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東方某兩個大國”之一,印度常常把中國作爲其“假想敵”,一來是咱們有著同等級別的人口規模,二來是兩個都是具備超大潛力的發展中國家。
印度一直眼紅我國在各個方面的成就,特別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去年成功點火升空,這意味著我們的航天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印度也不甘示弱,計劃在2022年在航天技術方面“幹一番事業”。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此前的報道,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希萬就公開表示:
“盡管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有其獨特優勢,但印度在該領域並不遜色于中國。如果印度能在2022年前如期完成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屆時將在載人航天領域與中國平起平坐。”
讓印度引以爲傲的“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
印度的“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是他們在航天技術上的重頭戲,其總理莫迪是在去年8月宣布將在2022年前啓動這一計劃的。
“宇宙飛船”的目標是要把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共同研制的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送到月球正面靠近南部極點附近,如果成功的話,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到達這一地區的國家”,因爲此前曾經在月球表面著陸的國家中,美國、俄羅斯都是正面著陸,而我國則是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
“月船2號”理想狀態下降落月面想象圖
值得注意的是,“月船2號”其實這已經是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了,而 “月船2號”計劃公布後,發射期其實已經經曆多次推後,希萬最新公布的發射時間窗口是今年4月。但目前仍未有官方公布的發射成功過的信息。
印度的航天野心除了探月外,還有空間站,一個運行良好的空間站意味著該國航天技術上了一個新台階,也爲未來進行更長更深更廣時間的宇宙探秘奠定基礎。
印度目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但太空發展部長辛格卻雄心勃勃地表示,印度在太空領域的發展速度正在逐步超過中國,並計劃于今年開展首個載人航天計劃“加岡揚”,同時還將在2030年完成本國空間站建設,屆時印度宇航員將會在太空實現長期停留。
這樣的話聽著有點“不可思議”,連印度人自己都不相信。因爲印度航天技術的發展中,成績雖然算是優秀,但離拔尖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主要是他們在航天計劃中的成功率常常達不到100%,比如19年發射的月船2號登月任務,最後階段出現了與著陸器失聯的事故,導致登月失敗。
19年的著陸器失聯事故
印度航天技術真的能與中國平起平坐嗎?
如果把這個問題問中印以外的其他國家人們,大多都會對提問者嗤之以鼻,因爲中印兩國雖然在航天技術上的投入相當,但是兩國的航天技術實力差距是明顯的。
引用一個住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印度前企業家在外網關于此問題的發言:
“我很痛苦地反駁你,中國在太空計劃的許多方面都領先于印度,印度的太空計劃正在努力追趕中國。”
爲什麽他要說出如此痛苦的一段話?沒辦法,因爲航天技術的成就這東西那是沒辦法憑打嘴炮來反駁的,因爲真相能碾壓一切謠言。
下面來說幾個比較重要的航天技術發展的裏程碑,就可以知道中印航天技術的差距。
在航天技術發展水平的較量中,最基礎的即是火箭發射。要知道,把衛星沖破地球引力是相當不容易的,除了要有足夠的動力,還要做好准確的軌道計算,只要當中有一個數字的誤差,整個發射就可能失敗。中國是在1970年成功將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到太空的,而印度則是在1975年才把他們的第一顆衛星(Aryabhata)送到太空,中間相差了整整五年。
載人航天技術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目前,成功將衛星送上太空,乃至獨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只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
美國和俄羅斯的載人技術發展已久,算是這項技術的“老大哥”,而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在近些年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最近的一次就是才距今不到200天,即去年10月16日,咱們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獲得了幾個階段性成就: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1次飛行任務、空間站階段的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以及第8次把人送上太空,而且這次是好事成三,送的是三個宇航員!
每當晚上擡頭望向天空,人們總能看到爲我們帶來微弱光線的月亮,而人類數千年心心念念一探究竟的登月項目,也是航天技術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我們知道美國和俄羅斯都是早早成功實現了登陸月球的計劃。我們國家的登月計劃雖然是去年第一次成功,但是我們著陸的位置是最困難的月球背面,這需要運送火箭搭載更多的負荷才能夠實現,否則燃料不足,火箭很可能中途就落入黑暗的宇宙又或者是被地球的引力拉扯,落入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中,淪爲“廢物衛星”。
印度這次大肆宣揚的“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就是瞄准前三個國家都沒有到過的另一個地方-月球正面南極,這刷存在感的意味相當明顯了。
月船2號
衡量航天技術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標志,那就是自主研發比例。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美國以一票否決權將中國踢出國際空間站(該國際空間站實際上就是美國控制的),爲此我國航天技術人員發奮圖強,用自己的技術、自己的人員、自己的材料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天宮,並已經成功讓宇航員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
而印度的航天技術,無可否認發展是相當迅速的,畢竟起步晚,花費也不及美國這種“大財主”,所以他們爲了趕上我們航天技術的成就,就想起了各種方法,比如到處找人合作共同研發,甚至采用其他國家的技術。
這次“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也是找的俄羅斯一起搞的。因此,在自主度上就略遜了中國一籌。
美國四大航天強國榜單出爐,印度榜上無名
對于印度的“自嗨”,其實美國早于去年12月就出了一個讓他們打臉的四大航天強國排名,排在前四的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
這個 “四大航天強國”的排名是由美國媒體公布的,美媒一直都對我國戴著有色眼鏡來看,這次的排名把我國放到第二位,算是相對比較公平的排名,並無針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意思。可能有網友詫異,爲何中國和日本都能夠碾壓俄羅斯排第二,而印度甚至榜上無名?
這是因爲,俄羅斯雖然多年前在航天技術的發展的確是頗有成就的,但航天技術的研發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去支撐的,俄羅斯顯然近些年已經力有未逮。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和日本在近些年在航天技術的成績那是可圈可點的。
而一向頗爲自信的印度,看到自己榜上無名,也毫不意外地跳出來反對。他們認爲,印度應該緊隨中國其後,排在日本之間,畢竟印度也是在航天技術上有著不俗實力的! 即便如此,這份榜單的排名仍然是受世界大部分民衆認同的。
印度緣何如此重視航天技術的發展,並以此爲傲?
首先是因爲印度經濟受疫情重創,國內需要一劑提振士氣的“強心針”,而印度的航天技術發展雖然達不到世界前四,但排到第六還是挺穩的。印度這段時間頻繁地在航天領域的動作,可以轉移人們對經濟下行的關注,算是用“喜事”來給自家“沖沖喜”。
其次,印度是由好幾百個種族組成的一個國家,需要通過一個傲立世界的強實力,將國內不同民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同時作爲他們的“假想敵”,我國的航天技術實力力壓印度,又使得他們進一步地以“對抗外敵”爲標杆“集中力量幹大事”。
這種心思並非不可以理解,畢竟我們中國作爲如今的第二航天大國,同樣也是以追趕美國爲目標的。
而印度雖然和我們現在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但也萬萬不可自傲,畢竟我們的立場也是前有美國、後有日本。在地球資源日益貧乏的當下,宇宙無窮無盡的資源已經成爲各國爭奪的香饽饽,未來誰能在航天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誰將更有話語權。
作爲世界上具備相當航天技術實力的國家,我們未來仍然要繼續重視航天領域發展,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