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趨勢(ID:zgtrend) | 震谷子、夏蟲
香港一直是內地樓市的老師,深圳樓市”香港化“也早已出現。
但有些考題的答案,內地開發商絕對不可能照抄。
比如,房子質量有問題,敢直接推倒重建嗎?這是近日,真實出現在香港的一幕。
香港開發商新世界地産表示,與港鐵合作的大圍地鐵站柏傲莊三期,因爲底座的混凝土檢測沒有達到要求,需要拆卸重建,導致交樓時間延期大約九個月,846戶住戶受影響,包括前香港小姐亞軍李姿敏和著名電台DJ車淑梅的女兒張家晞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星級”新盤本來就是全港矚目的一個“網紅盤”,三輪銷售都是當天就接近售罄。開盤至今已經售出了3000多套,占到整個項目的98%。
具體來說,承建商6月中旬發布通知,三期第8座的結構混凝土檢測數據不達要求。隨後,7月3日再通知,第1座也出現同樣問題。
7月8日,新世界地産宣布,爲了保障項目質量,決定主動將這兩座已經建好的樓層拆掉重新建,目前進度爲十多層。
等于整個第三期都要推倒重來,一些建築測量師認爲,類似的案件是非常罕見的。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及水所組成。出廠運輸過程中,水和水泥會發生化學反應,逐漸凝固。如果時間較長,就會影響混凝土強度。
送達工地之後,混凝土會經過三大測試,分別是溫度、柔軟度和壓碎測試。其中的壓碎測試分別在運達工地後的第7天和第28天進行,過程當中如果有失誤,也會影響混凝土強度。
有消息指出,本次事件的樓盤就有一條支撐柱本應用硬度C80的混凝土澆灌,卻錯誤用成了硬度C45的,而工程師甚至還想隱瞞。如該消息最後屬實,那麽就是所謂的“底座混凝土強度不足”問題核心了。
香港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爲,一般來說,混凝土強度不足,可以用直接的補救手段來加強,而這一次開發商罕見重建,應該是有兩重考慮。
“第一,修補的價格也未必便宜。第二,買家信心也未必足夠。反正修補也是要停工,還得等屋宇處審核許可後才能開工,拆卸重建可能更好。”
除此之外,受影響的846戶買家還可以自由選擇兩種賠償方案,分別是:
從2023年6月30日直到成交日,能夠獲得7%的利息補償;
額外補貼。比如1500萬港元的單位可以獲得115萬港元的補貼。
任君選擇,豐儉由人,還挺有誠意的。網友直呼:良心發展商。
這個項目是大圍站上蓋,該地鐵站在三年前的施工階段曾經傳出沉降問題,後來屋宇處放寬了沉降標准才得以繼續施工。
這不禁讓我想起最近的美國邁阿密豪華海景公寓的塌樓事故。
除了海水侵蝕導致的沉降,公寓管理方和住客之間一直扯皮,在建築修補期限之前遲遲沒有達成共識,也人爲地促成了事故的發生。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柏傲莊三期的混凝土強度問題也被人爲地隱瞞過去了,那麽未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會非常大。新世界地産主動排雷,就是在降低不確定性。
對大部分買房的人來說,“新世界地産主動要求全部推倒重建,同時給予豐厚賠償”,屬實聞所未聞。
可以說,新世界用10億元買了個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試想一下,通常買房時遇到質量問題,新聞上常見的開發商應對方法是什麽?
先是隱瞞,瞞不下去了就拖延,拖不下去就開始推卸責任。反正你來我往糾纏好幾個回合,都是基本操作。
期間,業主們還要經曆上街維權,訴諸媒體,對簿公堂這三個標准流程,來泣血痛訴開發商的無良行徑,祈求對方可以給自己一點住房保障。
三板斧下來,每一個買房人曆練完畢,幾乎都能成爲一個合格的維權人,對相關法律知識如數家珍,成爲半個房産法學專家和民間維權藝術家。
我們見過豪車上街維權,見過業主集體下跪……
“要靜坐,不能喧鬧”,“要出格,才有媒體關注”,”要學法,才能看懂合同“……買房人之間口口相傳維權秘籍,可能是買房路上少見的溫情時刻了。
以響當當的義烏豪宅——西江雅苑爲例,這個當年要排隊兩個月才能買到的千萬級豪宅,在遇到類似的混凝土問題時,處理態度讓人大跌眼鏡。
業主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開放日應邀參觀自己的聯排別墅,卻發現本應最爲堅固的梁柱,被手輕輕一摳,水泥石灰“唰唰”地就往下掉,露出了鋼筋最原本的模樣。
不僅如此,天花板、露台等多個地方還有大量開裂,前來采訪的記者都帶上了安全帽。
觸目驚心。
據檢測,該建築的混凝土達不到C30的標准,”承載力不滿足使用要求“幾乎成了檢測報告書的主要內容。都說”交房即維權“,還沒等來交房,業主們就開始維權,不得不說是一大曆史奇觀。
最後,由于房子建築質量過于離譜,在央視的曝光和監管部門的雙重支持下,該項目也要推倒重建,業主們聞聲”歡呼雀躍“,幾乎忘卻了這是本應該得到的結果。
豪宅質量問題面前,中産尚且如此弱勢,更別說普通買房人了。
今年三月份,廣州的剛需天堂亞運城也攤上事了。組團之一的天峯F3小區,陽台外立面開裂,窗戶搖搖欲墜,有業主在走動時就險些被碎石砸中,嚇出一身冷汗。
圖源:小區業主
要知道,這可是57層的超高建築!萬一石頭砸到人誰負責?開發商硬氣得很,“高空誰掉的東西,肯定是找誰嘛。”
業主們怒不可遏,集體拒絕收樓。開發商卻表示,如果拒絕收樓,業主們每天就要按房價的0.01%違約金進行賠償。
真行!買房前你是大爺,買房後開發商倒成了大爺!房子質量有問題,業主還要倒賠錢?
“交房即維權”不僅僅是業主們的一句自嘲,而是在國內多個城市反複上演的現象。
每一年的315打假晚會,開發商們“你方唱罷我登場”,擔任固定嘉賓,沒有一點離場的苗頭。
我們不禁要問:爲什麽幾百上千萬的資産,連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
其實,建築質量這個東西,不能光看良心,還得看監管制度。
英國:政府向企業派遣安全監督官員
中國建築行業工會曾經赴英培訓和考察,回來之後的印象是:英國建築施工,一切依法辦事,凡事都有規定,各自按規矩自行運轉。這聽起來十分簡單,實際上是百年積累的結果。
1974年,英國頒布了各行業必須遵守的安全衛生法,明確規定了工地若出現重大安全傷亡責任事故,除了承包商也要追究業主的責任,倒逼業主主動監督建築工程質量。
英國從1833年就開始實行由政府向企業派遣安全監督官員的制度,還要求用于安全防護設施的開支要占到工程總造價的6%,必須執行。
英國還有一個特點是,因爲緯度較高,又常年下雨,非常強調建築的保溫。現代科技就不展開了,根據英國天然氣公司委托專業調查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就連16世紀的住宅保溫性都不輸21世紀的房子。
新加坡:全壽命周期質量監管
爲了規範對建築工程項目質量的評估,新加坡建築局BCA于1989年制定了一套定量的建築工程質量評價系統CONQUAS,目前已經更新到第9版。CONQUAS體系以第一次檢查結果爲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鼓勵承建商”一步到位“地達到要求。
甚至在裝飾裝修工程中,新加坡建築局針對住宅提出了質量標志方案Quality Mark評估,以鼓勵開發商提供高質量的房屋。
最後一點是全壽命周期質量監管。中國建築工程質量的監管主體很分散,也權責不清。相比之下,新加坡政府的建築工程質量監管全都都由建築局BCA來負責,很清晰也很精准。
日本:買家確認房屋沒有問題,才付尾款
在日本,除了經典的修繕基金外,還有一個保護消費者的“王炸”設定,是直接甩國內知名開發商幾條街的,那就是:只有在買家確認房屋沒有問題、交房以後,才付首付以外的尾款的。
相應的,各類稅費也是從這時才開始算。
開發商在交房之前都拿不到錢,對于最後的質量就會非常上心,哪怕出了問題,他們也會積極配合房主,才能快點結款。
1980年,日本提出了”百年建築“的目標。所謂百年建築,一是指建築結構壽命達到100年,二是指100年內可以讓家庭幾代人安居。
對比之下,中國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公開表示,中國的建築壽命只能維持25到30年。
唉,太苦了,新房的問題還沒考慮完,過了10年又得考慮保養的問題……
一直以來,房子讓中國人有了“家”的感覺,不管加班多晚,到了家門口看著門前的燈亮著,就意味著自己在世上不是孤零零一個人。它是作爲一個獨立的人能找到自我歸屬的物質象征。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大家都忙著賺錢,以爲錢能買到質量過硬和裝修精美的房子。
其實不然。
房子的可靠質量,還要建立在人的良心和法律監管之上。