高牆花格瓦脊,門楣上有“四德新村”紅石牌匾,進門是一重樓三合院,雕花圍欄上有“龍鳳呈祥”、“鹿(祿)鳴回春”等精致木雕圖案,廊檐以纏枝蓮紋和桃果等裝飾,寓意多福、多子、多壽。
丁家大院是沈家門“四六棧房”(或叫絲螺棧房)老板丁慶裕私宅,丁慶裕發迹後,民國30年(1941),從甯波小港一清代老宅拆遷而建。丁家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將梁、檩、柱、牛腿、地板、石板、磚瓦等全部裝運至沈家門東河,照原樣重建,原門牆兩邊有龍脊,在一次台風中被毀。“福祿壽”花格圍欄,十分精致,廊沿八獅挂檐,垂蓮盛開。據丁家後人說,老宅堂房地板厚達5厘米,寢室地板也有3厘米厚。
圖片來源:舟山普陀文旅
編輯:王涵真
分享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