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晔 上海,璀璨的東方明珠,引商貿之先,在金融與科技領域更可圈可點。 9月24日,一場全球高級別的金融科技大會——外灘大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由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主辦,將在黃浦江畔舉行。這個永久落戶上海、被各界寄予厚望、也具備足夠想象空間的大會,已被外界視作上海繼陸家嘴論壇、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之後又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爲什麽是金融+科技?爲什麽是上海外灘? GFCI上海首次晉級全球第四 金融之于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意義不言而喻。 金融中心,是衆多國際化大都市最耀眼、最引以爲傲的標志之一。1894年,美國GDP已比肩英國,但真正超越英國,是在1940年代紐約金融地位超越倫敦的那一刻。 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革命,以及當下我們正經曆的以AI技術爲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幾乎每一次工業革命都不得不等候金融先導。金融,是城市功能、産業升級的必然之選,也是代表一個國家參與全球高層次競爭的一張王牌。 而在我國一線城市中,上海無疑是獨特的——並非所有城市都能被賦予“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等標簽。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拉開帷幕,到今年“三十而立”,已取得重大進展,逐漸成爲世界金融治理中一支新的重要力量。 數據就是證據。去年9月,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發布,中國內地排名最靠前的城市便是上海,並且以第5名再次力壓東京。到今年3月,最新一期GFCI排名中,上海更首次晉級全球第四,顯示了國際投資者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信心。 若再回顧一下上海的追趕速度,那真是一個大寫的“服”字——2012年,超越澳大利亞墨爾本;2014年,超越日本大阪、澳大利亞悉尼;2016年,超越韓國首爾;2018年,首次超越日本東京。盡管今年3月上海又讓東京反超,但上海總排名前所未有地列入前四。這意味著,如今的上海,距離世界頂級的全球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東京,正前所未有的接近。 但接近,並不意味著沒有差距。 從金融從業者數量、在總人口中占比、金融業GDP占比、世界前30大銀行數量等維度來看,差距依然明顯——上海金融從業者37萬人,在總人口中占比爲1.5%,金融業GDP比重達17.7%。而世界排名第二的倫敦,這些指標分別爲160萬人、18%、18.6%。 彎道超車 機會或在“科技” 然而,差距也並不意味著中國、上海不能另辟蹊徑。 機會或蘊藏于“科技”兩字。 由“金融+科技”組成的金融科技,最早發轫于歐美。“FinTech”一詞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在華爾街被頻頻使用。在美國,頂級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了專注于在線借貸的Avant、世界首家P2P貸款企業Lending Club、專注于財富管理的Wealthfront公司等。不過,受限于互聯網化水平,長期以來,美國消費者主要依賴借記卡、信用卡、銀行轉賬及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積習難改,手機應用場景顯得十分稀少。相反在中國,手機已被運用得爐火純青,接近于萬能。 事實上,在中國,“FinTech”更應稱爲“TechFin”,因爲科技驅動金融發展。 比如,在中國上海成長起來的金融科技公司支付寶,早在2009年就超越了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平台,服務于全球10億消費者,並且開創了擔保交易、快捷支付和一系列由移動支付衍生的新服務。 除了擁有讓美國金融科技公司難以企及的10億級服務對象外,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還在于接地氣、有溫度。比如支付寶的“幫你投”理財服務,其最大用戶竟是老年群體;就連70歲的上海阿姨,都能熟練玩轉盒馬APP,甚至手把手地教老外如何用手機付款;還有支付寶在香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彙款系統,可以讓一名香港菲傭僅花1.4秒時間,就用手機把錢寄到了她遠在菲律賓鄉下的家人,轉賬費更是低到可忽略不計。 可見,中國的科技,已經真正讓金融實現了普惠。 金融嫁接科技的力量,有些不可思議。去年,世界銀行和二十國集團G20將“全球中小微企業銀行獎”頒給了中國的網商銀行,理由在于:它以不足800人的員工數,服務于2000萬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它的客戶中超過80%過去從未獲得過銀行經營性貸款,但這些客戶的不良貸款率僅爲1.5%;申請者可在無抵押、無擔保情況下,實現“310”,即僅憑信用完成3分鍾申請、1秒鍾放貸、0人工幹預。在過去10年裏,網商銀行累計發放3.6萬億元貸款,流向2000萬小微企業和店主,覆蓋到傳統金融愛莫能助的領域,最小一筆貸款只有1元……這就意味著,金融科技能以更高效、更廣泛的滲透率,切切實實賦能實體經濟。 金融聯姻科技,實現巨大價值,亦呈現驚人想象。比如區塊鏈,這項技術在金融業若深入應用,就能衍生出“數字黃金”這一新物種。其意義在于,它可廣泛運用于國際支付,逐步建立起以人民幣定價的商品市場,從而以這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就有望撼動倫敦、紐約通過國際貨幣霸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勢地位。 可以想見,人工智能、雲計算、移動支付、區塊鏈,這些互聯網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爆發,可以做傳統金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可以催生更多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技術賦能之下,或許諸如金融從業者數量、銀行網點密度、金融企業面積等,將不再作爲一座城市、一個國家金融業升級、擴張的基礎性指標。技術賦能之下,一座城市或能代表一個國家,在全球競爭中實現不走尋常路的追趕。 這,便是上海有望彎道超車的機會與底氣。 5年方案 上海金融新姿勢 勃勃雄心,滲透于今年1月15日上海所發布的《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中。方案裏,上海力爭要用5年時間,打造成爲金融科技的技術研發高地、創新應用高地、産業集聚高地、人才彙集高地、標准形成高地和監管創新試驗區,將上海建設成爲具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方案中有十分具體的表述——金融科技應用國際領先,培育20家左右科技應用水平領先的金融市場和總部型金融機構;吸引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形成産業聚集效應;提升金融科技底層、關鍵技術的領先性;推動金融科技技術和業務創新行業標准的形成…… 可見,未來上海這座城市的科技競爭力在金融中的體現將愈發凸顯,甚至可以說——未來的國家金融中心,一定首先是科技中心。 對硬核科技的追逐,始終是上海一貫以來的孜孜以求。很多人不知,支付寶其實是一家上海企業,從2008年在中山公園設立辦公室,在滬發展12年來,依托上海科創氛圍,支付寶不斷長大。僅在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方面,支付寶從2018年以來,以每天新增7件專利的申請速度、申請專利總數過萬的規模,超過了衆多科技巨頭。這些申請專利,幾乎都用在區塊鏈、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物聯網、雲計算等數字技術領域。與此同時,作爲支付寶的兄弟品牌,螞蟻集團旗下核心科技品牌“螞蟻鏈”也是一家注冊在上海的公司,螞蟻鏈已連續4年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量保持第一。 除了科技,魔都還有更多。此次大會命名“外灘大會”,其中就頗有深意。上海外灘有“東方華爾街“之稱,以外灘兩岸爲主陣地,上海已成爲全球金融要素市場和基礎設施最爲齊備的城市之一,集聚股票、債券、期貨、貨幣、票據、外彙、黃金、保險、信托等各類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和基礎設施。去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總額19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6%;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達12.7萬億元,占全國直接融資總額85%以上;全球資管排名前20位的資管機構中,已有10家落戶上海,近40家國際知名的大型對沖基金和資管機構參與了上海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去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籌資總額位居全球第一,全年股票交易額、年末股票市值均位居全球第四;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現貨黃金交易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期貨和期權成交手數在全球場內衍生品市場排名首位;上海原油期貨成爲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上海有中國其他城市難以比肩的金融底蘊,而這些底蘊,幾乎都集中黃浦江畔,他們都是金融科技得以施展的舞台。 爲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上海近年來已頻頻放出大招,比如自貿區創新政策,因爲貿易活,金融才會活;又如科創板政策,旨在讓中國科技公司享受到比納斯達克更優質便利的融資服務,推動中國科技企業崛起。上海還有龐大腹地。長三角區域內實體經濟下的無數中小微企業,成爲上海金融科技最佳的賦能對象。 上海更有國家支持。在發布5年方案之前,央行等八部門也曾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上海要在2020年建成“6+1”格局的國際金融中心,其中涵蓋的“六大中心”之一,就是金融科技中心。更早,央行上海總部發布《關于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導意見》,8個方面足足提出40項指導意見……這些政策加持,都令上海更有信心,也更不負期待。 不負期待 向全球發出集結 這份不負期待的壯志,將凝結在外灘大會上。 外灘大會會期9月24日至26日,會場將永久落定于世博會場館。這是迄今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最大規格的金融科技盛會,全球經濟學家、諾獎得主、企業家、技術大咖將彙聚一堂,共同探討最前沿的金融科技技術及商業落地。大會將發布金融科技的最新趨勢,並公布在智能計算、共享智能、數據庫、圖智能、可信原生、智能風控等前沿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人工智能與理財結合、圖計算與保險結合、衛星遙感與信貸結合等,種種金融科技的全新突破也將在大會上展示。預計通過線上參會人數總計將超過1000萬。 外灘大會舉辦本身就已說明,上海正在成爲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標杆,尤其在區塊鏈這一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技術領域,以支付寶爲代表的上海金融科技企業已經領先全球,其自研的跨鏈技術已被認定爲國際標准,全球最大綜合航運企業中國遠洋海運、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都已加入螞蟻鏈生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過一個關于上海的故事。李顯龍在2017年8月國慶群衆大會演講中曾稱贊中國在電子支付領域的發展。他提到數年前,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林瑞生在上海的路邊攤買栗子,發現每個人都只需搖晃一下手機,沒付錢,就直接拿走了栗子。林瑞生以爲這是什麽特別的優惠,因此等輪到他時,他說自己不用優惠,堅持用現金全價付款。李顯龍說:“我的部長在上海表現得就像個‘鄉巴佬’。” 如今,讓新加坡自感“落後”的上海,在集聚金融科技力量的同時,也在全球範圍發出廣聚英才和優勢資源的集結號。人們可以期待,大會將成爲一個起點,未來,金融科技的無數新技術、新服務、新場景,都可能第一時間在上海試點。 外灘,有著獨特的符號意義。它是十裏洋場、東方巴黎、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它是舊夢,是蛻變,也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