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在北宋時期開始發行,但“紙幣”得到國家財政的重視,卻是在南宋時期。但是南宋時期發行的大量紙幣後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最後成了一張張廢紙,而且還使得南宋當時的經濟到達了崩潰邊緣。爲何在明知發行紙幣會産生的一定的貶值的情況下,南宋仍然要用發行紙幣來解決財政問題呢?這要從南宋時期紙幣發行的主要情況談起,當時南宋紙幣發行種類很多,而且也存在著一定的時代特征。
一、 南宋時期發行紙幣的概況
雖然“交子”的流通範圍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擴展到四川之外的其他地區,但也不曾在全國範圍內發行過。而南宋時期的紙幣,卻是發行範圍很廣,在全國範圍內,紙幣的發行比金屬錢幣的發行量更多。
1、賤金屬本位幣制基礎上的紙幣制度在南宋時期完全確立
北宋時期的“交子”是一種基于財政貨幣制度上的“可兌現”貨幣,但是南宋時期的紙幣制度是一種“不可兌現”的紙幣代表,這也就意味著在南宋時期,賤金屬本位幣制基礎上的紙幣制度開始在南宋時期完全確立。因此,在南宋時期,紙幣實際上已經成爲當時財政制度和政策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政策。
實際上,在南宋以前,“銅錢”都是作爲主要的國家財政貨幣而存在,但是在南宋時期,爲了鞏固財政壓力,確立了一種以“紙幣”爲中心的財政貨幣制度。當時的紙幣已經成爲了南宋時期大規模、大範圍發行的一種流通貨幣,這種大規模、大範圍的發行,也帶來了我後文中將要提到的一點,那就是紙幣發行制度在南宋中後期處于一種失控狀態。
2、中後期紙幣發行制度屬于失控狀態
因爲南宋發行紙幣的顯著特點,使得南宋的紙幣在中後期完全已經成爲了一張張“廢紙”,政府的信用已經完全不能支撐“紙幣”制度的運行了。由于大規模的紙幣發行量,使得後期的紙幣貶值嚴重,紙幣的財政功能的實現也越來越困難。
紙幣爲何會貶值?因爲當時的紙幣發行量,已經完全不是當時的市場所能承受的規模了,紙幣貶值之後就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但偏偏當時南宋的金屬鑄幣量不夠,無法從源頭上來解除這種發行量過大的問題,因此也使得南宋的財政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當中:“貶值發行,發行貶值。”這種惡性循環,直到南宋封建王朝結束都一直沒有解決,甚至還給繼起的元朝帶來了一定的經濟破壞。
二、 爲何南宋要用發行紙幣來解決財政問題
到底爲什麽南宋統治者要靠發行紙幣,來解決當時的財政問題呢?在如此的惡性循環之下,爲何一定要發行紙幣?其實,當時這麽做,是有著一定的曆史必然性的,而歸根結底,還是要提及當時南宋所面臨的巨大的財政壓力。
1、軍事原因:戰爭軍費開支的需要
其中,造成南宋財政壓力過大的最主要根源,就是當時的戰爭消耗量實在是過大。南宋的戰爭軍事費用開支,其實可以分爲軍隊建設、戰爭頻發以及和其他國家的戰爭貿易往來這三個主要的方面。首先,從當時的軍隊建設來看,南宋兵役制度是募兵制,但是軍隊規模卻十分的大。頻繁的戰爭,需要南宋准備諸多的預備軍,當時的養兵消耗太大,據《皇宋中興兩朝聖政》記載:“當天下財賦以十分爲率八分以上養兵。”在南宋後期,軍隊規模已經達到80萬人左右,這給南宋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其次,從當時的戰爭發生頻次來看,當時的南宋一直面臨著北方金朝和蒙古族的威脅。南宋和金朝以及蒙古之間,發生了多次戰爭,這樣的戰爭頻次,無疑會對當時南宋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戰爭的開銷是十分龐大的,不論是養兵用兵也好,還是各種軍事建設場地也好,或者是制造武器、軍人俸祿等等,還有發生戰爭的地區所造成的錢財流失也好,都對南宋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最後,還要從戰爭中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來往來看,不僅是發生在戰爭當中的邊境貿易交流,還有戰爭失敗之後割地賠款所帶來的巨大損失。南宋時期,也的確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戰爭發生的最頻繁,軍費壓力最大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內憂外患”的“外患”就主要體現在這軍事戰爭的消耗量之上。
2、政治原因:官僚體制龐大,冗官冗費現象嚴重
當然,“內憂外患”的“內憂”,自然也就是南宋時期繁雜的官僚體制了。南宋,繼承了北宋時期的主要官僚體制,自然也是“冗官”現象嚴重。除了基本上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之外,南宋還有一種特殊的“祠祿制”制度。北宋統治者愛重用文官,又爲了加強君主專制,因此每個官職都被分爲幾層官員來擔任,如此一來,擔任相同職位的官員也就多了起來,造成了一種“冗官”現象。
除此之外,祠祿制也是南宋“冗官”現象的根本源頭。這是宋代佑文政策的主要産物,實際上就是一種“恩蔭”制度,多數情況下,就是拿著“退休費”回家養老,但有官職的名稱,這種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爲了“尊老優賢”。
在《廿二史劄記·宋祠禄之制》条中就曾有记载:“自真宗置玉清昭应宫使,以王旦为之,后旦以病致仕,乃命以太尉领玉清昭应宫使,给宰相半俸,祠禄自此始也。”
可見,在初期,這種制度也只是重官才得以應用。但是,這種制度發展到後期,得到祠祿制“恩蔭”的官員數量十分驚人,拖累了南宋的國家財政。在後期,從一開始的寥寥幾個人,已經發展到了幾千人的數量規模,可謂是十分龐大了。因此,南宋龐大的官僚體制,實際上也給南宋造成了不小的財政壓力。
3、直接原因:金屬鑄幣的發行規模無法解決財政壓力
而南宋加大紙幣發行量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當時金屬鑄幣的發行量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的財政需要了。爲何金屬鑄幣量達不到國家財政發行要求,這可以從當時金屬銅産量的減少、內庫制的實行以及銅幣走私現象嚴重三個方面來說起。
首先,從當時的銅幣産量來說,當時的南宋國土面積已經大量減少,許多盛産金屬銅的地區,都被北方少數民族所占領,再加上戰爭不斷,使得當時的銅幣産量已經遠遠達不到國家財政的需求了。據統計,北宋當時銅幣的年發行量爲5000萬貫作用,而南宋時期的銅幣的年發行量不到15萬貫,數量下降的十分驚人。
其次,從當時所實行的內庫制來說。當時主要的金銀銅錢都直接被中央所管制,大部分的金屬紙幣都無法在流通領域存在,這越發導致了當時銅幣的發行量遠遠不夠,使得當時的紙幣發行規模越發加大了。
最後,從當時頗爲嚴重的銅幣走私現象來說,由于當時政府對于銅幣的發行和收制都控制效率都十分低下,因此當時的銅幣走私現象十分嚴重。在當時的邊疆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的銅幣走私現象十分嚴重,銅幣發出去收不回來,因此鑄銅幣也就成爲了當時的財政負擔。銅幣發不出去,政府也就只能發行紙幣了。
4、經濟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流通貨幣的存在
除了以上的經濟財政壓力的原因,還有當時商品經濟的發達程度,也需要一定量的流通貨幣的存在,才能使得商品經濟持續發展下去。面對商品經濟的需要,以及銅幣規模的不夠,南宋政府發行紙幣也是有著一定的曆史必然性的。而且當時紙幣的發行成本,遠遠小于銅幣的發行成本,甚至還有著巨大的流通性,基本能滿足當時商品市場對于貨幣流通的最直接的需求。
因此,在商品經濟發展迅速的曆史條件之下,南宋政府擴大了對紙幣的發行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滿足當時擴大的商品經濟的財政需求。紙幣,也就因此成爲了當時南宋貨幣制度當中的主要核心要素。
三、總結
從以上分析來看,南宋雖然陷入了一種“發行貶值,貶值發行”的紙幣發行的惡性循環當中,但是當時紙幣的發行也是有著一定的曆史必然性的。其中,南宋之所以發行那麽大規模的紙幣,主要是來源于其巨大的財政壓力,而財政壓力,又與當時的軍事費用開支、官僚費用開支、金屬貨幣量不夠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巨大的財政壓力,決定了南宋紙幣發行規模的必然性,但也造成了南宋經濟的破壞。
參考文獻:
1、《皇宋中興兩朝聖政》
2、《廿二史劄記·宋祠禄之制》
3、《兩宋貨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