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亮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3月22日全國新增確診39例,均爲境外輸入。如何防範境外疫情倒灌國內,已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目前,北京等地發生了多起居家觀察的入境人員擅自外出或隱瞞信息,導致密切接觸和聚集性感染,造成疫情防控的重大隱患。前車之鑒猶在,意大利等國之所以未能有效防控疫情,除了行動遲緩、錯失良機之外,也同政府對居家隔離人員管控不嚴有關。
因此,北京、上海等面臨境外輸入疫情風險的地區,必須加強對居家隔離的入境人員進行管控,將其作爲本階段防疫工作的重點。
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地區或國家對來自中國特別是武漢地區的旅客進行集中隔離和醫學觀察,積累了較爲豐富的經驗。爲此,有關地區可以借鑒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相關做法,通過嚴法重典、科技賦能、社區關懷等多措並舉加強防範,使居家隔離者不敢、不能、不想和不必違例,切實防範境外疫情輸入。
一、依法切實執行居家隔離規定,明確處罰依據和量刑標准並對外公開
一些入境而居家隔離的人員之所以敢于挑戰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就在于他們往往自恃爲境外人士,因此輕視乃至無視相關要求。如果不能提高處罰力度,使居家隔離者不敢違例,就難以對其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並可能使居家隔離的要求形同虛設。
新加坡從2月18日開始采取具有法律處罰效力的《居家通告》,對入境人員規定14天強制居家隔離要求。爲了防止居家隔離人員違反規定,新加坡衛生部每天都會通過打電話、視頻通話或家訪等措施對居家隔離者進行突擊檢查。一旦發現違例者,將吊銷其工作准證並遣返回國。由于處罰措施嚴厲且突擊檢查頻繁,居家隔離者一般不敢違犯,這爲新加坡防疫奠定了制度基礎。
香港地區對接受隔離人士采取嚴密防控,擅自離開者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會構成刑事犯罪,最高可以罰款5000港元並監禁六個月。台灣地區對居家隔離而違反規定的人員也采取嚴厲處罰,比如2月初有12人違例,他們共計被罰款新台幣88萬元。
由此可見,應依據《國境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區適用的規範性文件,明確居家隔離人員違反規定的量刑標准並對社會公開。依法防疫並嚴厲制裁,可以提高對意圖違反者的震懾作用,並避免對境外人士進行管控而可能誘發的國際爭端和糾紛。
二、引入電子手環等科技手段,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精准監控
由于很多入境人員使用境外手機號碼,或沒有安裝微信、支付寶等手機應用程序,中國各地普遍采用的“健康碼”等電子手段無法發揮應有的監控作用。如果居家隔離者不帶手機出門,也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監控。考慮到社區管理人員可能百密難免一失,無法對居家隔離者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控,電子手環、手機應用程序等手段或可發揮更有力的防疫作用。
中國香港政府對符合家居強制檢疫的入境人員發放《強制檢疫令》,並要求佩戴使用政府提供的電子手環和配對手機,在爲期14天的家居檢疫期間不得擅自出門。爲了保護個人隱私,手機和手環沒有GPS定位功能,僅有追蹤功能,因此不會收集個人資料。
中國台灣地區向居家檢疫人員提供帶有地理定位功能的專用手機,防範居家隔離者擅自出門。但是由于專用手機供不應求,當局不得已研發電子監控程序,利用居家隔離者的手機進行電子監控。
3月21日,新加坡衛生部推出了一款用于追蹤密切接觸者的手機應用程序Tracetogether,鼓勵人們安裝使用。用戶安裝後打開藍牙,如果與其密切接觸者同樣使用該程序,就可以獲取他們的注冊信息和接觸時間等信息。比如,搭乘地鐵的鄰座乘客之間的距離較近,如果同乘時間達到半小時,他們的注冊信息就會被各自記錄。一旦與用戶密切接觸的人員被確診,政府就可以通過藍牙獲取這些數據,精准排查高風險人群。
爲了居家隔離者不能違例,內地各地方政府可以參考香港和台灣的做法,通過電子手環或手機應用程序等手段,對居家隔離者進行精准監控。此外,可以開發“健康碼”的多語種版本,將其嵌入入境健康申報電子表單,強制要求外籍人員履行健康狀態查詢。
三、加強社區管控和服務,對入境人員居家隔離夯實四方責任
新加坡企業嚴重依賴外籍人員,用工人數和比例都采取政府配額制。在加強境外輸入疫情方面,政府對用人單位采取“連坐”政策。一旦居家隔離的外籍勞工違例,將采取嚴厲的制裁措施,削減乃至取消企業的用工配額。這使企業也加入對入境人員的防控之中,害怕因此而進一步加劇用工壓力。
北京疫情防控采取了全社會共同防疫體系,落實了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在對入境人員的居家隔離進行管控時,也應夯實四方責任,特別是強化用人單位和屬地管理。可以考慮借鑒新加坡的做法,不僅對違例個人進行處罰,也可以聯合用人單位和屬地進行共同防疫。可以要求入境者申報個人工作單位和屬地,並對用人單位可以接收的境外人士進行配額制管理,如有居家隔離者違例則下調乃至取消配額。
除了通過上述舉措使居家隔離者不敢、不能和不想違例,還應使其不必違例。這需要加強社區基層組織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確保符合規定的人員隔離到位,並能夠在家無憂隔離。做好居家隔離者的相關配套服務,使其能夠在飲食起居方面有所保障,並能夠通過居家辦公等方式參與線上複工複産。居家隔離容易加劇人們的孤獨感、無助感、焦慮感等心理壓力,爲此應加強主動心理幹預,定期由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主動咨詢,使其能夠盡快適應居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