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公司都采用線上辦公以維持正常的工作開展。但現目前,展望疫情過後的發展前景,更多的公司正在探索適合當下社會環境的新型工作制度。“朝九晚五”或將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將遠程辦公和下線辦公結合在一起的“混合”工作制。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節奏,但世界各地的員工已經適應了遠程工作的節奏。現在當疫情得到好轉,公司召集大家回去的時候,不少員工表示自己不情願去公司上班。
5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55%的美國員工希望采用遠程辦公和下線辦公結合在一起的“混合”工作制。在英國,在家遠程工作的人數比例預計將翻一番,從疫情前的18%增加到疫情後的37%。
目前,公司的管理方式多種多樣。一些公司已經允許其員工在2021年之前繼續以遠程辦公的形式開展工作,或者是分批次、輪流到公司上班。還有一些人則完全由員工個人決定辦公的方式。
但世界各地的企業也開始考慮更長遠的問題,包括安排工作溝通、工作時間等問題。新加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設計研究員馬爾科·米納維尼(Marco Minervini)表示,在持續的不確定性中,更多的人選擇“混合”工作制:將遠程辦公與線下辦公有機地結合起來。
“混合”工作制究竟是怎樣的?
“混合”工作制是未來靈活、自由的工作的核心要義。“混合”工作制往往包括在何時何地工作方面有更多的自由,員工有更多的自主權,爲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靈活安排,而爲了工作放棄生活,或爲了生活放棄工作,可謂是兩全其美:有計劃但靈活可變;自由且獨立自主。
財經公司The Smart Investor的創始人巴魯克·西爾弗曼(Baruch Silverman)表示:“團隊建設和項目啓動可能需要線下到場辦公,但其他工作不一定需要到公司。一項在辦公室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的任務,在家裏可能只需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他的公司總部設在洛杉矶,在6月份采用了“混合”工作制。)
還有一些公司已經早早采用了“混合”工作制:Kissflow是一家數字工作場所服務提供商,在美國和印度設有辦事處,該公司采用了一種名爲Remote+的混合工作模式,即一個月有三周的線下辦公時間和一周的線下辦公時間。該公司承擔線下辦公周的住宿費用,並鼓勵員工在其余時間在家工作。
更有甚者,芝加哥的巴洛律師事務所(Barlow Law)則完全采用了線上辦公,線下辦公室只用于存放紙質文件和關鍵設備。
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認爲,大多數公司還是會保留線下工作模式,但工作模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魯姆(Nicholas Bloom)表示,一旦疫情得以緩解,每周兩天在家工作將是平衡線下協助和線上自由的最佳選擇,通勤帶來的壓力也將得到改善。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組織行爲學和理論研究員安妮塔·威廉姆斯·伍利(Anita Williams Woolley)認爲,公司至少該保留會議室,並精簡公司運作制度,降低運營成本。”
現目前“混合”工作制的缺陷
當然,“混合”工作制並不適合每個人。總體而言,誰能夠在家工作,誰不能在家工作,在社會經濟等方面都會造成不平等現象。
新冠疫情引起了人們對遠程工作的關注,當然也不排除不少工作者是出于照顧孩子的需求,或者受不了辦公室狹窄的環境,不得不選擇在家線上工作。但大部分是因爲個人的性格問題:例如,喜歡固定日程的人可能不習慣工作方式換來換去的。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PEO Companies的經理納爾遜·舍溫(Nelson Sherwin)表示:“對于這種個性的人來說,關鍵是要保持一致,辦公室或遠程工作,當兩者兼而有之時,就沒有辦法真正適應其中任何一種工作方式。”
如何改進“混合”工作制
組織設計研究人員麥奈韋林(Minervini)表示,理想情況下,所有員工都應該在同一天上班,盡管這對于完全采用線上工作的公司有點不切實際。領導者應該盡可能地與員工同舟共濟,面對面溝通的時間盡量一致。
麥奈韋林(Minervini)同時表示,她對“混合”工作制的未來持樂觀態度。甚至她在疫情之前就認爲那些傳統但效率低下的做法亟需作出改變,比如大老遠坐飛機去參加只有兩個小時的線下會議:“改變需要有創造性和決心,爲了人們的福祉、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著想,采用自由靈活且高效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