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有這樣一對來自浙江溫州的夫妻,在秦淮區太平南路開了一家名叫“同源堂”的藥膳小店。每有顧客進門,店主人必定先遞上一碗溫度剛剛好的銀耳桃膠雪蓮子,或者赤豆百合湯。一兩百元的買賣做,三四元錢的小生意也做。即使顧客只是進門隨便看看,一樣笑臉相迎,羹湯相送。一位住附近的學校校長每天把這家小店當做散步打卡地,稱小店女主人徐丹爲南京的“李子柒”。
同源堂,名字聽著像老字號,其實在太平南路上只是一間窄窄的門面。店內裝潢也很簡單,略顯擁擠的空間裏,高高低低的貨架上擺滿了各種食品和藥材,中間一溜兒放著七八個大筐,上面張貼著各種中草藥的名字和用途,滿滿當當,有條不紊。雖是藥膳店,店內已沒空間安放桌椅,顧客購買後都是打包回家,卻並沒有人抱怨,倒是有不少人願意留下來與女主人多聊幾句,了解一下新進藥材的功能。“100多元的東西,我們也就賺個幾塊錢,都是平民消費。我們是做回頭客的,有了信任才有生意嘛。”80後徐丹笑盈盈的一張臉,質樸又溫暖,店內幾款“鎮店之寶”的産品上,印著的都是她的笑臉,“我給自家産品代言,不用花錢,結果我兒子說,媽媽你好不知羞,把自己當明星啦!”在一旁默默研磨藥材的丈夫王大海突然接起了剛才的話題,“現在生意這樣,老顧客已很給力了。疫情嚴重的時候,馬路上沒幾個人,我們店裏照樣有顧客。我們選的都是上好的貨,價格也公道,你說弄那些花裏胡哨的包裝,價格貴上三四倍,有多大意思呢!”
店門外,淅淅瀝瀝的小雨下著;店內,暖黃色的燈光下,夫妻倆娴熟地整理貨物、研磨食材,准確快速地稱量、分配,有的放到鍋裏小火慢炖,食材混合著草藥的清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他們的故事也在這獨特的香氣中慢慢打開……
與一般美食“好吃”“有創意”等特色不同,徐丹主營的這家小店將滋補身體的中草藥和時令食材相結合,“招牌”産品是藥膳養生,這源自于她自小和中醫藥結下的緣分。“家裏是做藥材批發的,所以我自小就常跟母親上山采藥,家鄉的山上一年四季遍布著藥材。”跟著母親,徐丹從小對每一種藥材了如指掌,每當家裏做菜的時候,母親都會抓上一兩味中草藥,做上幾道藥膳。
和母親不同的是,徐丹有過專業的醫學訓練,爲開這家藥膳店,她還專門去考了健康管理師。她說,很多人都認爲健康養生是一件昂貴的事,我開這家小店就想證明一件事:普通老百姓也能養生,日常保健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將飲食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往往就是最好的特效藥。
小小藥膳店裏,中藥材琳琅滿目,足有上百種。徐丹夫婦對每一樣藥材都如數家珍,能准確說出每種草藥的藥性和功效。“鐵皮石斛,可降血壓血糖,滋陰補氣;黃芪具有補氣功效,平時感覺疲勞時可在煲湯時加入……”徐丹根據自己對中草藥的認識和把握,在食材的選擇和搭配上下足功夫,鑽研出一道道美味與健康兼具的佳肴——
外表晶亮、口感香甜軟糯的紅棗糕,以新疆若羌紅棗爲原料,加入核桃、芝麻、腰果等,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能補脾生血;“鎮店之寶”蜂蜜黑糖老姜茶,是將生姜剁碎之後加入古方紅糖和百花原蜜,熬煮三個多小時,用于驅散風寒、排除濕氣;最普通的饅頭,裏邊拌上手工黑糖、蔓越莓、核桃、紅棗、桂圓,一盒6個只賣9.9元錢……醫食同源,藥食同源,中國民間的食療養生,在徐丹獨辟蹊徑的巧手中有了更生動的诠釋。
在徐丹眼裏,藥膳功效如何,選貨最重要。爲此小店有個嚴苛規定,選用食材、藥材必須是當季的,一律不用大棚種植的東西。每到藥材收獲季節,在溫州的家人就會聯系當地藥農,把新鮮采摘的野生藥材寄到店裏。“比如我們做的蜂蜜黑糖老姜茶,用的就是家鄉浙江雁蕩山裏的山地小黃姜,純天然,無公害,辛辣度要比一般生姜高。”
一些商家在制作食物時,爲增益食物的形態和口感,常會使用色素或添加劑,而在徐丹這裏,這都是被嚴格禁止的。她的理念是必須順應時令變化,采用當季食材搭配來調制藥膳,在徐丹看來,應季而食不僅可以讓我們避免食用使用催熟劑的反季節食物,更是一種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平民化的價格、用心選擇的藥材、綠色無添加的食品,爲這家小店積累了滿滿人氣。前兩天,一位年年來她家網購的新加坡客人,專門來電要求寄小店制作的藥膳,“三四百元的東西,郵費倒要花上三四百元,但有人真心喜歡我們店裏的東西,真的很高興很有成就感啊。”徐丹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