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鄒佳雯 記者 陳少穎
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 醫學中心供圖
面向上海,從人民廣場開車半小時可達;面向長三角,一小時高鐵圈覆蓋3億人次。一座涵蓋婦産科、兒童、腫瘤、骨科、腦科、美容、康複等領域,具有國際化辦醫能力的“超級醫院”正在虹橋前灣地區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超級醫院”是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園區占地面積約100公頃,除了公立的華山醫院虹橋院區,目前已形成“1家醫技中心+10家國際國內高品質醫院+10多家醫技門診機構”的多元辦醫布局。建成後,將成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醫療服務貿易重點功能平台。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整體沙盤
園區一期:5家醫院年底前全面建成,集約共享服務
9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醫學中心的施工現場看到,以醫技中心爲核心,向外以環形延伸出一批涵蓋多領域的社會化醫院。據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炜介紹,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新加坡百彙醫療集團、美國通用醫療、日本BML株式會社、國藥控股等國內外醫療機構均爲園區中社會辦醫的參與力量。
醫技中心與各醫院間以連廊相接,形成一個整體。此外,醫技中心還起到了醫療功能的“集散地”作用——整合成爲其他醫院的第三方檢驗中心、影像中心、藥品中心。
連廊互通醫院
醫技中心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爲園區多家醫院、診所提供高度集約化的醫技配套服務。檢驗中心2020年在上海新冠檢測近200萬人次。影像中心配備有钼靶、CT、MRI、PET/CT等尖端醫療設備,不僅爲長三角病患提供高質量的影像診斷服務,還爲西藏等地區提供遠程疑難會診。
劉炜介紹,一期42公頃目前正處在全面建設的高潮期,兒童、婦産科、康複、美容及百彙5家醫院年底前全面建成,其中星晨兒童醫院、慈弘婦産醫院、覽海康複醫院3家醫院實現分步式試運行。到“十四五”末,10家高端醫院將全部建成,其中7家實現對外運營。
社會化辦醫以外,位于園區地塊的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已運營3年,定位“大專科、小綜合”,核定床位800張,內設近百個ICU,設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感染科、皮膚科等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門診。截至2021年4月底,門急診累計近85萬人次,出院5萬人次。長三角等地病人通過虹橋交通樞紐可以便捷地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在地塊北側,還規劃了十萬平方米的公共中心,爲醫院停車提供1000個停車位的補充力量,同時兼具園區指揮中心、展示大廳、會務中心、中央餐廳等,爲園區內醫院提供配套服務。
華山醫院虹橋院區(左),建設中的骨科醫院(右),毗鄰滬常高速
園區二期: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功能區初步形成
除醫院外,園區二期引進信達生物全球研發中心、雲南白藥上海國際中心、威高國際研究院、康甯傑瑞國際運營及轉化研究中心、先聲藥業中國研發中心、華峰集團管理總部、東軟上海科技中心、卓然股份(上海創新基地)8家生物醫藥研發領域企業(其中3家已開工),聚焦大健康産業鏈上教育、研發、轉化等特色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功能區初步形成,將爲實現醫療服務貿易平台高質量發展、推動醫療服務貿易高效能轉化提供技術研發支撐。
二期沙盤
據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楊旗光介紹,後續將近一步吸引、集聚生物醫藥龍頭企業的研發總部、銷售總部和管理中心落地,與長三角其他地區的生産制造形成産業梯度分布,進一步優化行業産業布局。
“十四五”期間,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將打造成具有國際水准的生命健康服務和生物醫藥研發産業集聚區,成爲每年滿足百萬人次醫療服務、實現千億産值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醫療服務主平台。
責任編輯:徐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