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林路大厝正迎來一次大修,厝前廣場雖然搭了工棚和腳手架,但一字排開的古厝群依然還有昔日的恢宏。2020年,這座曆經風雨飄搖的古厝將重換新生。
獲知古厝大修消息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陳煜博士,近期連忙趕回國內,要對大修前的林路厝再做一次圖文記錄。對林路厝和林路家族研究多年的陳煜博士說:“林路非常重視教育,也是教育讓林路的子孫能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有所作爲。”
南渡新加坡名揚東南亞
在閩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有林路富,無林路厝。”講述的是南安籍新加坡華僑建築家林路,于清光緒年間在家鄉南安市省新鎮滿山紅村興建的大厝。意思是你可能跟林路一樣富裕,但不可能建出林路這樣的大厝。
林路肖像,徐悲鴻爲其作畫。
那麽,林路爲何下南洋,又是怎樣起家的?據史料記載,林路自小家境貧寒,謹遵父親遺囑,學習建築工藝,成爲頗有名氣的工匠,人稱“小魯班”。當時林路幫本地人蓋房子,誤把主人家中梁放錯位置,便連夜匆匆跑去偷偷調換回來。
事情的發展總是戲劇性,沒想到他的徒弟也發現這個問題,在林路調換完中梁方向之後,他也到了主人家連夜重新調回來。原本調換歸位的梁柱這下又成了錯誤的。在當時農村有這麽一句俗語:“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可見梁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性。次日,被房主發現,不知情的林路擔心犯大忌被找麻煩,便跑到南洋避難去了。
19世紀後期,林路最終漂洋過海前往新加坡。起初從事建築業,嗣兼制磚瓦,在實龍崗布萊德嶺一帶開設福安磚窯。20世紀初,事業更進一步,開設永盛興、華林行等商行,經營橡膠土産,晚年增開餅幹廠,並擁有那裏的大片土地,可謂富甲一方。
林路經營有方,勤儉拼搏,遂成爲華僑富商。新加坡早期許多標志性建築都是林路承建或倡建的。1901年,林路投標承建高200英尺、目前已被列爲國家古迹的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前稱維多利亞紀念堂),當時是新加坡最宏大的建築物之一。由于林路以低價競標獲得承建資格,當地建築商拒絕借其建築工具,林路只好采取中國傳統的搭棚法,逐層興建,最終于1905年建成。沒想到蓋了這座樓後,林路轟動了整個新加坡,從此被譽爲“華僑建築家”,名揚東南亞。
在新加坡,類似的建築還有很多。坐落在莫罕默蘇丹路的水廊頭鳳山寺,已成爲受保留建築的林氏大宗祠。林路在擔任新加坡早期南安同鄉團體鳳山寺董事部總理時,于1908年捐巨資倡議重建新加坡鳳山寺。林路建寺事務,從設計到施工均親自操勞,並回家鄉聘請能工巧匠,運去建築材料,這座寺廟曆時5年,于1913年建成,爲新加坡古建築藝術傑作。此外,他還領導林氏宗親興建九龍堂等,1914年又倡辦南明學校。
林路爲人急公好義,對失業的旅外僑胞熱情資助,爲各界所贊譽。其曾捐輸巨款給清朝政府,被清政府封爲福建花翎道,賞戴花翎。祖先牌位上就標明他是“榮祿大夫”,這在清代是二品官。
親自設計中外合璧大厝
林路厝雖坍塌和拆除了一部分,但走到這座號稱“九十九間”的古建築前,仍能感受那宏大的規模。大厝的疊樓有人居住,打掃得比較幹淨,打聽是林路的四房第四世裔孫兩家仍在故裏照顧、管理林路厝,成爲林路故居守護者。74歲的林祖澤就是其中之一,他見過林路厝保存最完整的樣子。
林路的第四代傳人林再澤和林祖澤
林路厝于1908年建成,坐北朝南,頗爲講究:由西向東依次爲宗祠、正屋、疊樓、書房等建築並排而立,建築群前鋪有寬敞的石埕,埕前建有水榭,周砌圍牆,形成獨特、宏偉、氣派的農村富豪莊園。
這座古厝由林路親自設計,細節部分融入了很多南洋建築風格。地板鋪的這些彩瓷、花磚價格昂貴,是當時新加坡上層非常喜歡的建築材料,林路特地從新加坡將其運到南安。有意思的是,其實這些彩瓷和花磚並非新加坡本地生産的,而是從歐洲進口的。大厝最爲醒目的建築是疊樓,巧妙混合了閩南傳統與南洋技巧,下落爲單層,榉頭和上落均爲兩層,後部連接一棟兩層小樓,今已塌毀。
與其他閩南古厝有些不同,林路厝特別之處在于有自己的私塾。盡管因爲修繕四周被鐵皮圍住,但透過窗隱約可見當時書聲琅琅的盛況。原來,林路特別注重興教辦學,爲了讓子嗣接受中國傳統教育,因此特意建了一座大厝作爲私塾,取名“養浩齋”。私塾聘請了先生,對子孫後代進行啓蒙教育,當時村裏的小孩也可來上課。
這座位于大厝東頭的私塾建造別具一格:爲二進三開間硬山頂建築,兩側各有兩間房間,厝前建有小花園,中部有一方亭,砌了一堵帶有西式圓拱窗洞的牆,還有假山流水、花鳥魚蟲,後進爲二層樓閣,上落是兩層高的教室與教師宿舍,私塾東側還設有運動場與廚房。可惜現在後進已經倒塌,只剩下一堆殘垣斷壁。
教育和家訓影響子孫
林路雖然沒上過學,但他對教育非常重視,他希望林家後人能夠接受比較好的教育,能夠在各個方面有所作爲。林路娶了6房太太,有19個兒子,9個女兒。繁衍至今,林路後裔超過1000人,遍布世界各地。林路後代從商從政有之,有當醫生、律師、銀行家的,也有不少從事建築設計領域。得益于良好的教育,林路的子孫後代都很成功。
從林路厝中,還能找到林路重視教育的蛛絲馬迹。疊樓二樓廳堂的木扇牆上,至今還隱約可看出林路建厝時寫下的《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爲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林路把這作爲家族的家訓,並在臨終前留下:“實業興邦,不忘本分”的遺願。他的第十一個兒子林謀盛用生命踐行家訓。
林謀盛
林謀盛爲林路第五房夫人方牡丹所生,從他身上可以看出林路對子女教育的良苦用心。林謀盛小時候在林路厝讀私塾,幾年後到廈門鼓浪嶼接受英文教育,16歲那年,林謀盛前往新加坡與父親團聚,入萊佛士學院學習,畢業後又到香港大學攻讀商科。1929年,父親病逝後,林謀盛成爲業産繼承人,開始涉足商界,在南洋經營食品業和建築業。不到10年時間,就被選舉爲新加坡建築業公會會長、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新加坡福建會館執委兼教育主任,成爲新加坡華僑的一個傑出的青年領袖人物。
按現代標准來看,林謀盛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然而他大概是最不可思議的富二代。他的兒女至今都難以理解,爲什麽生活優渥、寵妻愛兒、文質彬彬的父親,會奮不顧身地爲抗日而犧牲生命。
這或許跟家庭教育有關。1937年,正當事業發展得如日中天,准備擴大家業,籌劃續建在老家的林路厝時,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林謀盛積極參與抗日救國。親友問詢續建大厝之事,林謀盛憤然地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國哪有家?”林謀盛發動僑界抵制日貨,籌集赈款,支援抗日。然而,1944年5月27日,林謀盛不幸被捕,6月29日壯烈犧牲,年僅35歲。1946年1月,由于林謀盛爲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貢獻,中國國民政府追認他爲陸軍少將,下令褒揚。
實際上,在新加坡,林路後人對于林路在南安後埔老家的事,知道的比較模糊,只聽說林謀盛出生在那,而且以爲老家的房子就像一座城堡。但林路在南安與新加坡之間往來,大厝留下的印記,深刻影響著林家後人。值得玩味的細節是,林路宗祠祖堂兩側牆上繪有一人多高的4個大字“忠、孝、廉、節”,與新加坡九龍堂前殿兩側牆上的字迹一模一樣。
緊挨著宗祠的是正屋。此棟建築1980年代經曆大規模重新裝修,面貌改變巨大,不過主廳兩側木柱上刻著藏有“鼎、興”二字的對聯,與林路家族當年在新加坡的宅邸名爲“鼎興園”一致。不難看出,林路心裏記挂著南洋與閩南,這裏與那裏都有他的家族城堡。
古厝修繕後發揮更大作用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數十年來,林家後人一直在傳承林路留下的家訓,並希望修繕完畢後的古厝,能夠影響更多人。現在林路厝被評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經過相關部門的實地勘察和前期籌備,年前已啓動耗時420天的修繕工程,預計2020年完工。
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陳煜博士
2018年出版的《林路家族:歸途》可以說是陳煜多年的心血。爲了寫這本書,陳煜博士多次到南安,對這座富有特色的老房子進行課題研究以及曆史追溯,與林路後人有較爲緊密的聯系,並爲林氏家族編修族譜。由林路後裔張東孝出資,呼籲展開系統深入研究與保護性再利用。
2017年3月,張東孝伉俪(其外公是林路所領養的第七子林金桔,母親林玉冰是林金桔的第三女兒),專程從新加坡趕到泉州華僑曆史博物館,向博物館捐贈徐悲鴻幫其外曾祖父手繪林路油畫作品複制件等6件實物及相關資料。這一系列舉動行爲,不僅促使在海外的其他親人經常回鄉尋根谒祖,還讓更多當代人了解華僑建築史,以及背後的華僑情感、文化,意義非凡。
在林路厝疊樓一層,同樣懸挂著一張畫像。畫像中的林路銀須白發,身著中式服裝,手拿折扇,神采奕奕。林該畫像原件早已于數年前被林氏家族捐獻給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陳煜博士希望這座古厝修繕後,能夠作爲華僑建築史方面的展示館,以及子女教育和家風家訓的學習基地,就可以依舊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