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爲東大村蒜溪流域。蔡 昊攝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鎮,總人口約7.5萬,歸僑僑眷6.2萬,有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超過38萬人,分布在65個國家和地區。全鎮共有規模以上企業76家,其中海外僑胞投資36家。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江口華僑華人共捐贈4.8億元人民幣,爲家鄉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如今,江口在努力打好“僑”牌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發展之路。
大厝的訴說
中西結合的高牆紅瓦,雕飾精美的房梁窗欄,主樓裙樓的80多個房間……位于江口鎮海星村的這個紅磚大厝令人印象深刻。“主樓是1952年建的,當時是當地最大的房子。”大厝的主人林振美介紹,祖上都在南洋經商,從事汽車零部件銷售。上世紀50年代,家族事業發展順利,祖輩父輩們就決定在老家海星村修建樓房。“主樓總共花費8萬塊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族又開始建設兩側的裙樓。如今這座大厝只住著我們夫婦兩人。”
在海星村,這種大厝並不罕見。紅磚大厝的“鄰居”也是一座大厝。房主介紹:“這個房子是1962年用曾祖父從印尼寄回的僑彙建造的。當時,就連建房子用的洋灰、鋼筋和工人吃的米面油都是從印尼運回來的。”
走出大厝,眼前是一個街心花園,穿過蜿蜒的小路,就到了海星公園,這是海星村人休閑、娛樂、健身的所在。“我們村常住居民2000多人,海外鄉親4000多人。村子裏的公共設施基本都是海外鄉親慷慨解囊修建的。海星公園、村裏的活動場館,甚至路燈都來自僑捐。”身兼海星村僑聯主席的海星村支書吳彬,也是華僑的後代。“我爺爺奶奶在印尼,父親7歲的時候去印尼,後來回國在華僑大學讀書。我們村外出打拼的人在新中國成立前主要是下南洋討生活,改革開放之後出去的人則大都在阿根廷開超市。現在,我們村有兩個幾百人的海外僑胞工作聯誼群,有什麽需要了,在群裏招呼一聲,大家都會積極響應。”
去年疫情期間,在海星村黨支部籌劃及倡導下,海星基金會應運而生,海內外鄉親踴躍捐款捐物,助力家鄉防控疫情。去年2月末,海星慈善基金會通過微信等平台發出捐款倡議,僅用了10天左右時間,就籌集到95萬元善款。
“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很多海外鄉親想回來投資。海外鄉親一直都有回到家鄉投資興業的傳統。我們村的第一家僑資企業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華美針織廠。後來,海外鄉親們還投資了輪胎廠和火電廠。現在,他們考慮的方向主要是工業園和生態農業。”吳彬說,“包括我們村在內的很多村都成立了涉僑工作站,希望繼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農場的故事
高鐵抵達涵江火車站。出站不久就能看到寬闊的馬路、整齊的僑居房、郁郁蔥蔥的竹園和時尚嶄新的商業區。這裏是赤港華僑農場。
1960年1月,莆田赤港華僑農場成立,陸續接納了印尼、越南、緬甸等7個國家的2000多名歸僑。之後,又有衆多越南華僑拖家帶口在赤港華僑農場落了腳。安置住房,分發糧食衣物,安排子女免費就學……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歸僑們在這裏得到了精心照顧。
“父母一代很辛苦,他們面對的是一片荒蕪的鹽堿地。”謝建華3歲隨父母來到赤港華僑農場,種過10年地,當過計件工人,如今是農場頗有名氣的企業主。
“我是1961年跟隨父母從印尼坐船回來的。從晉江中學高中畢業後,我被安排在汽車修配廠做車床工。2000年,我自己承包了一個機械修理廠,後來轉給了兒子經營。”閑不住的李雪仙如今經營“老娘粽子”鋪,在當地很受歡迎。
他們的經曆正是農場發展的縮影。
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農場歸僑們種植防護林、加高加寬堤壩、砌石護坡、種植水稻,完成了從海外工人到農民的轉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場實行生産隊承包制,農業職工成爲赤港歸僑的新稱謂。1997年,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正式挂牌,農場逐漸實現從農業向工業的跨越。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歸僑開始嘗試辦工廠、做生意,當上了老板。
“農場增挂開發區的牌子,事實證明這個模式是成功的。”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主任陳瑢說,“現在,農場又迎來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2012年,莆田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升格爲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作爲其中重要科技工業園的赤港經濟開發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莆田正在大力推進‘強産業、興城市’工作,涵江區已經開始升級改造。在這個過程中,農場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富多元的僑民特色,建設東南亞風情特色小鎮等。”站在規劃圖前,陳瑢豪情滿懷。
圖爲江口鎮上後村僑居。蔡 昊攝
錦江的期待
江口,雅稱“錦江”,是莆田東部門戶。2019年,經福建省委統戰部、省住建廳、省文旅廳、省僑聯實地考察、綜合評定,江口鎮被認定爲福建省僑鄉文化名鎮。
江口,被認爲是個相當傳奇的地方,一個制造首富的福地。新加坡首富黃志祥、黃志達兄弟,就是江口人,而且與多次問鼎印尼首富的陳江和是同一個村——石西村。印尼與東南亞華人幾乎家喻戶曉的“印尼錢王”李文正,祖籍也是江口。江口還出了一位馬來西亞僑商——佳通輪胎的創辦人林德祥,祖籍是江口的海星村。
“窮達身外事,升騰故鄉情”。江口的海外鄉親對故鄉的“反哺”,從最早的鋪路搭橋開始,到引進資金和項目,興辦企業事業,形成了電子信息、五金機械、鞋革服裝、食品加工、塑膠制造五大支柱産業格局。
如今的江口,正在充分挖掘自身的僑鄉資源,走向一條鳥語花香的發展之路。
小橋流水、紅磚古厝……近年來,江口鎮的蒜溪南洋文創小鎮雛形已現。小鎮涉及蒜溪流域的官莊、東大、上後等村莊,自然景觀獨特,背靠萬畝山林,面向千畝良田,蒜溪蜿蜒流過,構成了一幅“山體—村莊—農田—溪流”的美麗畫卷。
據悉,江口鎮將陸續投入36.6億元,圍繞“十裏蒜溪景、百年南洋風、千載驿道情”的主題,打造蒜溪南洋文創小鎮——利用東大村中南洋風情的古建築群以及承載上千年光輝的福莆古驿道,全力打造莆田市鄉村旅遊品牌;利用上後村現有的華僑古民居、莆仙民居,進行建築“修舊如舊”,並結合上後“民俗館”,逐步發展爲特色民宿的旅遊路線。
“在江口,幾乎家家都有在海外打拼的親朋好友;在江口,幾乎處處都能看到僑的印記。海外鄉親回到家鄉,必定會吃上一碗江口鹵面,和親友一起共話家常。在江口,鹵面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寓意長長久久、綿綿不斷,成爲人們祈望吉祥平安的象征。”江口僑聯主席盧國珍說。
的確,江口鹵面也像一根扯不斷的絲線,把海內外鄉親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江口的發展一路走來,自始至終,都有僑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