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影帝”對周潤發來說,不過是第N個和第N+1個的區別。
多拿一個獎,並不比清晨5點跑山,或者中午逛一次菜場更令他愉悅。
有錢、有閑、有心情。
無論市場景不景氣,無論年歲幾何,從來輪不到戲挑他,都是他挑戲。
在港星中選一個人生來過,你選誰?
古仔太拼、華仔太累、星爺太寂寞,我選發哥——
坐擁萬裏江山,卻不必享無邊的孤單。
所有努力,都是爲了更帥氣地活著。
周潤發,別名:發哥、小馬哥、賭神、香港之子。
每個別名,都代表一個傳奇。
這個傳奇的起點,位于香港南丫島。
如今,這裏是旅遊聖地,但在周潤發出生的1955年,它還是窮荒之所。
周父是常年漂泊在外的船員,嗜賭,常輸光薪水。
周母則在家養雞種菜,也到別人家當幫傭。
周潤發是這個貧寒之家的第三個孩子,乳名“細狗”,就是小狗的意思。
“細狗”不愛學習又頑皮,但非常孝順,不僅幫忙做事,連零花錢都自己賺。
中學沒讀完,父親便身染重疾。
頂梁柱正式垮塌,小周潤發辍學養家。
酒店服務員、郵差、相機推銷員,都做過。
因爲留下應得的小費被當衆開除、因爲摸了幾下客人的豪車被罵窮酸……
聽著很辛酸,實際更辛酸。
然而也正是因爲品嘗過各種底層滋味,才讓周潤發的表演豐富又飽滿。
18歲考入TVB藝員訓練班的周潤發,一騎絕塵。
剛畢業,每年就有十部戲。
其中包括無線翡翠台首部家族爭鬥劇《狂潮》。
這部劇有一百多集,整整拍了一年多。
這段時間,足夠周潤發追上香港奇女子——女主角缪骞人。
因爲走紅于70年代,內地觀衆對她並不熟悉。
這麽說吧,她能令各色男子神魂顛倒。
出身書香門第的缪骞人,與圈中女星太不同了——
出口詩詞歌賦,還畫得一手好水墨。
但,這也成爲她與周潤發分手的導火索。
就像周潤發後來說的,他們沒辦法溝通。
神奇的是,分手後他們仍然合作過很多次。
並且爲著缪骞人的緣故,周潤發拍了好些文藝片,均慘敗,一度被稱票房毒藥。
盡管耽擱了好幾年,周潤發仍算得上年少成名——
25歲,拍了《上海灘》。
許文強一角,開創了江湖片黑白之間前所未有的灰。
所以他的悲劇所造成沖擊力,更加摧枯接朽。
周潤發,或者說“強哥”成爲中國娛樂業最早的頂流——
所有男青年都妄想成爲他;所有女青年都夢想能嫁給他——但當時,周潤發眼裏卻只有一個陳玉蓮。
他們相識于寒微,交往一年多後,周潤發因《上海灘》爆紅。
但陳玉蓮這個金庸心中最具小龍女氣質的女孩,生活中同樣纖塵不染。
她不喜歡周潤發仗著走紅亂接戲,兩人爲此總是吵架。
吵到後來,連發仔的媽媽都覺得二人不如分手。
可真分了手,周潤發卻受不了了,一度痛苦到喝洗潔精。
正在這時,“香港觀衆心中永遠的小公主”余安安出現了。
婚禮極盡盛大。
然,閃婚後發現並不合適,于是閃離。
同年,周潤發遇到他的真命天女——陳荟蓮。
她與之前的三位都不一樣。
作爲演員,她相貌平平從未紅過。
但作爲女朋友,她優于之前的任何一位——
出身新加坡富豪之家,性格極其溫柔平和。
漂亮什麽的,周潤發早就見慣了,反而覺得陳荟蓮這樣的女生更吸引他。
連林青霞見她後都大歎:陳小姐這樣的女孩真難得,發仔找到了。
而且,陳小姐很有旺夫體質。
遇到她之後,周潤發終于有了“強哥”之外的突破:
1985年,憑電影《等待黎明》成爲雙料影帝。
1986年,憑《英雄本色》斬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該片更以3465萬港元的票房成爲年度票房冠軍,打破了港片的票房記錄 。
“小馬哥”鈔票點煙的著名鏡頭,也炫酷地載入了史冊。
周潤發成爲無線誕生的最早的巨星——要什麽有什麽,風光得要命。
奇怪的是,曾因情感屢次受挫而對陳荟蓮說出“我不會娶你”的周潤發,就在此時此刻,突然求婚了。
1987年6月5日,陳荟蓮風光大嫁。
7月,周潤發與鍾楚紅主演的愛情片《秋天的童話》便又幫他拿到一個影帝。
緊接著,《龍虎風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阿郎的故事》,第三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賭神》則成爲引領港産賭片風潮,且無人能比肩的神作……
果然男人有了賢妻,就什麽都有了。
發哥的確是天才型演員,可以神奇地駕馭各種角色。
黑道大哥、放蕩浪子、悲情臥底、智障賭神,統統不在話下。
在港片鼎盛的時代,他開啓了諸多類型片的先河,連屢屢吃癟的文藝片,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可謂帥出了天際。
由此,他被譽爲“演技之神”、“一個時代的坐標”。
又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爲“雙周一成”,成爲港片無法逾越的三座大山。
90年代香港最賣座的10部電影,三人就占了9部。
其中周潤發與張國榮、鍾楚紅聯袂主演的《縱橫四海》,既是神偷類型片的經典,也是香港浪漫主義槍戰片的巅峰。
發哥與紅姑的那段輪椅舞,美到令人發指。
他亦因名利雙收,拯救了因《喋血雙雄》慘敗而陷于低谷的吳宇森。
1994年,周潤發主演的《賭神2》不僅是年度票房冠軍,更打破了當時港片的票房紀錄——同時,它也爲90年代港産賭片熱潮劃下了一個句號。
1995年的《和平飯店》,是周潤發90年代在港片中最後一個高光時刻。
它也以一曲英雄的悲歌,拉下了香港英雄時代的大幕。
之後,周潤發就去了好萊塢。
手握5個影帝,當時的香港演員無人能出其右。
然而,再厲害的戰神,也無法主宰別人的戰場。
盡管在好萊塢,發哥得到的是華人演員從未有過的頂級待遇:
從《替身殺手》《邊緣戰士》到《安娜與國王》,都是男主角,陣容也不差。
然而口碑平平+票房失利,無一幸免。
他可是戰無不勝的發哥呀!
頭戴王冠、熱血滿腔、正值壯年。
這樣的英雄卻無用武之地,怎不讓人拔劍四顧心生茫然?!
恰在此時,李安請他出演《臥虎藏龍》。
講真,一開始沒人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連李安自己都認爲拍武俠片嘛,至少應該請位武打明星。
所以他的第一人選是李連傑。
而且當時發哥已經45歲,比李連傑足足大8歲,不會功夫,身形也偏胖。
所以李安當時選發哥:一、是李連傑因故不能分身;二、無非想借助他的名氣。
明明是劍走偏鋒,最後卻印證了一個真理:
漂亮的功夫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得,出神的演技才是成就一部傑作的根本。
那個到死才歎一句“這一輩子都浪費了”的李慕白,不是發哥誰會愛?!
而竹林一戰,更是中國武俠史上最潇灑俊逸的一幕。
爲此,他吊威亞吊得腰椎錯位,多年後仍有複發。
周潤發這樣的演員,絕不辜負任何人——
你想要的都能給你。
最終,《臥虎藏龍》創造多項紀錄:
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包括華語影史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同時,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億美元票房的外語片。
然而,這樣的成就也無法扭轉水土不服的窘境,《防彈武僧》再次失利後,他終于下決心離開好萊塢。
2005年,《獨自等待》中的驚鴻一瞥,宣告發哥回歸。
首秀是張藝謀的商業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
該片不僅斬獲年度華語電影票房冠軍,還囊入4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再加上票房與口碑齊飛文藝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證明我發哥還是我發哥。
當時,中國電影已經進入大片時代。
衆所周知,這個時代因《臥虎藏龍》而起,以《英雄》爲序幕。
但周潤發與大片卻不甚有緣。
《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後,他曾收到吳宇森電影《赤壁》的邀約,飾演周瑜。
結果開拍前與制片方鬧翻。
雙方各執一詞:
制片說發哥各種苛刻條件多如牛毛;發哥說在美國拍片時都是這條件,自己已經很退讓。
最終不歡而散。
這件事對發哥影響不小,使他一度對國內市場失去信心,甯願返身去拍美片。哪怕片酬低,哪怕不是男主角,哪怕成績平平。
可是,哪個演員不想站在電影海報的C位?不想每部作品都青史留名?
但,待發哥再返故土,已錯過良多。
無論《孔子》還是《銅雀台》,票房與影響力都與《赤壁》相去甚遠。
同時,由于出了名的“事多”,令很多人望而卻步。
只有姜文這個膽大包天的,還敢觊觎他。
也是沒法子,如果不請周潤發演南國一霸黃四郎,還有誰能與他和葛優同台鬥戲呢!
然而姜文作品的確很折騰人呢,發哥不得不用王晶的一系列爽片來舒緩神經。
說到底,港片才是他的拿手好戲。
你可以說《澳門風雲》很爛,但你不否認:賭片裏有發哥就有票房,就能一口氣推一個系列。
不過出走的這些年,發哥同樣錯過了港片的崛起。
先是2002-2003年的《無間道》系列,然後是2012年的《寒戰》。
還好,他趕上了《寒戰2》。
香港電影對發哥來說,永遠是最特別的。
只有在這裏,他可以不計較番位和咖位。
他喜歡姜文,但拍《讓子彈飛》是姜文寫信相求,片酬也不能少;
他喜歡《寒戰》,卻可以自己打電話要個龍套,還直言酬勞多少不重要。
劇組也很上道,馬上根據他的愛好,安排了酷愛攝影的大律師一角——
當年他拍的一張鞏俐定妝照,可是賣了300萬!
後輩梁家輝在宣發現場回憶,當年他和劉德華第一次給發哥跑龍套,興奮得要命。
發哥笑答:我已經老了,以後要跟著他們兩個跑龍套了。
再老,也是發哥。
2018年,周潤發與郭富城聯訣主演的電影《無雙》上映。
打破包括“香港警匪片最高票房”在內的多項記錄,也是2018年國慶檔唯一破十億的電影。
開拍前一年,發哥開始健身,體態、身手完全不輸年輕人。
衆多武打場面,全程未用替身。
63歲的周潤發,以他從內到外天下無雙的帥,證明了發哥在電影市場的永恒性。
同年,發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將捐出個人全部財産,約56億港元。
崇尚奮鬥與公益精神的香港人,從不吝于對他的欣賞和褒獎:
讓他成爲第一個被寫進中學教科書的演藝明星;
香港郵票,也因爲他,第一次出現了藝人的肖像;
他還被授予了演藝界人士所能獲得的最高政府榮譽——銀紫荊勳章。
然而無論大衆怎樣推崇,周潤發始終保持一副平民百姓的狀態,不肯站上神壇——
在一次采訪中,他耿直的表示:“我是老屁股,不是老戲骨。”
沒錯,周潤發不是完美無暇的人,他身上有不少東西被人指摘:
比如:在劇組要求多、排場大。
比如:在片酬上獅子大開口,且锱铢必較。
就連鼓勵後輩時,都帶著濃烈耿直的市井氣——
“我第一次見到周潤發時,他向我展示自己亮閃閃的勞力士表。他告訴我,你只要努力工作,以後也會有!”——劉德華
更神奇的是,因著與許鞍華的情誼,他接拍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但當許鞍華想給該片一個喜劇的結局,卻因爲發哥不肯到鞍山補拍最後幾個鏡頭,被迫以悲劇情節結尾……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在專業領域,他既令人敬仰又令人膽寒;
在生活中,他卻出了名的親切、簡樸。
家裏大白牆、塑料凳、餐桌上鋪著一次性台布;
吃路邊攤、坐地鐵、跟市民更是賊好說話;
他做公益,遇到台風天,穿上雨衣,幫忙清理路邊的樹枝……
很多藝人抱怨的所謂“明星的不便”,巨星周潤發卻完全沒有。
你要合影他便笑嘻嘻地掏出手機的拖鞋大叔,有什麽稀奇?!
可這卻是發哥最理想的人間:
“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個幸福和正常的人。生活中最難的事情不是你賺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以一種簡單而無憂無慮的方式度過余生。”
話雖如此,但名利所在之地,是最難抗拒的漩渦,古往今來幾人能逃?!
所以人人想成爲周潤發,世上卻只有一個周潤發。
他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不是一個放牛娃的奮鬥史。
也不是他的成就如何卓絕、人所不及。
而是他明明站在光芒的中央,卻常常自在地穿行于人聲鼎沸的菜場。
和小販娴熟搭腔,買幾根時鮮青菜,頂好出門再來一碗車仔面……
若非如此,巨星幾多,港人心中爲何只有一個“香港之子”?!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文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