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火石産業大腦,作者 | 曹隽迪,編輯 | 邵錢、殷莉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大,中國環保産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自2013年國家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加大重視並持續增加投入,以及工業發展産生的大量市場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國城市環保行業始終保持較快增長,我國的環保産業已初具規模。
自“十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輕工等重汙染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強了對城鎮汙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地拉動了環保産業的市場需求,産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我國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爲主,發展爲包括環保産品、環境服務、潔淨産品、廢物循環利用,跨行業、跨地區,産業門類基本齊全的産業體系。
節能環保産業的定義及分類
節能環保産業是指爲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提供技術基礎和裝備保障的産業,主要包括節能産業、資源循環利用産業和環保裝備産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産品和服務等。
作爲一個跨領域、跨地域的産業,節能環保是與其他經濟部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新興産業,重點開發推廣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研究滿足環境治理重大需求的環保技術和裝備;發展源頭減量、資源化、再制造等新技術與高效率低成本新能源産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産業化水平,爲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最新下發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分類》,節能環保産業包含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3個細分産業,涉及23個細分行業。
表1:《戰略性新興産業(2018)》節能環保産業分類 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現狀
- 概況
隨著我國節能環保産業快速增長,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産值總産值逐年穩步增長。從2012年的約3萬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約4.5萬億元。2017年節能環保産業産值5.8萬億,2018年突破7萬億元。由2015年的4.5萬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7.5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速15%,預測2022年將突破10萬億元,2023年將達到12.3萬億元。
圖1:2012-2022年我國環保産業産值情況(萬億元)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 行業市場份額從領域分布看
環保産業主要覆蓋水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監測4大細分領域,集聚了約90%的環保企業。其中水汙染治理占比最大,爲37.3%。
圖2:2017年中國環保産業企業結構(按照個數)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
- 重點上市企業
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的“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中國環境企業50強名單中有9家公司營收過百億。13家環境企業營收規模在50億~100億之間,同比2019年增加4家。
從企業性質來看,中國環境公司排行榜中有36家企業爲A股上市公司,9家企業爲H股上市公司,1家企業爲新加坡上市公司,非上市環保公司合計4家。
表2: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 來源:全聯環境商會
北京碧水源:
中國環保行業、水務行業標杆企業。碧水源是一家集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目前已形成市政汙水和工業廢水處理、自來水處理、海水淡化、民用淨水、濕地保護與重建、海綿城市建設、河流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市政景觀建設、城市光環境建設、固廢危廢處理、環境監測、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等全業務鏈。
聚光科技:
聚光科技爲中國科學儀器行業龍頭企業,其産品包括光譜、質譜、生物、化學等高端科學儀器,主要應用于環境和汙染排放監測、疾控中心等實驗室分析、鋼鐵石化等工業過程分析。2020年營收入約爲41億,同比增長5.28%。此外,聚光科技重視核心技術和産品的研發,公司擁有超千人的研發團隊,研發投入占營收規模比重超過10%,研發費用遠超同行業公司。
龍淨環保:
致力于提供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涵蓋大氣汙染治理、水汙染及環境處理、固危廢處置、土壤及場地修複、生態修複及保護。在全國構建了11個大型研發、生産基地,總面積炒股100萬平方米,擁有授權專利1295項(其中發明專利228項)。2020年營收入約爲101億。
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發展的瓶頸
環保産業有這樣的大好前景,並不意味著環保産業已經趨于成熟。
據了解,目前我國環保企業還是以中小企業爲主。有數據顯示,我國3萬余家環保企業中,規模50人以下企業占比92%,九成企業年收入不足千萬,負增長企業占比21.99%。一方面,一些中小型環保企業受限于資金壁壘、品牌影響力弱、資質單一、政策扶持不足等因素,發展面臨瓶頸。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界者加劇了行業競爭,我國在高端技術與裝備領域,與國際品牌有著較大的差距。這些跨界競爭者依靠資本優勢開展低價競爭,對行業創新的積極性造成沖擊,中小型環保企業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
1) 膜元件生産和研發一直是整個膜法水處理産業鏈的技術核心。低端膜市場國産化程度逐步上升;高端膜市場由于技術差距,大部分市場份額仍然被國際品牌占領。
2) 高質量的分析儀、專用監測儀器和自動監測系統絕大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的,國産環境監測儀器占有份額很小,低端産品居多。國內環境監測儀器研究開發能力比較低,在線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産能力比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內資企業整體處于追趕階段。
3) 我國對環保催化劑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在新型先進環保催化劑的研發、生産和應用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外資巨頭依靠已有的技術和産品占據我國市場並且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國內整體處于追趕階段。
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發展的機會
雖然我國節能環保産業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依然擁有很多機會。
- 國際合作機遇
擁有技術、資金、人才優勢的國際大企業正大舉進軍與開拓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節能環保市場。美國英福特、AECOM、霍尼韋爾,荷蘭飛利浦,德國西門子等國際節能環保行業巨頭已陸續進駐中國。
跨界競爭者的競爭是挑戰也是機遇,這促使國內企業增加與外企在技術上的合作。
- 國家政策措施支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
國家積極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産品消費,鼓勵企業提升産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完善汙水管網等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開展綠色建築行動。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關于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幹意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這標志著國家大力推動及發展節能環保産業。
産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給予的支持,國家應當提出強化制度建設、政策引導、技術革新等對策措施,以推動節能環保産業的發展。
1) 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落實國家和省已出台的稅費減免政策,加快將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引導企業用好國家相關減免稅政策。
2) 打造並宣傳“龍頭企業”,鼓勵推動一定規模的節能環保企業發展壯大,並購重組,整合資源進行業務拓展。
3) 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節能環保産業園區。以“龍頭企業”爲領導者,積極發展上下遊配套産業,引導中小型節能環保企業找准産業鏈定位,鼓勵研發機構之間組成戰略聯盟,實施優勢互補,增強産業整體競爭力。對于已形成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等重點産業集群,要因勢利導,推動産業升級。
4) 鼓勵和推動節能環保産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創新,完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加強技術創新驅動,提速節能環保技術評估和成果轉化,建設一批環保産業國際化發展示範基地及示範工程,搭建政府公共服務平台,通過會議、展覽等加大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
小結
隨著國家強化産業扶持,宏觀戰略導向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産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碳市場全面啓動,碳減排産業潛力巨大。
在黨和政府出台政策鼓勵節能環保産業發展背景下,潛在的節能環保需求將變爲真實存在的巨大市場空間,吸引各種資本和企業的彙聚,拉動新的就業需求,必將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