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摩的師傅火了,他在橘子洲頭用英語朗誦了《沁園春·長沙》,這個視頻被高贊。
這位師傅叫杜楊,今年38歲,他是湖北文理學院的英語專業學生,又去中山大學讀了法律碩士,一開始在出版社工作,後來去教培機構做培訓工作。最近教培機構倒閉,他失業了。
失業之後的杜楊一開始比較閑,每天接送孩子。有次靠在電動車上的時候,被人誤認爲是摩的師傅。這個啓發了杜楊,他租了電動摩托車,開始做了摩的師傅。除了開摩的,杜楊還開始拍視頻。
這個視頻火了之後,家裏人才知道他在開摩的,兒子還希望他不要開摩的,在學校擡不起頭。
其實,中山大學的碩士開摩的並不是很大的新聞。幾年前,新加坡有位博士,叫蔡明傑,中科院的碩士,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在新加坡某個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當了16年的首席研究員。2008年被解雇,那時他已經55歲了。
55歲在職場屬于高齡,而且2008年全球又爆發經濟危機,很難找到工作,他只能找到開出租車的工作。于是,他就去開出租車了。一邊開車,一邊記錄所見所聞,2013年寫了一本書:《出租車司機的日記》,後來還拍成了電影。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不確定性,起起伏伏。人坦然面對,迎接不同的挑戰,也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像任正非,39歲轉業,44歲被單位開除,離婚,一無所有。44歲的任正非也不好找工作,只能創業,才有了今天的華爲。
當然,反過來的事例也不好,前半生榮華富貴,後半生遇到挫折,再也沒有爬起來。不少少年成名的童星,像林賽·羅韓,本來已經是一線女星了,後來醉駕、偷東西,成爲問題女王。
看了摩的師傅的經曆和采訪,他是一個很上進,也很有韌勁的人,因此開摩的只是他的一個嘗試,並不需要大驚小怪。希望大家關注他的學曆時,能關注他其他的才能,創業成功,擺脫目前的困境。
不過,我寫這篇文章是想說另外一回事。教育的發展,高學曆的人越來越多。讀書能改變命運,但並不是百分百改變人的命運。高學曆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怎麽樣以後會比比皆是。
前一陣,網上熱炒的,有7萬研究生在當外賣騎手。這個數據是3年前的,我深深懷疑,現在的人更多了。
還有,去煙廠流水線當工人的,研究生的比例已經驚人了。比如,河南中煙工業有限公司招聘的大學生裏,有人大、武大畢業生,一線流水線上研究生比例超30%。
還有去茅台集團當制曲工和制酒工的,就是純粹體力活,茅台可以奢侈到專門對雙一流的學生招聘一撥人。招100多人,報名幾千人。
學曆不值錢不是我們不要讀研,而是說,要徹底想明白,我究竟想幹什麽,讀研能不能對我的目標有幫助。不要爲了學曆而讀書。
真等讀了書,也不要被學曆束縛住,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工作態度卻是有高低之分。
原來北大有位畢業生,陸步軒,找不到工作,只能去賣豬肉。後來他出名之後,回北大演講,很不好意思地說,給北大丟臉了。北大校長說,沒有丟臉,北大學生爲什麽不能賣豬肉?幹什麽都可以。
今天還有一個新聞,北大的一位法學碩士,原先當公務員,現在辭職回家當農民,有人還投資了800萬元,幹得有聲有色。
文憑跟工作大家要分開看,以後大家要慢慢習慣,碩士的農民、碩士的騎手,會越來越多,這將是教育發達國家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