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銅牦牛承載著一個驚天的秘密系列之七)
天祝銅牦牛何以到南山?
郝厚璋
史據對證、實物對證、地域對證、路徑對證、傳緒對證、人物對證,是大型禮器斷代不可回避的幾個要件,否則就難釋盲人摸象之疑。
前面已經說過,這件銅牦牛是作爲弘化公主的嫁妝被送到吐谷渾王都伏俟城的。那麽,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是怎麽流落到天祝草原的呢?
資料1:《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六.西域上》:“既而與吐蕃相攻,上書相曲直,並來請師,天子兩不許。 吐谷渾大臣素和貴奔吐蕃,言其情。(663年)吐蕃出兵搗虛,破其衆黃河上。諾曷缽不支, 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帝遣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爲安集大使,平兩國怨。吐蕃遂有其地。”
資料2: 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嫁弘化公主嫁與吐谷渾可汗諾曷缽。龍朔三年(663年),吐蕃攻陷伏俟城,諾曷缽“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吐谷渾亡國。
如前所論,作爲政權象征的祭祀禮器是破國後被追繳的第一序列。如果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在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伏俟城失陷時被吐蕃人繳去,按理要麽被吐蕃人毀去要麽運至吐蕃王城拉薩,絕無遠運到幾千裏外埋藏起來的道理。
可是,它們出土于天祝草原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是不是它們一起“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的?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六.西域上》:“諾曷缽請內徙,乾封初更封青海國王。帝欲徙其部于涼州之南山,群臣議不同,帝難之。鹹亨元年(670年),乃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 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總兵五萬討吐蕃,且納諾曷缽于故廷。王師敗于大非川,舉吐谷渾地皆陷,諾曷缽與親近數千帳才免。三年(672年),乃徙浩亹水南。諾曷缽以吐蕃盛,勢不抗,而鄯州地狹,又徙靈州,帝爲置安樂州,即拜刺史, 欲其安且樂雲。”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663年吐蕃攻陷王都伏俟城,吐谷渾王國滅亡。諾曷缽逃走,“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請求把吐谷渾人向大唐腹地遷移,唐高宗沒同意。唐高宗打算把他們安置在“涼州之南山”,大臣們有不同主張。
鹹亨元年(670年),唐高宗派薛仁貴帶兵護送諾曷缽回吐谷渾“故廷”伏俟城,結果唐軍在大非川打了個大敗戰,只有“諾曷缽與親近數千帳”逃了回來,連吐谷渾王國剩余的地盤都被吐蕃人搶走了。
鹹亨三年(672年),唐太宗想把吐谷渾難民安置在“浩亹水南”,諾曷缽推故害怕吐蕃人,又找理由說伏俟城所在地鄯州這個地方太小容納不了這麽多難民,于是唐高宗就把靈州改了個名,將他們安置在了安樂州。安樂州,就是今天的甯夏同心、靈武一帶。
“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說明663年吐谷渾的王室部落是逃到了“涼州”。“帝欲徙其部于涼州之南山”、“三年(672年),乃徙浩亹水南”,說明從龍朔三年(663年)到鹹亨元年(670年)間的數年裏,吐谷渾破國後的難民隊伍也陸續逃來雲集在“涼州”,怎麽安置難民確實成了大問題。
在“帝欲徙其部于涼州之南山,群臣議不同,帝難之”的情況下,才有鹹亨元年(670年)讓薛仁貴“總兵五萬討吐蕃,且納諾曷缽于故廷,王師敗于大非川”的慘敗。
就以“三年(672年),乃徙浩亹水南”、“又徙靈州”看,除了670年“且納諾曷缽于故廷”這一小段時間外,從“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到“又徙靈州”前的10年間,諾曷缽、弘化公主所率王室及難民主要是駐紮在“涼州”。
所謂“三年(672年),乃徙浩亹水南”,是說670年大非川之敗後吐谷渾難民除了“涼州”之外,還集中在“浩亹水南”,“乃徙浩亹水南”、“又徙靈州”只不過是“帝欲徙其部于涼州之南山”方案之外的其他的可選擇安置方案,並不是說在“又徙靈州”前諾曷缽、弘化公主所率王室部落離開過“涼州”。
那麽,“涼州之南山”在哪裏?查,涼州,即今甘肅省武威市,唐時名涼州,州治涼州城。因祁連山位于涼州城之南,涼州人俗呼之爲南山。查,2件銅馬、1件銅牦牛出土地自古隸屬涼州,現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友愛村七組。其地所在的祁連山系草原曆來是遊牧民族的牧區,正是涼州人俗呼爲南山的一個局域。此處俗稱天祝草原,是涼州最大的草原,距涼州城300裏路程。查,伏俟城,在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卡加村西南,俗名鐵卡加古城,距出土地1200多裏路程。
古來遊牧民族的祭祀是經常性的,這一點以今天的遊牧民族可以得到印證。如果諾曷缽居住在涼州城,而宗廟設在出土地的“涼州之南山”,雖然兩地相距約300裏,其祭祀總不能頻繁往返于兩地,何況還有個龐大的王室親隨隊伍的安頓問題。
身爲遊牧民族的諾曷缽按理不可能居住在涼州城裏,與其親隨部落駐紮在“涼州之南山”的天祝草原上才比較符合其俗。特別是,當時的涼州城是大唐王朝總控西域的中心,不可能把危險置于心髒,更何況是駐紮10年之久。可見,這2件銅馬、1件銅牦是在“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時轉遷到“涼州之南山”的。也由此判定,西灘村口寺崖台上的那座小廟,就是崇祀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的地方。
若問,如2件銅馬、1件銅牦牛這樣碩大的物件是怎麽翻山越嶺“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的?
先認真讀“白牦牛”傳說。“白牦牛”傳說的大意是:華銳族的祖先華秀原來居住在巴顔喀拉山(另說是昆侖山、阿尼瑪卿山、祁連山等等)大雪山下,爲了躲避鄰近一個大部落的欺侮(另說是牲畜多牧場小容納不下),華秀告別哥哥阿秀(另說只有華秀),去尋找新的草場。
臨行前華秀祈禱時,半空中出現了一個白色戰袍、騎著白馬的神靈(另說是山神),駕著五彩祥雲緩緩向東飄去。于是華秀帶著本部落人馬追隨彩雲前行。
離開家鄉要穿過一道名曰花石峽的天險時(另說是石峽),牦牛們流淚哀叫,不肯前行(另說是人們不肯離開家鄉)。
就在這時,從雪山深處跑來了一頭高大雪白的牦牛,它一聲吼叫沖出了峽口,牦牛群于是尾隨而過。當華秀部落跟隨牛群沖出峽口的時候,她們驚呆了。只見黑牦牛屍橫遍野,只有那頭白牦牛在骁勇地與一只黑色巨獸戰鬥,鬥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最終白牦牛用它尖利的犄角戰勝了巨怪。所有的黑牦牛都死絕了,只剩得一頭受傷的小母牛。白牦牛舌舔這只小牛犢的血迹,舔著舔著,小牛犢的毛色漸漸變白了。這時天空中傳來了駿馬的嘶鳴,那個白色戰袍的神靈重新出現在頭頂。這位神靈帶著絕望的華秀部落繼續前行。
有一天這位神靈和白馬降下地面,瞬間化作了一座雄偉壯麗的雪山,這就是馬牙雪山(另說是祁連山、南山等等)。華秀部落就在這一帶過上了幸福生活。這頭小母牛就是白牦牛的祖先(另說是海晏牦牛的祖先)。
對于這則流傳于2件銅馬、1件銅牦牛出土地的古老傳說,僅以概不外傳這一規矩就足夠證明它的價值。那麽它究竟包藏著怎樣的秘密?
請看金庸《倚天屠龍記》24字訣。“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對于這24字,武林人士窮智冥想就是揣不明白。謎底證明所有的人都解錯了。真正的謎底是,“武林至尊,寶刀屠龍”是言屠龍寶刀的重要性,“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是言刀裏藏有《武穆兵法》,“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是言從刀裏取出《武穆兵法》的辦法。
難道這24訣與“白牦牛”傳說有什麽聯系嗎?我們不妨先問:“白牦牛”傳說流傳在哪裏?藏北高原。白牦牛生活在哪裏?天祝草原。
請看,“白牦牛”傳說流傳範圍與吐谷渾王國版圖藏北高原重疊,巴顔喀拉雪山(另說是昆侖山、阿尼瑪卿山、祁連山等等)與吐谷渾王都伏俟城的地理特征重疊,“白牦牛”生存地天祝草原與“涼州之南山”重疊,華秀率部從雪山遷居天祝草原與諾曷缽從伏俟城“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重疊,白袍駿馬將軍的2次指引與2件銅馬重疊,黑變白的小牦牛與1件銅牦牛重疊。試問,這麽多的重疊,難道僅僅是爲了說明“白牦牛”的來曆嗎?
我們不妨從“華秀告別哥哥阿秀”開始,把這個傳說用人物置換的方式還原一下:猶如大業五年(609年)那次的做法,當年吐谷渾王都伏俟城勢將不保之際,他們決定將宗廟重器先行轉移。弘化公主按照禮制去禱告祖廟,從宗廟請出始祖吐谷渾留下的密卷,把2件銅馬、1件銅牦牛提取出來。爲了防止被“一窩燴”的萬一,2件銅馬交由另路人馬護送先行。弘化公主率領扮作牧民的一部分王室人馬趕著黑牦牛群,依據密卷指示的路徑護送這1件銅牦牛選擇山險僻道撤離。
不料出發不久就遇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石峽。正在無奈之際,盡管“諾曷缽不支”,卻親率王室衛隊恰好趕到,奮勇打敗了吐蕃人在石峽對岸的截擊。這一仗中所有的黑牦牛都被吐蕃人射殺了,所幸這1件銅牦牛逃過了劫難。于是弘化公主與其他隊伍彙合後分組前行,最終按照密卷指示路徑安全到達了“涼州之南山”。
如果把“華秀”“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對應,把雲頭上的白袍將軍與始祖吐谷渾和密卷對應,把雲頭上駿馬的2次出現在與2件銅馬對應,把黑變白的唯一一頭小牦牛與1件銅牦牛對應,把神勇的“白牦牛”與諾曷缽王室部落對應,把“神靈和白馬降下地面,瞬間化作了一座雄偉壯麗的雪山”與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的出土地環境對應,還能相信這則傳說僅僅是個傳說嗎?
顯然,該傳說是兩個普通故事的捏合,即遊牧民族遷徙的艱難故事與“白牦牛”來曆的巧妙組合。
試想,沒有文字的吐谷渾人在之後長達千年的異族統治下,除了這種“概不外傳”的隱形方式,還再能找出不使失傳的更好的辦法嗎?
需要注意的是,“白牦牛”傳說中的任何地點、人物、情節甚至牦牛的顔色都可以隨意改變,唯有白牦牛生存地沒法改變。因爲整個亞洲大陸就這麽個地方—天祝草原,何況再加個雪峰這一特定地標—-祁連山主峰烏鞘嶺。
可見,該傳說承載的何止是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的驚險轉遷,應當還包含著更爲奧秘的信息,後文再論。
另,這1件銅牦牛是白牦牛還是黑牦牛?黑變白,就已經說明它原來是黑牦牛了,這也與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原在伏俟城的推斷是一致的。之所以讓它黑變白,固然意在隱形,但最要害的是意在圈定這2件銅馬、1件銅牦牛埋藏地特征的唯一性。
作者簡介:郝厚璋,生于涼州,學于蘭州,居于福州。文學作品發表于《中華時報》《讀者》及新華網、廣播電台等刊物媒體。經濟社會研究成果發表于《新華文摘》《人民文摘》《國內動態清樣》《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等刊物。作者微博:吐谷渾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