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
2021年,浙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交出了高質量發展靓麗成績單,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1]
據2021年全省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5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3418萬人,女性人口3122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2.3%和47.7%。全年出生人口44.9萬人,出生率爲6.90‰;死亡人口38.4萬人,死亡率爲5.90‰;自然增長率爲1.00‰。城鎮化率爲72.7%。
根據國家統一初步核算,2021年全省生産總值爲735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分産業看,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別爲2209億元、31189億元和4011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2%、10.2%和7.6%,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1.7%、6.5%和5.9%。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19.5%、13.4%和10.6%,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2%、6.8%和6.4%。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爲113032元(按年平均彙率折算爲17520美元),比上年增長7.1%。經最終核實,2020年,全省生産總值爲646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三次産業增加值結構爲3.3∶40.8∶55.9。
圖1 2011-2021年全省生産總值及增長速度
圖2 2021年各産業增加值占生産總值比重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其中,城市上漲1.5%,農村上漲1.4%;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1.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2%。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上漲6.3%,其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7.9%,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7%;34個調查大類行業産品價格“23升3平8降”,上漲面爲67.6%。購進價格上漲14.5%,九大類原材料購進價格全面上漲。
圖3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表1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情況(上年=100)
年末就業人員預計3900萬人,比上年增長1.1%,占常住人口的59.6%,比重與上年持平。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2.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實現低于5.5%左右的宏觀調控目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能利用率爲82.5%,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8.3%,按可比價格計算占30.4%,占比降低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爲9.71元,比上年下降0.83元。高新技術産業、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交通投資分別增長20.5%、12.0%和2.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3.9%。
數字經濟引領增長。全年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爲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增加值預計占GDP的27.8%。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83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3%。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0.0%,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7.1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個百分點。裝備、高技術、戰略性新興、人工智能和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6%、17.1%、17.0%、16.8%和14.0%,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2.7、5.5、0.7和8.7個百分點。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節能環保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20.4%、14.4%和13.7%。
表2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分産業增加值及增速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全年全員勞動生産率[2]預計爲19.0萬元/人;規模以上工業勞動生産率28.5萬元/人,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提高8.6%。財政總收入145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63億元,增長14.0%。其中,稅收收入7172億元,增長14.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6.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017億元,增長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789億元,增長21.0%,其中,高新技術、高技術、戰略性新興和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利潤總額分別增長20.8%、21.3%、23.0%和21.0%;營業收入利潤率6.93%,爲近年來較高水平。
服務業持續恢複。全年服務業增加值40118億元,突破4萬億大關,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規模以上服務業[3]企業營業收入26929億元,增長22.8%。10個服務業行業門類營業收入比上年均實現增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40.3%、23.9%和18.3%,居前三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戶均營業收入2.2億元,比上年提高0.4億元。年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合計304家,占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的2.5%,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服務業的63.4%。
表3 2021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主要行業營業收入情況
民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産總值的比重預計爲67%。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3%,增速高出規模以上工業0.4個百分點,增加值占比爲69.5%,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民營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7.2%,增速高出規模以上服務業4.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的58.8%。民營企業貨物出口2.46萬億元,增長19.0%,進口6814億元,增長37.2%,分別占全省總額的81.6%和60.3%。在冊市場主體868萬戶,比上年增加65.2萬戶,新設民營企業53.1萬戶,增長11.4%,占新設企業數的94.2%,私營企業29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5%。民營經濟創造的稅收占全省稅收收入的73.4%。
二、農業和農村
主要農産品穩産保供。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0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3%,總産量621萬噸,增長2.5%;油菜籽播種面積120千公頃,增長5.6%;蔬菜664千公頃,增長0.7%;中藥材47千公頃,下降6.2%;瓜果類88千公頃,下降9.2%。豬牛羊禽肉總産量103萬噸,增長15.2%;豬肉産量65萬噸,增長20.2%;禽蛋産量31萬噸,下降6.7%;牛奶産量19萬噸,增長1.2%。水産品總産量626萬噸,增長1.7%,其中,海水産品産量484萬噸,增長1.5%;淡水産品産量142萬噸,增長2.5%。年末生豬存欄640萬頭,增長2.0%,存欄總量爲2017年末的118%;其中能繁母豬存欄69萬頭,增長19.4%。全年生豬出欄774萬頭,增長16.3%。
農業現代化效果顯現。高標准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産功能區。累計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79個、建成驗收特色農業強鎮109個,嚴格保護好810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農業“雙強”行動強勢開局,組建農業農村“三農九方”科技聯盟,發布農業主導品種122個、主推技術113項,良種覆蓋率98%、比全國平均高3個百分點。實施農業機械“尖兵”“領雁”、首台套等攻關項目35個。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強化“三品一標”建設,新增農産品地理標志16個,累計154個;新認定綠色食品674個,有效期內綠色食品2444個;新建國家農産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10個,累計30個;新建省級精品綠色農産品基地10個,累計35個。統籌推進百條十億級農業全産業鏈創建、十萬農創客培育和鄉村産業“一縣一平台”建設,認定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10個,省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114個。
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96%,完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標准化運維1.9萬個。創建美麗鄉村示範縣11個、美麗鄉村示範鄉鎮110個、特色精品村315個;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5512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機制,累計建成善治(示範)村6036個。統籌推進路、水、電、網、氣、能等基礎設施城鄉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具備條件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比例超85%;飲用水達標人口覆蓋率超95%,供水工程水質達標率超92%,基本實現城鄉同質飲水;行政村4G和光纖全覆蓋,重點鄉鎮5G全覆蓋。
農民農村共富有效提升。實施農民擴中提低行動計劃,推進強村惠民,98.8%的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標准化學校達標率98.6%,規範化村級衛生室比例78.3%,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鄉鎮全覆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覆蓋、實踐所站覆蓋率80%。實施先富帶後富“三同步”行動,構建新型幫共體,實現26個山區縣、239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所有低收入農戶幫扶全覆蓋;健全低收入農戶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全省低收入農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8%,高出全省農民收入增速4.4個百分點。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和高素質農民培訓9.8萬人次,線上課程學習315.5萬人次。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248億元,邁上2萬億元新台階,比上年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9.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比上年增長10.0%,私營企業增長13.1%;外商投資企業增長14.1%,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0.7%。17個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産值91191億元,增長22.8%,其中,出口交貨值15273億元,增長24.5%。38個工業行業大類中,35個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增長面爲92.1%,19個行業兩位數增長。其中,金屬制品(25.6%)、計算機通信電子(22.7%)、通用設備(19.0%)、電氣機械(17.2%)、專用設備(14.2%)和汽車(10.0%)等6個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産品産值比上年增長30.5%,新産品産值率首次突破40%,爲40.8%,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
表4 2021年主要工業産品産量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4225億元,占GDP的比重爲5.7%。
四、固定資産投資和房地産業
全年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10.8%,兩年平均增長8.1%。三次産業投資穩步推進。第一、二、三産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2.7%、17.8%和9.0%,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5.8%、12.1%和6.9%。三大領域投資穩定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19.8%,拉動投資增長3.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1.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0%,拉動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7%。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8.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3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7%。其中,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1.6%。
房地産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8.5%,拉動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7%。其中,住宅投資8802億元,增長8.8%;辦公樓投資457億元,下降4.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90億元,增長11.0%。商品房銷售面積999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兩年平均增長3.2%。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1.1%,兩年平均增長15.2%。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11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3.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分別增長9.6%和10.1%,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2%和4.0%。按消費類型統計,餐飲收入增長15.5%,商品零售增長9.0%,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8%和3.4%。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飲料、煙酒、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速平穩,比上年分別增長20.4%、17.3%、18.3%和20.2%。消費結構持續提升,升級類商品[4]零售額增長13.4%,保持較快增速。其中可穿戴智能設備、照相器材、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2.4%、41.9%、27.2%、22.6%和19.5%。線上消費持續增長。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5.9%,高于限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零售額增速12.0個百分點,拉動限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增長5.9個百分點,占限上零售額的25.2%,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
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255家,全年實現成交總額23271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年成交額超10億元的有243家、超百億元的有38家、超千億元的有2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單”和“中國商品市場十大數字化領跑者榜單”,我省分別獲33席和6席,繼續領跑全國。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41429億元,其中,出口30121億元,進口1130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4%、19.7%和30.3%,分別占全國的10.6%、13.9%和6.5%,年度進出口規模首次居全國第三。對主要市場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對歐盟、美國、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22.3%、20.4%和22.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42萬億元,增長22.9%;對RCEP國家進出口1.04萬億元,增長18.5%。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機電高新産品出口比重穩步提升。機電高新産品合計(剔除交叉部分)出口1.45萬億元,增長22.5%,占全省出口總值的48.2%,比重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中歐(義新歐)班列開行1904列。高質量推動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縣市區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6%,新增注冊企業42629家,增長54.5%,實際使用外資25.3億美元,增長73.1%。
表5 2021年貨物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表6 2021年對主要市場貨物進出口情況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547個,合同外資3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8%,實際使用外資183億美元,增長16.2%。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5億美元,下降10.2%。第三産業外商投資項目3095個,占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總數的87.3%,合同外資282億美元,增長11.8%,占合同外資總額的73.3%,實際使用外資131億美元,增長27.1%,占實際外資總額的71.7%。
全年經備案核准的境外企業和機構67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境外直接投資備案額573億元,下降20.4%。國外經濟合作完成營業額510億元,增長18.7%。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05億元,增長17.7%;新簽合同額287億元,增長12.4%;共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8741人次,外派勞務人員實際收入4億元。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2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年末全省公路總裏程12.39萬公裏,其中,高速公路5184公裏,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共有民航機場7個,全年旅客吞吐量5183萬人,其中發送量2659萬人。鐵路、公路和水運貨物周轉量12936億噸公裏,比上年提高5.0%;旅客周轉量714億人公裏,增長5.9%。全省港口[5]貨物吞吐量19.3億噸,增長4.0%,其中,沿海港口14.9億噸,增長5.4%。甯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2.2億噸,連續13年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3108萬標箱,連續4年全球第三,繼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後,跻身“3000萬俱樂部”港口。
表7 2021年交通客貨運輸量
年末全省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1726萬輛,其中私家車(個人小型、微型載客汽車)保有量1593萬輛。
郵電業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全年郵政業務總量[6]2232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比上年增長28.0%。活躍的電子商務交易促進快遞需求大幅增長,快遞業務量228億件,僅次于廣東省(295億件),比上年增長26.9%,占全國比重21.0%。全年電信業務總量[7]1088億元,居全國第三,增長27.3%。移動電話用戶8860萬戶,普及率達137.2部/百人,居全國第三。5G基站總數[8]達到11.3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17.6個,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3117萬戶,普及率達48.3%,居全國第一。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081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2%,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12.0%。住戶本外幣存款余額67487億元,增長9.6%。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65756億元,增長15.4%,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15.4%。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243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084億元。
表8 2021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年末境內上市公司606家,累計融資16063億元。其中,主板434家,占全國主板總數的13.8%,位居全國第二;創業板137家,占全國創業板總數的12.6%,位居全國第三;科創板32家,占全國科創板總數的8.5%,位居全國第五;北交所3家,占全國北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3.7%,位居全國第七。新三板挂牌企業612家,占全國新三板挂牌企業總數的8.8%,位居全國第四。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2860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921億元,下降0.5%;人身險保費收入1939億元,增長4.5%。各類賠款及給付1030億元,增長14.9%。其中,財産險賠付619億元,人身險賠付410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全體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57541元、68487元和3524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8%、9.2%和10.4%,兩年平均增長7.4%、6.7%和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7.6%和8.9%,兩年平均實際增長5.4%、4.8%和6.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爲1.94,比上年縮小0.02。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9]爲51746元,增長12.2%。
表9 2021年居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標
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668元,比上年增長17.2%,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5.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爲42193元,增長16.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415元,增長17.9%,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14.9%和16.3%。
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3.3輛;計算機62.5台,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58.3台;移動電話253.6部,其中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222.0部;彩色電視機175.0台、電冰箱111.7台、洗衣機97.8台、空調217.9台、熱水器106.7台。
年末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42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65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爲1793.5萬人、2741.6萬人和181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到180元/月,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月人均提高105元。
年末在冊低保對象59.3萬人(不含五保),其中,城鎮6.0萬人,農村53.3萬人。全年低保資金(含各類補貼)支出70.7億元,比上年減少4.5%;城鄉低保同標,平均每人每月941元。
全年發行各類福利彩票116.3億元,比上年減少1.3億元,籌集公益金35.9億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省共有幼兒園7890所,在園幼兒200.9萬人,比上年增長1.1%。共有小學3257所,招生67.0萬人;在校生383.4萬人,增長2.9%,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爲99.99%。小學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0.4平方米;生均圖書34.1冊;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學終端20.8台;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爲99.7%。共有初中1768所,招生56.7萬人;在校生166.4萬人,比去年增加2.7萬人,初中入學率爲99.97%。初中生均校舍建築面積23.1平方米;生均圖書57.2冊;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學終端35台;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爲99.8%。全省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49所(不含技工學校),招生18.7萬人,在校生57.2萬人;普通高中631所,招生28.5萬人,在校生83.7萬人,畢業生25.2萬人。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含獨立學院)。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本科、專科招生比例爲1:3.9: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爲64.8%。全年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招生47505人,其中,博士生5014人,碩士生42491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5.2萬人,比上年增加0.91萬人;幼兒教師學曆合格率爲99.99%。義務教育中小學專任教師36.4萬人,增長2.6%。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專任教師3.8萬人,生師比14.6:1;專任教師學曆合格率爲97.8%。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和專業(技能)教師的比例分別爲44.9%和86.4%。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比例爲48.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爲92%。
全年全社會研究和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生産總值之比預計爲2.9%,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57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
全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138家(含分中心)。新建省實驗室2家、累計6家,新建省技術創新中心6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179家,累計有效高新技術企業28581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8922家,累計86597家。全年專利授權量46.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7萬件,比上年增長13.8%。科技進步貢獻率爲66%。新增“浙江制造”標准627個,累計2606個。
十一、衛生和文化體育
年末全省衛生機構3.51萬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486個,衛生院105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659個,診所(衛生室、醫務室)13412個,村衛生室1121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3個,衛生監督所(中心)99個。衛生技術人員57.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5.1%,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3.2萬人,注冊護士25萬人,分別增長6.8%和7.3%。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37.0萬張,增長2.4%,其中,醫院32.7萬張,衛生院1.93萬張。醫院全年總診療2.9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2%。
全年診療服務平台預約請求量1338萬人次,預約成功量904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28%和34%,日均預約成功量2.48萬人次;新增注冊用戶961萬人,增長109%,日均注冊量爲2.63萬人;新接入醫療衛生機構201家,累計接入醫療衛生機構1693家。
年末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02個,文化館101個,文化站1351個,博物館406個,世界遺産4個,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覆蓋率均達100%,鄉鎮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動室覆蓋率均達100%,公共圖書館虛擬網絡基本全覆蓋。廣播人口覆蓋率爲99.8%,電視人口覆蓋率爲99.9%。全年制作完成影片119部,獲得公映許可證影片45部,電影票房收入35.7億元。圖書出版社15家,公開發行報紙64種,出版期刊239種。
浙江運動員全年共獲取全國一類比賽冠軍45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10](不含學生)人數占總人口的29.6%,城鄉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省級全民健身中心38個、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閑公園)908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317個。國家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8個,省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64個。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8個。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13所。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基地(運動休閑示範區)11個、體育旅遊示範基地2個。省級運動休閑基地28個、運動休閑旅遊示範基地31個。
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69.1億元,比上年增長28.0%。
十二、資源、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
全年平均降水量爲2003.1毫米(折合降水總量2099.3億立方米)。全省水資源總量爲1343.4億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積47.5萬畝,其中迹地更新2.8萬畝。建設戰略儲備林和美麗生態廊道59.2萬畝,其中戰略儲備林42.2萬畝,美麗生態廊道17.1萬畝。根據2021年浙江省森林資源年度監測結果,全省森林覆蓋率爲61.17%(含灌木林)。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爲429.0平方公裏。
年末有新一代天氣雷達站17個,氣象衛星接收站15個,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4329個。全年霾平均日數25天,比上年減少8天。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PM2.5年平均濃度爲2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0%;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爲84.4%~99.7%,平均爲94.4%,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66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爲84.4%~100%,平均爲96.9%,提高0.5個百分點。
296個省控斷面中,III類及以上水質斷面占95.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滿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水質要求斷面占98.6%,提高1.3個百分點。按達標水量和個數統計,11個設區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及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爲100%,與上年持平。148個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爲99.3%,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近岸海域共發現赤潮22次,累計影響面積7084平方千米,其中有害赤潮4次,累計面積1714平方千米,均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與上年相比,全年赤潮發現次數增加10次,累計影響面積增加5556平方千米。
全年城市(縣城)汙水排放量40.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7%;汙水處理量39.6億立方米,增長3.4%;汙水處理率97.3%;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用水普及率100%;燃氣普及率99.6%。
累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35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8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74個。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總量比上年增長6.3%,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8%。其中,千噸以上和重點監測用能企業能源消費量分別增長3.7%和3.1%,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6.7%和6.9%。
全年發生各類生産安全事故(包括工礦商貿企業、道路運輸、水上交通、漁業船舶、鐵路交通、海上交通事故)1252起、死亡1010人,比前兩年均值(可比口徑)分別下降23.8%、22.3%,其中,道路運輸共發生事故925起、死亡666人,與前兩年平均數相比分別下降22.9%、23.9%。
注釋:
[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均爲年度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員勞動生産率爲地區生産總值(現價)與全部就業人員年平均人數的比率。
[3]轄區內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轄區內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産中介服務、房地産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産業四個行業小類。轄區內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4]指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書報雜志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
[5]統計範圍是全部港口。
[6]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
[7]電信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
[8]5G基站總數爲建設部門口徑數據。
[9]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1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指每周參加3次及以上,每次鍛煉時間30分鍾以上、鍛煉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的人。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城鎮新增就業、基本養老保險等數據來自省人力社保廳;水産品産量、糧食生産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示範性農業全産業鏈、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美麗鄉村建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農村公廁等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商品交易實體市場和交易額、“浙江制造”標准、專利等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貨物進出口等數據來自杭州海關;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國外經濟合作、對外承包工程、外派勞務等數據來自省商務廳;公路裏程、民航運輸、貨物周轉量、旅客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汽車擁有量等數據來自省公安廳;郵政業務、快遞業務量等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總量、電話用戶、互聯網用戶等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旅遊等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遊廳;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數據來自浙江證監局;保險業數據來自浙江銀保監局;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等數據來自省科技廳;衛生、診療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電局;電影、出版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體育、體育彩票等數據來自省體育局;低保、社會服務、福利彩票等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水資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等數據來自省水利廳;森林資源數據來自省林業局;氣象數據來自省氣象局;生態建設、環境監測等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城市汙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用水和燃氣普及率等數據來自省建設廳;各類事故發生起數、死亡人數等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價格、糧食産量、生豬存出欄、城鄉居民收支、家庭耐用品擁有量、調查失業率等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其它數據均來自于省統計局。
來源:浙江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