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乘客在西安市鍾樓附近一公交站掃碼乘車。新華社記者鄒競一 攝
封面新聞記者 邵萌
7月的第1周,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5在西安和北京被發現。
7月6日,北京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9場新聞發布會,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透露,5日通報感染者1至3的標本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病毒均屬奧密克戎變異株BA.5.2分支。綜合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測序結果,初步考慮本次疫情爲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
就在此前一天,西安市疾控中心通報當地此次疫情基因測序結果:陽性感染者感染的毒株均爲奧密克戎變異株BA.5.2分支。這也是BA.5首次在我國內地出現社區傳播。
盡管溯源還在進行,但綜合流行病學和基因測序結果,本次西安、北京疫情源頭均來自境外。一位疾控系統專家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面對傳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變異株,“外防輸入”是重中之重。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建議,一方面,在“外防輸入”上要堅持“唯早唯快不敗”,另一方面,序貫接種、研發針對奧密克戎BA.5的疫苗、進一步推進老年人和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十分重要。
在多國成主要流行毒株
免疫逃逸能力更強
BA.5是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今年2月在南非首次被檢測到,近期已取代BA.2在美國和歐洲多國成爲主要流行毒株。世衛組織公布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樣本顯示,截至6月19日,BA.4和BA.5變異株合計已占全部樣本的55%。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數據庫(GISAID)分析結果也表明,目前BA.5已成爲全球位列第一的奧密克戎亞分支,且占比呈較快上升趨勢。
記者注意到,5月2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報告了我國首例境外輸入奧密克戎變異株BA.5感染者情況。在6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疾控研究員王文玲介紹,5月,國內從輸入病例中首次檢出BA.4和BA.5。近期,境外輸入病例中發現的BA.4和BA.5感染者呈逐步增加迹象。
多項研究表明,奧密克戎BA.5傳播速度和免疫逃逸能力較此前的BA.1進一步上升。常榮山介紹,6月17日,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等在《自然》雜志在線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奧密克戎BA.2.12.1、BA.4、BA.5新亞型對三劑新冠疫苗接種者血漿顯示出更強的抗體中和逃逸能力。三針劑完全免疫後的BA.1突破感染主要喚醒原始毒株激發産生的記憶B細胞,而BA.2.12.1、BA.4、BA.5的突變可成功逃逸這些抗體的識別。
“這也意味著,針對奧密克戎BA.1變異株研發的疫苗,在預防BA.5等其他毒株時存在‘免疫原罪’現象,難以對後續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産生免疫保護,而且在BA.5流行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反複感染,即此前自然免疫産生的中和抗體,不保護個體免遭BA.5的再感染。”常榮山說。
在致病性方面,尚無確切結論。一位不願具名的免疫學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奧密克戎BA.5相比從前變種致病性更強,目前來看,其導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並沒有顯著增加迹象。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此前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指出,需要重點關注是否會再感染、再感染後病情輕重程度、是否有走向地方性疾病的趨勢等。“不需要太過擔心。”
資料圖。封面新聞記者邵萌 攝
外防輸入是重中之重
專家建議關注重點地區重點人群
在6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指出,奧密克戎BA.2仍是我國本土疫情主要病毒株,但要高度警惕BA.4和BA.5境外輸入傳播。研究員王文玲表示,從初步研究結果看,BA.4和BA.5的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強,防控難度將有所增加,“外防輸入”壓力增大。
一位疾控系統專家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傳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變異株出現,給“外防輸入”帶來一定挑戰,鑒于全球疫情形勢,仍需把“外防輸入”作爲重中之重。
常榮山表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很重要,“唯早唯快不敗。”他認爲,需從這幾起境外輸入引發的疫情中吸取教訓,對印度、尼泊爾、新加坡等地的旅居史人員要重點關注。發現陽性病例後,一定要基因測序,摸清病毒類型,從而采取進一步措施。
上述免疫學家告訴記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發布後,“外防輸入”策略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建議,在堅持原來措施的基礎上,優化旅客入境後的核酸檢測、隔離等程序,做到更精准、規範。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奧密克戎BA.4/5,常榮山認爲,被稱爲奧密克戎“第二代變種”的BA.2.75更需警惕。該變種于6月初在印度發現,已迅速傳播至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BA.2.75與祖代毒株相比,在刺突蛋白基因區有80個核苷酸突變(外加幾處缺失突變);免疫逃逸能力超過BA.4/5。需密切監控BA.2.75輸入。發現陽性病例後,建議做基因測序,如果是BA.2.75,需做單人負壓隔離防控,否則會透過定點收治醫院進入社區傳播,防控起來就非常困難。
資料圖。來源:新華社
疫苗仍是有效手段
老人兒童是重點群體
BA.5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是否意味著接種疫苗意義不大?多位專家表示,疫苗仍是預防重症和死亡最有效手段,與物理防控相比,也是更經濟、高效的。
常榮山告訴記者,序貫免疫是應對“免疫疲勞”的有效手段。同時,要研發針對BA.5的疫苗。據介紹,BA.5已成美國主導毒株,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建議新冠疫苗制造商推出包括專門針對BA.4和BA.5成分的疫苗加強針,簡化審批流程加速上市。
他同時表示,要進一步宣傳,說服老年人和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兒童接種的重要性易被忽視,實際上,新冠病毒在兒童群體中的致病性和重症率呈上升趨勢。”他建議,開發針對兒童的新冠疫苗,也可一定程度上打消家長的猶豫。
上述免疫學專家認爲,常態化核酸檢測是快速發現疫情、防止進一步蔓延的有效手段。他也表示,常態化核酸檢測應主要在輸入風險較高的省會城市及人口千萬級城市開展。常榮山認爲,高風險地區和或高風險人群,才需常規檢測,以往輸入性疫情幾乎都源于此。對醫務人員、口岸交通運輸人員以及移民、海關系統一線人員等,加密核酸檢測頻次,施行常規檢測是科學的。
王文玲也指出,中疾控將密切關注有關國家BA.4和BA.5的流行趨勢,及時跟進全球關于新型變異株的研究進展,及時評估研判,指導各地落實好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科學精准做好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的防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