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春武裏府,Amata Nakorn工業園,佛山企業順威股份在此建起了國際最先進的風葉生産線,並成爲東南亞最大的風扇葉制造商。
往東南方向500多公裏,是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柬埔寨就業人口最多的特區。這裏集聚著170多家企業,近八成是中國企業。其中,同樣來自佛山的大自然家居已成爲園區體量最大的木業生産企業。
再向東幾百公裏,到達越南平陽省。家電龍頭企業美的作爲佛山企業最早投資東南亞的代表,其投建的工廠已運營了15年。
就在近十多年間,在東南亞不同國家的各類園區,“佛山工廠”開始散布其中。他們在中國出口不斷攀升、人口紅利卻逐漸下行中,尋找成本更低的投資地與新市場。而具有文化接近性、人力成本低、人口增長快的東南亞,則成爲主要目標。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佛山企業在境外新增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有四個來自東南亞國家,分別是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
這是一場危與機並存的下南洋新“探險”。東南亞低廉的生産要素成本讓人心動,但産業鏈不完整、勞動效率低的難題同樣令人困擾。來此掘金的佛山企業在撬動全球市場上獲得了更多支點,也在産能爬坡、工廠盈利上承受了諸多壓力。
在全球化發展的大勢下,如何化危爲機是他們眼前最緊迫的課題。
越南,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園裏,坐落著美的首個海外工廠——美的生活電器(越南)制造有限公司。
2007年,美的在越南設立獨資工廠,正式拉開了海外設廠的帷幕。“當時走出去是很自然的事,主要是當地的人力成本明顯更有優勢。”美的集團副總裁王建國回憶道。
美的是佛山最早到東南亞設廠的企業之一。就在美的越南工廠成立不久後的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逐利資本開始尋找低成本國家和新市場。中國首輪産業轉移潮由此開啓。
到了2010年,人口紅利來到了一個拐點。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曾指出,把人口因素放在一個經濟增長的生産函數中會發現,以2010年爲界,在此之前的人口因素是正貢獻,在這之後則成了負貢獻。
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中,以家電、家具、紡織等爲代表的國內勞動密集型産業,紛紛到東南亞進行布局。也正是這一年,越南替代中國成爲了耐克的第一大代工基地。
但在首輪國內制造業“東南飛”的浪潮中,類似美的這樣的佛山身影並不多。不少佛山企業早年意識到了東南亞人力成本低廉,但于他們而言,單一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還不足以撬動這場跨國布局。
“如果僅僅是制造成本,目前全球家電制造成本最低的還是在中國。”王建國說。
直到遭遇關稅挑戰。
2015年10月,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達成TTP貿易協議。按照協議,所有歐盟國家在中國采購紡織品都要加征13%的關稅。“當時客戶第一時間就和我們說了,要想辦法,否則沒法繼續給訂單。”標美服飾董事長楊建伍說。
從事內衣行業多年,彼時楊建伍不少競爭對手都已經在東南亞建廠。但由于企業規模較小,楊建伍還是觀望了好幾年,直到2019年,在緬甸仰光的瑞必達,一個緬甸的工業重鎮內,標美服飾正式在當地開設了服裝工廠,開啓了東南亞的故事。
標美服飾在緬甸開設的亞聯服裝廠外景。受訪企業供圖
大自然家居也是如此。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裏,大自然家居已經開了四家地板工廠。關于連續投資背後的原因,大自然董事長佘學彬總結爲:“所有問題都源于成本。”
2018年以來,受境外關稅增加影響,不少企業選擇繞開壁壘,推動生産環節出海。佘學彬算了一筆賬:彼時將産品從中國出口至歐美國家,需要交很多普惠稅、貿易稅以及反傾銷稅;公司白幹一個月,才能填補這些額外成本。綜合考量各國關稅政策、人工成本、供應鏈配套、營商環境以及海運條件等因素後,佘學彬決定在柬埔寨設廠。
2018年是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多個中國行業被加征高關稅,企業選擇到東南亞布局,則能省去關稅成本,東南亞制造的價格窪地優勢瞬間凸顯。國內制造業廣泛向東南亞轉移的第二波浪潮由此引發。
企業選擇海外設廠的動因往往是多元的。除了成本以外,市場也是牽引佛山制造主動“下南洋”的重要原因。
“需求或者說市場容量,是聯塑出海設廠的第一考慮。”聯塑開發部負責人張穎琺說。
以印尼爲例,2016年聯塑的考察團抵達印尼時,其人口已經接近3億;目前印尼是東盟地區人口最大的國家。快速增長的人口,讓張穎琺看到了一個龐大的管道需求市場。聯塑把海外的第一個自建工廠放在了印尼。
聯塑印尼工廠內景。受訪企業供圖
美的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布局,同樣也瞄准了當地日益增長的家電市場。“人口的快速增長,就意味著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在此潛伏。”美的越南工廠廠長高升表示。
在佛山制造掘金東南亞的路上,還有一類企業是跟著客戶走出去的。
順威股份就是這樣的例子。作爲一家在空調風葉領域耕耘了30年的隱形冠軍,順威股份常年服務于美的、格力、松下、LG等國內外知名空調服務商。近年來,海爾、三星、大金等下遊家電龍頭企業紛紛到東南亞設立制造基地。爲了降低物流成本、就近服務好客戶,2017年順威也在泰國啓動了首家海外工廠建設。“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順威集團副總裁範瑞強說。
無論是哪一種動力的牽引,選擇布局東南亞的佛山企業日益增多。
據佛山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佛山企業在境外新增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和地區中,印尼排第三,越南排第五。
真正在海外落地後,那些制造業“掘金者”卻發現,海外工廠往往要先與“虧損”抗爭。
不少在東南亞投資建廠的佛山企業都提前做過測算:海外工廠真正實現盈利的周期起碼在4-5年間。“下南洋”後迎面而來的最大考驗就是,如何盡快扭虧爲盈,讓工廠和訂單真正轉起來。
一位投資越南的佛山企業家曾目睹不少國內同行最終從越南铩羽而歸。根本原因就是,工廠建起後卻沒有訂單支撐,無法實現量産和盈利,最終只能撤資回國。
美的的越南工廠也曾長期陷入“虧損”窘境。
“越南工廠的前十年經營狀況都不算太好。就算盈利,利潤也不多。主要原因還是訂單規模不夠大。”高升說。
訂單不足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新工廠的産能爬坡、産線擴展都是逐步的,因此訂單增長也有個過程。高升坦言:“可能前5-6年都不會盈利。”與此同時,他也承認,相關布局規劃的不足,也影響了越南工廠的訂單增長。
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家電尤其是空調,是一片快速增長的市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大金、三菱等日本、韓國龍頭企業就來此開疆辟土,搶占山頭。這些先行入局者在東南亞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品牌市場基礎。作爲後來者的美的最深刻感受到的,就是錯失了的市場擴張機會以及巨大的競爭壓力。“實際上還是屬于市場規劃的問題。”高升說。
在重重壓力下,高升和其他負責人嘗試過生産電飯煲、熱水器、洗衣機、電冰箱等多種産品,有些品類連高升都不太了解。但他發現,真正能夠穩定産生利潤的産品卻不多。這讓越南工廠的訂單一直處于波動中。
直到3年前,美的發現北美市場對吸塵器這類快速換代的家電消費品需求巨大,于是迅速切入這一市場,斬獲了大量訂單。“現在越南工廠一年出口吸塵器超過400萬台,年産值增速超過15%。”高升說。
當美的越南工廠處在訂單增長的重重壓力下,另一家順德企業順威則在爲泰國工廠的營收操心。
順威泰國工廠內景。受訪企業供圖
自2017年投産後,順威的泰國工廠在頭三年都處于虧本狀態,直到2021年才開始盈利。員工技能生疏限制了産能和接單量,是主要原因之一。
“工廠起步階段,員工定向培訓才剛開始,客戶對你新工廠生産品質和交付能力的信心還有待建立,給你的訂單量也是逐步提升的,因此盈利情況也是逐步改善的。”範瑞強說。
爲了讓員工技能早日提升、達標,負責順威泰國工廠管理的張國生可謂“煞費苦心”。
據他觀察,泰國沒有技校培訓,很多員工技能一片空白,培訓必須“從頭開始”。一開始,由于翻譯不到位,對泰國員工的現場技能傳授非常不順利,“都是口頭講,很多東西也沒表述清。”
後來順威又從順德總部向泰國工廠增派了五位員工,由中國人牽頭確認專業術語的翻譯,將所有作業動作整理成中文和泰文兩種語言,甚至編成泰語教材、拍成視頻。這樣的教育更方便泰國人理解。
學會了技能,工人效率不高又成了一大困擾。順威很快引入中國企業慣用的激勵機制。它先對工人每小時的勞動量進行摸底,得出一個平均值。以這個平均值爲基准,工人勞動量超過平均值,將獲得額外激勵。超出部分越多,激勵力度越大。這調動了泰國員工積極性,解決了效率不高的難題。
同樣靠提升員工技能來打破産能和接單量限制的,還有大自然家居。在柬埔寨工廠投産之初,大自然家居曾面臨“內憂外患”:內部産能爬坡以及並購磨合期影響工廠生産;外部疫情來襲、人員來往交流困難、對外經濟萎縮,同樣讓生産和零售遭受打擊。
爲此,大自然主抓一條:關鍵崗位本地化人才培養。人才競爭力的提升帶動了産品競爭力的升級,讓柬埔寨工廠能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吸引力的工藝技術,吸引到國際大客戶。
在經營承壓約一年後,大自然海外工廠營收在2021年迎來轉折。這一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4%,淨利潤增長126%。
供應鏈是另一個需要打破的“魔咒”。
由于本身工業基礎薄弱,東南亞缺乏鋼鐵廠等上遊産業。在不少國家,钣金卷材、塑料顆粒以及一些機器設備都要從中國運過去。同時,東南亞的采購也並不經濟。據《財新》報道,以打印機上的碳帶爲例,其在越南的單價7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1元)1卷,而這個價格可以在淘寶上買3卷。
楊建伍就感受到了在供應鏈上的困難重重。他參與創立的標美服飾緬甸工廠所需的蕾絲、花邊等原材料,全部來自中國。盡管近年來緬甸承接了大量來自全球的紡織服裝産業,但這些産業集中在最下遊的成衣制造環節,生産仍以來料加工爲主。標美在緬甸的所有原材料都需要提前一個半月從國內走海運運往緬甸。
標美服飾在緬甸開設的亞聯服裝廠內景。受訪企業供圖
而此前疫情和政局不穩的沖擊,更是影響了原材料運輸的暢通性,延長了原材料采購交付時長,讓楊建伍倍感頭疼。
不僅是標美,順威、聯塑等企業在東南亞不同國家都遭遇了供應鏈難題,其本土供應比重都不高,在20%-30%左右。
事實上,不管是掘金東南亞,還是拓荒非洲、南美,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産業鏈不完整的問題。而能否克服難題,則是影響企業在海外最終立足的關鍵變量。一場圍繞供應鏈的“作戰”在所難免。
美的的“戰法”是盡可能打開信息渠道,拓展、培育自己的供應商。
許雲松近兩年輾轉于越南的各種展會間。作爲美的越南工廠供應鏈及采購經理,他時刻關注著分散在不同城市的注塑、原材料粒子等上遊行業展會,希望多接洽一些供應商。
他嘗試過的辦法還有很多。比如,通過中國商會和同行互通信息、互相推薦,鏈接更多優質供應商;他也試過在展會周邊投放自己制作的廣告,附上聯系方式,以期吸引供應商關注。“當然,這一切能成功的前提是,你要有訂單支撐。”許雲松說。
除了拓展供應商圈層,把控供應品質同樣是個關鍵課題。越南本土供應鏈的品質並不高,美的會專門派人去供應商生産現場,提供模具上的工藝扶持和體系管理支持。“現在他們的工藝基本上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我們的本地供應商從3家增長到23家,然後又優化到目前的12家。其中4家是越南本土企業,8家是中國企業。”高升說。
與美的不同,順威的“供應鏈戰法”則是進一步將上遊生産環節搬到泰國,以更深刻地嵌入全球産業鏈中。
在順威的經營成本構成中,原材料占了6-7成。但此前順威泰國工廠生産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都依賴國內供應。因此提高供應鏈本土化,將原材料成本降下來,變得十分關鍵。于是,順威幹脆就在泰國的風葉廠旁邊,籌建了一座改性材料廠。
改性塑料是塑料空調風葉的主要原材料。這種新材料可以通過添加不同功能改性助劑,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其它方面的性能及功能。相較于普通塑料,它具有環保、密度低、性能高等特點。在國內“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趨勢下,改性塑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目前,順威的泰國改性材料工廠一條生産線已經搭起。它將彌補泰國的供應鏈短板。
“改性塑料的上遊主要是石化廠,這塊在泰國的供應還可以,所以也讓原材料本地生産變得可行。”順威集團戰略及商務中心負責人耿昕說,新工廠目前已招聘了泰國管理層,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批量生産,如果投産,“泰國工廠能實現100%的原材料自主供應,甚至未來還能外銷。”
從佛山到越南、緬甸、柬埔寨,空間上的大跨度布局盡管挑戰重重,但它也讓佛山制造尋到了一個平衡資源配置、對沖風險的新機會。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緬甸工廠,標美的發展腳步會停滯不前。”這是楊建伍最深的感慨。今年以來疫情時有反複,在佛山總部工廠因疫情防控需要而短暫停擺時,是緬甸工廠承擔起標美全部訂單的消化任務。
爲了保持海外工廠有效運轉,標美國內員工專門建了個微信群,圍繞物料、版房、質量等內容,和緬甸工人實時對接。對于一些新訂單中特別難的工序,國內員工會提前錄制視頻,上傳到對接系統裏,隨時供緬甸工廠查看。
今年5月以來,標美緬甸工廠生産規模、員工人數增加了一倍,如今已經承擔起了企業近七成的産能。
大跨度布局給聯塑帶來的紅利,則在成本控制上。去年下半年,聯塑主打産品管道的主要原材料——PVC(聚氯乙烯)價格一路飛漲,供應量也跟不上,並且一度出現國外價格比國內低的倒挂現象。對于在東南亞多點有布局的聯塑來說,通過海外供應端來實現靈活補給,則爲把控原料成本帶來更多便利。
當然,海外布局的紅利是雙向的。散落在東南亞一座座工業園內的佛山工廠,也在不斷創造著管理、技術溢出,並帶動了當地産業環境的成熟。
美的泰國TPT工廠。受訪企業供圖
大自然家居在柬埔寨投建的4座工廠,有2座都是並購而來。對這兩家廠,大自然家居留下了大部分原公司的員工,從管理理念、文化、制度等方面進行調整,著重優化體系建設。
“工廠原本是松散的小作坊式生産團隊,現在已經升級爲快速協同的效率組織,産能翻倍式增長。”大自然家居海外制造部SPC工廠廠長李剛說。
其中最讓李剛費心的,要數員工培訓。爲此,李剛專門發起“技術人才本土化培養計劃”,由中方技術工程師挑選願意學習的柬埔寨員工,對他們開展爲期三個月的“手把手”教學。“我們要教會柬埔寨員工操作設備,按照質量體系保證品質,最終做出一個合格産品並進行檢測。” 李剛說。
大自然家居會對柬埔寨員工進行測評。經過三期培養計劃,柬埔寨籍合格技術人才46位,已與中方技術人才實現“對半開”。不僅如此,5位柬埔寨籍員工被評定爲高級技術人才,具備獨立完成生産的能力,近百名當地員工走上了班組組長甚至車間主管的崗位。
同樣將先進生産管理經驗輸入東南亞的,還有美的。
在國內,美的是精益化改造的標杆。始于2003年,美的精益化改造已經走過了19個年頭。在這場降本增效的試驗下,美的培養了近萬名綠帶、黑帶、黑帶教練等精益化人才,並打造了屬于自己的MBS精益化模式。
如今,美的又把這套精益化系統引入越南。在美的越南工廠,開展改善周、培育綠帶和黑帶人員等初級精益探索已經開啓。“越南工廠首先在精益化形式上展開學習。目前它跟國內還有3—5年的差距,但我們會在未來持續展開投入。”高升說。
不僅如此,美的對供應商的培育也拉動了越南相關産業鏈。高升仍記得初到越南,當地注塑行業資源十分匮乏;但經過這兩年的培養,注塑已成爲越南最成熟的行業,“比钣金等其他加工行業都成熟,而且成本也比國內還低了。”
互惠的紅利還在繼續。他們讓佛山制造“下南洋”的新故事,有了更多可能。
【撰文】吳欣甯 葉潔純 王謙 何帆燕 華聲宇
■專題報道:
“佛山優品 商路全球” 2022年佛山品質革命調研系列報道
【作者】 吳欣甯;葉潔純;王謙;何帆燕;華聲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