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環球網站2月7日發表題爲《老撾,中國與東盟關系的關鍵角色》的文章,作者是帕拉·佩雷斯。全文摘編如下:
老撾與中國關系的變化成爲中國在東南亞戰略的轉折點。去年12月,連接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和新加坡的主要鐵路網線的第一段鐵路(中老鐵路)通車後,印太地區展現出全新的面貌。其他東南亞國家,如緬甸、越南、柬埔寨和泰國也將逐漸加入泛亞鐵路東南亞段。作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一部分,泛亞鐵路網將把一個包括近6.8億人口的地區串聯起來。
鐵路將發揮杠杆效應
在約1000公裏的鐵路網線中,長達422公裏是連接中國邊境和老撾首都萬象的路段,而萬象將借此成爲東盟國家之間新的交通樞紐。
這條時速可達160公裏的高速鐵路或將把一個內陸國家變成一個與“一帶一路”倡議六條經濟走廊之一相連的戰略要地。在東南亞的心髒地帶,這種轉變的杠杆效應有助于老撾吸引更多外國投資,進而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商貿機會和基礎設施項目。這些新興的基建項目將反過來進一步改善從北到南穿越該國的鐵路交通。
2021年12月3日中國-老撾鐵路正式開通。相隔不到一個月,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這一切都爲老撾提供了從一開始就能深度參與建設一個將成爲該地區幾個世紀以來最大經濟轉型引擎的機會。作爲中國推動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涵蓋了世界上30%的人口,全球30%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和近28%的國際貿易。作爲該協定的簽署國,老撾獲得了進入全球價值鏈的機會,並爲成爲一個物流中心奠定了基礎。
到2030年,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經中老鐵路老撾段的年過境貿易貨物量將達到390萬噸,新鐵路的開通已經成爲改變該地區遊戲規則的一個轉折點,而國際社會此前對該地區一直興致索然。
中國標准日益國際化
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經過5年夜以繼日的建設,中老鐵路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將減少40%至50%的運輸成本以及貨物的運輸和過境時間,並能將老撾的GDP增加21%。然而,在與美國進行技術競爭的情況下,鐵路連接計劃也意味著北京將進一步推廣中國的技術標准。中老鐵路代表著第一條完全由中國制造商按照中國技術標准部署的國際鐵路。
中國標准在國際機構中的日益凸顯是該亞洲巨人成爲一個創新國家的前奏,而這些標准被市場廣泛接受將有助于中國進一步拓展其全球影響力。單就鐵路基礎設施而言,“中國設計”不僅限于亞洲地區,在中國資助的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鐵路項目投入運營後,這種新模式也將出現在歐洲。
面對北京發出的經濟發展倡議,很多亞洲國家不願繼續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之外袖手旁觀,轉而積極描繪出一幅雙贏的地緣政治願景。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