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曆史悠久,自4世紀開始,漢族就發生過多次大規模南遷,到粵東、閩西、贛南等地定居,被當地人稱爲“客家”。客家人不僅帶來了異鄉習俗,還帶來了中原古漢樂樂譜,像“中州古調”、“漢臯舊譜”就是世代相傳的舊有樂譜。根據史料的考證,在廣東大埔流傳的客家漢樂已經有1600多年曆史,即使是從宋亡前後,客家人第三次大舉向南遷移算起也有700多年了。
大埔可以說是迄今爲止漢調音樂最興盛的地方之一,明嘉靖九年(1534年),大埔最早的縣志當中就有記載說,大埔在漢樂方面的興盛可以嬗美古時“中原音樂”鼎盛時期的鄒國和魯國。除此之外,還記載祭祀禮樂欄目,詳載了琴、瑟、鍾、磬、笙、箫等樂器,並附迎神、祭奠、送神用的”鍾、呂”文字古樂譜五首。以後,各個時期大埔的縣志也同樣記載著大埔的風俗是家家戶戶都會演奏客家漢樂。正因爲這樣,所以大埔也被人們稱爲“漢樂之鄉”。
爲什麽大埔漢樂最出名呢,因爲當年客家男人都要漂洋過海,從十三四歲就去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打工,難得回來一趟,客家婦女就不讓他們下田幹活,他們就在家彈彈樂器、唱唱曲子,慢慢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習慣,這也是大埔成爲“漢樂之鄉”的原因。隨著客家人的移居海外,客家漢樂也慢慢走出了大埔,傳播到了海外,在今天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都有客家漢樂社團組織,大埔這個“漢樂之鄉”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悉。漢樂以演奏形式可分絲弦和吹打兩大類。廣東漢樂傳統曲目十分豐富,典雅古樸,瑰麗多姿的絲弦樂《翠子登潭》、筝曲《出水蓮》等早就譽滿全國樂壇。
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絲弦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代表曲目有絲弦曲《單點尾》、《玉山坡》、《思夫》,唢呐曲《粉疊》、《普天樂》、《玉芙蓉》,廟堂音樂有《一封書》、《水底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