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同唱新民歌,好日子天天放在歌裏過。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的廣西新民歌大會在八桂大地掀起新民歌傳唱的熱潮。作爲2022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廣西新民歌大會以“喜迎黨的二十大中華民族一家親”爲主題,爲人民創作、爲時代放歌,聚焦新時代、新征程、新生活,弘揚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主旋律,展現廣西民歌魅力,唱響中國文化自信,表達了八桂兒女緊跟偉大複興領航人踔厲笃行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新民歌大會共征集到1200多部參賽作品(其中海外投稿67部),既有對經典民歌的混搭改編,也有地道原生態的質樸歌謠,更有一批時代氣息濃郁的原創新民歌。一首首充滿激情、特色鮮明、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的新民歌,唱響了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向全世界生動展示了廣西新形象。
想唱就唱,唱響新民歌魅力
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嗨歌大會,這是一次廣西民歌資源的全面梳理,這是一場新民歌創作力量的全面展示。“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廣西新民歌大會自3月啓動以來,吸引了廣大民歌愛好者積極參與,既有專業文藝工作者,也有社會各界的民歌達人,既有年僅5歲的幼稚歌童,也有108歲高齡的耄耋歌者,還有15個國家的民歌愛好者參與。他們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品,以流行時尚與傳統民歌元素相結合的創作和演唱,展現新民歌魅力,縱情歌唱美好時代和幸福生活,深情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火熱情懷。
本次新民歌大會有1200多部作品參賽,其中814部作品入選線上展播,51部作品入圍線下競演。“黨的領導一百年,巴馬舊貌換新顔;多謝黨啊來領導,農民得到好生活。”在線上展示平台,巴馬弄峰村108歲的吳彩連老人清唱一首原生態山歌《唱山歌感黨恩》,吐詞清晰、感情真摯的演唱爲她贏得超高人氣。“唱得好穩”“沒想到老人108歲了氣息還這麽足”……網友們發自內心地爲老人點贊、叫好。
在參賽作品中,還包括來自越南、菲律賓、柬埔寨、老撾、泰國、新加坡、新西蘭等海外投稿作品67部。其中,美麗的老撾歌手金茉莉表現尤爲搶眼,她在廣西留學研習民族音樂,選擇用老撾語和中文演唱廣西經典民歌《多謝了》,歌聲悠揚婉轉、細膩傳神,唱出了對廣西這個第二故鄉的熱愛,獲得網友贊譽。
活動在網絡平台集聚超高人氣,“出圈”效應凸顯。4月15—20日點贊活動期間,作品總點贊量達527萬。4月28日,大會入圍線下競演的51部作品在南甯進行兩場角逐,包括央視頻、環球時報等中央媒體在內的73家平台同步直播競演實況,總點擊量達327萬。而截至5月1日,活動全網總點擊量超過1.95億次,海外點擊量300多萬次,呈現出海內外同唱新民歌的喜人景象。
大會評委、著名詞作家張名河高度評價本次新民歌大會。他欣喜地表示,大會參與人數之衆、地區之廣、作品之多,全網總點擊量破億次,實屬空前,十分令人欣喜和振奮。參賽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不僅民族特色鮮明,而且透著強烈的時代氣息。既能聞到泥土的清香,又能聽到山水的鳴唱,充分展示了新民歌、新生活的無限魅力。
另一位評委、廣西藝術學院聲樂教授徐寒梅認爲,網絡傳播方式的運用,極大提高了本次新民歌大會的傳播力、影響力。她進而談到大會對新民歌創作人才的挖掘及對廣西民歌的深遠影響:“很多年輕人加入到新民歌的創作和演唱中,接過了傳承民族文化的接力棒,這讓我很欣慰。他們運用多種藝術手法與傳統民歌相融合,探索新民歌的多種可能性,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廣西民歌未來的希望。”
堅定文化自信,創新性弘揚民歌文化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老藝術家黃婉秋的回信中勉勵:“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廣西素以“歌海”著稱,原生民歌風格多樣、旋律優美,是廣西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生態環境以及人們的勞動方式發生變化,一些民歌種類正在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創新性傳承發展優秀民歌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在新時代書寫新民歌傳奇,廣西音樂人在新民歌大會中亮出了耀眼成績。
崇左市“天之琴”女子彈唱組合演出的《天琴姐妹》,獲得本次新民歌大會金獎。節目表現壯家姐妹彈著天琴,踏歌起舞,充滿信心開創美好生活的歡樂情景,表達了壯族人民堅定文化自信,奮發向上跟黨走的時代精神和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美好向往。這首歌的曲作者盧素珍興奮地告訴記者,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民族博物館,殷殷關切廣西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彈唱組合的幾個姐妹很榮幸地現場聆聽了總書記講話,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努力傳承發展壯族天琴藝術這一國家級非遺文化。壯族天琴藝術要發展,必須守正創新,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她在作曲時,打破古老天琴原有曲式結構,融入現代作曲技法,創新表現形式,讓歌曲和表演流動起來,增強了時尚性和觀賞性。
獲得優秀獎的《天下好地方》,兩位演唱者以外地人的視角贊美廣西的好山好水及淳樸民風,從而找到歸屬感和幸福感。整首歌曲節奏明快,是一首流行風的新民歌,歌曲在開頭和中間部分加入襯詞“尼的呀”,突出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歌曲抓人眼球的點在于舞台呈現方式的獨特性,將雜技表演運用到民歌演唱中,給觀衆造成新奇的視覺沖擊,好聽、好看。
同樣獲得優秀獎的《三月三日》,表現當代壯族人民在三月三節日的歡樂場景。巧妙的是,歌曲在開頭和結尾處融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三月三日》:“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飄逸的古風旋律和歡快的新民歌無縫銜接,形成古今對話、虛實相間的奇妙場景。
梢麗組合近年活躍在廣西各大重要文藝舞台,爲觀衆帶來民族風情濃郁的廣西各族民歌。“梢麗”在壯語裏是“漂亮姑娘”的意思,梢麗組合由來自廣西壯族、漢族、侗族、布依族的4位年輕姑娘組成,她們都是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系研究生,畢業後在各高校從事民族聲樂教學,是民族藝術的年輕傳承人。她們熱愛廣西民歌,擅長演唱廣西各民族的原生民歌,也演唱各種曲風的新民歌、改編民歌。這次她們帶來一首歡快的用漢壯雙語演唱的新創民歌《踏歌三月三》,現代作曲技法與民歌元素的碰撞,使這首歌既有民歌淳樸的味道,也充滿新時代的蓬勃朝氣。歌曲也獲得優秀獎。壯族姑娘潘婷說:“我們希望將廣西的山歌唱出廣西,唱到全世界。”
要傳承發展廣西民歌文化,必須守正創新,與時俱進地加以創造性發展。評委、作曲家傅滔說:“入圍線下競演的51部作品,有些是用廣西民歌素材改編的新民歌,更多是運用廣西元素原創的新民歌,其中不乏一些有亮點的優秀作品。本次新民歌大會整合了廣西民歌資源,促進了民歌的傳承與發展,向外宣傳了廣西民歌,展示了廣西新形象,打響廣西民族品牌,非常有意義。”
豐富音樂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和廣西故事
心想唱歌就唱歌,贊美幸福好生活。每一首民歌,都是“聲”情告白;每一次吟唱,都是心與心的交響。在1200多部參賽作品中,湧現出一大批聚焦偉大複興中國夢、建設壯美廣西的優秀節目。這些新民歌的創作者和演唱者,用豐富的音樂語言講述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故事和廣西故事。
紅軍留下一面旗,祖孫三代護紅旗。來源于真實故事的歌曲《一面旗》,深深打動了觀衆的心,獲得銀獎。1935年冬天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中,一位李姓紅軍戰士在村民黃合林家養傷,離別時留下一面紅旗。黃家祖孫三代精心保護這面旗,如今這面旗陳列在自治區博物館。詞作者李君參觀灌陽新圩阻擊戰紀念館,被這個故事打動,含淚寫下歌詞,並請廣西音樂人劉藝譜曲。李君說:“歌曲打動了很多人,希望作品的精神可以爲更多人帶去心靈洗禮,讓更多人了解百姓對紅軍的濃情厚誼。”
“童心架起同心橋,讓多彩文明之光閃耀……”獲得銅獎的《童心橋》,是曲作者趙羽應南甯市群衆藝術館邀約,爲一個東盟十國活動寫的主題歌。趙羽一直堅持民歌與流行融合的音樂風格,曾到廣西各地采集到一千多首山歌,在創作中用原生態的底蘊,譜寫新民歌的旋律。趙羽介紹,這首歌表現民族團結和對東盟人民的情誼,願“童心通向同心橋,世界會更加的美好”。
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香哩組合演唱的《妹像杜鵑一樣美》,是隊長陶歌創作的一首瑤族情歌,曾登上CCTV舞台和“學習強國”民族文化專頁。歌曲曲調清新爽朗、婉轉動人,唱出瑤族青年男女甜蜜的愛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組合成員汪雲貴在當地赫赫有名,被譽爲“瑤山裏飛出的金鳳凰”。她放棄大城市生活,回到家鄉辦企業、搞旅遊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去年10月,她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個人奮進獎。在她的影響下,更多年輕人回到家鄉建設瑤山。她說:“我想讓更多人認識大瑤山,認識瑤族文化。”
幸福生活因有黨,致富不忘黨恩情。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群衆傾情歌唱《十頌黨恩》:“一來感謝共産黨,我們時刻把你想;以前給人做牛馬,現在自己把家當……”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讓毛南族群衆備受鼓舞。當地群衆把感恩之情編織成美妙音符,唱出對黨的恩情、對幸福生活的歡欣。詞作者覃曉琳激動地說:“我們會牢記總書記囑托,再接再厲,繼續奮鬥,鄉親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星星伴月亮》《瑤歌一唱親上親》《李花白蓮蓮》《趕歌圩》《呢喃的阿媽》《梅山圖》《瑤家妹》《布愛》《打轉來》……一首首獲獎歌曲,是描繪壯美廣西、彰顯民歌文化、體現民族團結、融入家國情懷的時代之聲,彙聚成壯鄉兒女喜迎黨的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的幸福畫卷。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新征程上,5700萬壯鄉兒女緊跟偉大複興領航人踔厲笃行,以奮進開拓前路,以拼搏實現夢想,努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