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上個世紀的最爲耀眼的明星,大家一定想到的是那些歌唱類的明星,不是的,我這裏指的是在經濟方面發展最爲耀眼的明星,那就一定是亞洲四小龍了。
相信大家都一定是對于亞洲四小龍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亞洲四小龍指的就是位于西太平洋的四大經濟體: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這亞洲四小龍,他們都是位于在“儒家文化圈”中,有著和儒家思想極爲相似的文化背景,節儉、勤勞、又極其重視教育。
在1970年代之前,亞洲四小龍一直是以農業和小型的工廠的輕工業作爲主導的,在1960年代就已經開始起步,在1970到1990年代是正處于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
他們所利用的就是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的國家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機會,這樣也可以吸引來一大批外國的資金,包括技術,他們當時所利用的,也是本地的廉價而且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這樣來適當的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做出調整的戰略,最終成爲東亞和南亞在繼日本之後新興的已經開發的國家或者是地區。
在發展的戰略上,亞洲四小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奉行的都是推行出口導向型的戰略,他們將側重點放在了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産業,然後再在短時間內去實現經濟的騰飛。
他們所有的共同的發展的路徑,是以“東亞模式”然後在去引起整個世界對于他們的關注,所有,也因爲這樣,他們被稱爲是“亞洲四小龍”。
我們先來看一下亞洲四小龍的曆史GDP變化圖:
其實我們從這幅圖中也可以看出來,在1970年,那時候還正是出于一個經濟剛剛起飛的時刻,香港和新加坡是差不多的,已經是達到了世界的平均的發展水平。
但我們看台灣和韓國都是落後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的,但是我們還看到,台灣是要高于韓國的一半左右的。
包括在後來的將近50年的發展的過程中,香港和新加坡一直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2000年之後,新加坡也漸漸的開始去超越香港,而台灣在自己發展的前期,也是一直都是壓著韓國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從2000年之後,韓國的經濟也開始慢慢的超越了台灣,將台灣丟在了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